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7124|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外科]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8 2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日收治一病人  男82岁.脑萎缩长期卧床,多处褥疮.以背部最为重.直径14CM
伸及腰背肌.左右各一个.现已经换药2月有余.出创面较新鲜外余无好转.病人极度消瘦,不适合植皮.请教各位有何高招

[ 本帖最后由 波仔 于 2006-4-15 14:2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zhbwxy +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5-12-18 22:11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1。用双黄连粉针剂(哈尔滨中药二厂生产,每支0.6g),首先将局部皮肤清创消毒后,根据褥疮大小和轻重程度,用双黄连0.6~2.4g均匀涂在褥疮溃疡面上,覆盖无菌纱布,每日1次,15~20天为1个疗程。

     2。将地骨皮15g, 煅 炉甘石粉15g,滑石粉15g,乳香6g,生黄芪25g,当归18g,苍术10g,黄柏10g,白芨15g,没药6g研制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备用。创面用优锁儿液湿敷或过氧化氢冲洗,肉芽水肿用生理盐水清洗,在用3%高渗盐水湿敷后将生肌透脓散涂于创面,然后用纱布包扎。每日2次。
      
      生肌透脓散方中地骨皮 具有泻火、凉血,清血热之功效, 煅 炉甘石粉具有收湿、止痒,外用还长于生肌敛疮、解毒防腐,保护创面;滑石粉外用有清热解毒、收湿敛疮的功效;没药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乳香、没药常同时配用,乳香专攻活血而止痛;生黄芪有补气生血、扶助正气、托脓生肌之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止痛的功效;苍术具有化湿的作用;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白芨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外用有较好的消肿生肌之功效。全方诸药合用,具有补气活血、生肌敛疮、透脓外出之功能。

     3。七厘散治疗方法:首先将患处进行清创,除去坏死组织,并用碘酒、酒清消毒创面周围皮肤,然后将七厘散均匀散布于疮面上,其厚度以隐约可见基底部为准,然后再盖上凡士林纱条,最后以敷料包扎。治疗初期,创面渗出液较多,若敷料浸透,既予更换敷料,3天后渗出液明显减少。每天换药一次,直到创面愈合。对照组在清理创面后,消毒创面周围皮肤,将呋喃西林纱条或庆大霉素纱条置于患处,隔日换药一次。



edited by 五叶神 on 2005-12-18 at 10:21 PM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zhbwxy + 1

查看全部评分

3# 板凳
发表于 2005-12-18 22:23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选用消毒的新鲜鸡蛋内膜予以局部贴敷,辅以红外线照射并精心护理。
  褥疮常常经久不愈
  褥疮主要是由于年老体弱、肿瘤、长期高热、长期卧床的患者,
身体骨骼隆起部位的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
以致营养不良而发生溃烂所致,骶尾部、肩胛、髂前上棘、脚踝等处
为易发部位。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常常并发
感染而经久不愈。患者轻则遭受痛苦的折磨,重则出现全身感染,危
及生命。

  蛋膜治疗褥疮的道理
鸡蛋内膜之所以能治愈褥疮,有它的科学根据。新鲜鸡蛋的蛋膜
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生物半透膜。一般情况下,人们都忽视了它的
医用价值。但是对于褥疮患者来说,它却是一剂既经济又实惠的良药。
鸡蛋内膜贴敷于患处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可起到异体皮移植的作用。
它不但能保护创面、预防和控制感染,还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同时,
鸡蛋内膜表面的蛋清黏性强,氨基酸含量高,可使创面的营养状况得
到改善,利于上皮生长,促进创面愈合。对患者辅以红外线局部照射,
可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液{MOD},加速创面愈合。
一般深度未达肌肉层、创面10x10cm以内的褥疮,可以在7~10日痊愈。
  该方法对局部无**性、无毒副反应,且取材方便、价格低廉、
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如果您身边有褥疮患友,不妨告诉他试一试!

