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1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药科大学自然辩证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手报到
性别:
学历: 研究生
所在地: ln
是否是医务人员:
如何知道爱爱医: 百度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自然辩证法考题(2014级研究生)


2014.11.2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自然观   )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


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实践导致自然界分化为“天然自然”和“( 人化   )自然”。


3.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所有运动的原因都在物质的外部,自然界只有量变没有质变,机械的决定论是唯一的决定论,反映了这种自然观的(  形而上学     )特点。


4.   系统   )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它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5. 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   要素   )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


6.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是德国古典自然哲学,其价值在于把世界描绘成一个( 过程   )的[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体,并明确提出了(  矛盾   )是运动、发展的源泉的思想。


7. 相互作用的量之间没有特定的比例关系,各项变化不均匀,各个作用彼此相干或交叉,叠加原理失效,结果通常是随机的、多元的,这是(     
非线性    )关系。



8.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表现为能动性与(  受动性    )的统一。


9. 科学是(    系统化  )的知识体系,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科学也是一种(    社会
)建制。



10. **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这说明假说是通向( 科学理论    )的必要桥梁。


11. 系统的(    非加和性    )是由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约束、选择、协同的相干性造成的。


12.      可持续发展     )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根本实质乃是寻求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 公平    ),促进经济增长与人类进步两者的协调。


13. 技术评估的目标是(  社会总体利益最佳化               ),其理论基础是(        承认技术具有两重性        )。


14. 科学的本质表现为人对自然的能动的(   认识和反应          )关系,技术的本质表现为人对自然的能动的(      
控制和改造    )关系。



15. 技术构成的要素包括(  经验   )形态技术要素、实体形态技术要素和知识形态技术要素。





二、选择题(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是(   D  )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A.机械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古代朴素辩证   D.辩证唯物主义


2.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表现为(   ACD   )。


A.整体性    B.可逆性    C.层次性   D.动态性


3. 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是(       BCD
)。



A.环境属于系统     B.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


C.环境对系统的选择和控制作用     D.环境是系统赖以生存的条件


4. 科学实验的意义在于(  ABD   )。


A.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    B.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   


C.在自然发生条件下观察研究对象     D.再现和模拟研究对象


5.    C    )突破了牛顿和拉普拉斯的关于过程确定性的观点。


A.分子生物学   B.相对论    C.混沌理论    D.量子力学


6. 下列哪些属于科学事实(  ACD   )。


A.X射线不会改变铀的状态   
B.所有的微观客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C.镭具有放射性               D.氦具有惰性


7.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是(   ACD   )。


A.创新性     B.观察性     C.科学性      D.可行性


8. 科学定律的主要特征有(  AD    )。


A.简明性     B.形象性     C.猜测性      D.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9. 技术方案的一般设计方法包括(  **    )。


A.可靠性设计      B.系统性设计       C.最优化设计      D.个性化设计


10. 下列哪些属于技术创造方法(  BD     )。


A.技术预测        B.技术试验方法      C.技术评估      D.技术原理构思





三、素材分析题(共20分)


从基本粒子到总星系,从核酸、蛋白质到人体,从天然自然物到人工自然物,每一具体物质形态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有机整体。由许多核苷酸单体按一定方式连接组成的核酸,具有储存和传递生物遗传信息的特性,而单个的核苷酸则不具备这一特性。而当以核酸为主的遗传体系与蛋白质为主的代谢体系之间出现了偶联作用,多分子体系内部建立了信息传递、控制与调节的新关系时,也就出现了新陈代谢、自我繁殖、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等生命特征。人脑有几千亿个神经细胞或神经元,神经元间的联络方式极其精细和复杂,正是这些连接所构成的基本神经回路成为脑功能的基础。


分析以上材料并简要回答:


(1)上述材料揭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系统的非加和性。


(2)你如何理解这一核心思想?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以《没有我们的世界》中的素材为例,在论述技术的两重性和技术价值两重性基础上,谈谈你对消解技术风险的认识。见复习资料P7





2.爱因斯坦说“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只有理论,即只有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才能使我们从感觉印象推论出基本现象”。举例论述为什么说“观察中渗透理论观察才有意义”?讲义P6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4:4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