  小贴示
  蛋膜治疗褥疮具体方法
  ★首先彻底清除褥疮的坏死组织,露出新鲜创面。
  ★压迫止血后,表面涂以庆大霉素注射液。
  ★褥疮表面干燥后,取一只新鲜鸡蛋。消毒后,小心分离出蛋膜,
轻轻将蛋膜敷于褥疮创面。
  ★用红外线灯局部照射30分钟。注意:整个过程必须无菌操作;
患处勿受压、摩擦,并注意清洁;敷贴范围应大于褥疮边缘1~2cm,
如有脱落应及时补贴;红外线照射每天至少3次,以保持创面干燥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zhbwxy + 1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05-12-19 00:1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还有更多的意见吗?
5
发表于 2005-12-20 15:39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1.首先进行清创,清除坏死组织.
2.换药,有新鲜肉芽组织后可行带肌肉皮瓣转移.
6
发表于 2005-12-20 18:0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几天换一帖?
7
发表于 2005-12-26 21:0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我也碰到过这样的病人
我用磺胺嘧啶银换药,结果效果很不错
你也试试
8
发表于 2005-12-29 22:46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难啊,我也有个高位截瘫从外地转回来的病人入院的时候已是3度褥疮,骶尾部和两侧髋关节外侧都有,我用“安普贴”用了好久把髋关节两侧的弄好了,骶尾部的肉芽也较新鲜,不过还不能植皮,病人自动出院。
9
发表于 2006-1-11 18:3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我们医院用湿润烫伤膏效果也不错!
10
发表于 2006-1-15 19:3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深度有多深?
1;加强营养
2:皮瓣转移
3:请教显微外科
多交流
11
发表于 2006-1-16 14:08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在敷料上洒上高渗糖或高渗盐!~
12
发表于 2006-2-27 20:3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可以用0.1%的新洁尔灭湿纱布缚创面三天一换药,换药时清除坏死组织。效果不错。
13
发表于 2006-3-11 13:3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可以考虑用1:5000的高锰酸钾清洗,而后外涂美宝。
14
发表于 2006-3-11 17:13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高渗糖 治疗
15
发表于 2006-5-6 23:46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明白了,就是不知道一天要换几次?
16
发表于 2006-5-12 22:32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可以应用去腐生肌膏,注意经常翻身
17
发表于 2006-5-12 22:36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病史较长,特别严重的,对于骶尾部的褥疮,可以使用肌皮瓣转移术
18
发表于 2006-5-16 10:11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可以试试用烧伤湿润膏,我们医院做了,还好
19
发表于 2006-5-16 17:5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我们医院用糜蛋白,效果开始还不错,但是后来有肉芽长出来了效果就不明显了,前几位的方法我们都用过,感觉用处不大。
20
发表于 2006-5-16 19:3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用大剂量紫外线照射,时间、剂量根据病情来定,一般1分钟紫外线照射。还有用低能量激光的,335-425毫瓦,3分钟一个点。你那有理疗科的话可以让他们做。
21
发表于 2006-5-16 20:1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我们也收了一个,70多岁吧
我们建议他家属去买了个烤灯,自己做物理治疗
发现效果也不错
还有经常变动**
呵呵
22
发表于 2006-5-16 20:5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有一种叫“安普贴”的外用贴,效果不错,小面积的用了效果很好,大面积的用了创面肉芽会更新鲜,为进一步植皮创造条件。
23
发表于 2006-5-16 20:58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原帖由 游医生 于 2005-12-29 22:46 发表
难啊,我也有个高位截瘫从外地转回来的病人入院的时候已是3度褥疮,骶尾部和两侧髋关节外侧都有,我用“安普贴”用了好久把髋关节两侧的弄好了,骶尾部的肉芽也较新鲜,不过还不能植皮,病人自动出院。

怎么和我碰到的病人情况一摸一样啊!!用的方法也一样,结果也一样,病人自动出院啊,呵呵,缘分啊!!!
24
发表于 2006-7-22 10:5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大面积褥疮的治疗

褥疮用紫草连归油:紫草60克,黄连,当归各30克,冰片6克,香油500克。香油熬至无香味后放入前三味药炸枯,去渣,放冷后加入冰片,搅匀备用。用时取此油涂于患处,纱布包扎,一天换药一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02:1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