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6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资讯] 救命药频频喊缺货 专家建议建立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救命药频频喊缺货 专家建议建立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

    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的必需药品“白舒非”,在全国缺货已三个月
  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血友病用药“八因子”也曾大面积缺货
  利润低、厂家少是主因,专家建议建立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
  □记者 李晓敏 实习生 党豪杰
  核心提示
  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时使用的一种“救命药”,“白舒非”在全国已经缺货三个月,而我省也未能逃过此劫,具有造血干细胞移植资格的医院均表示,这种药很紧缺。
  而在此前不久,作为一种心脏手术必需的药品,“鱼精蛋白”在包括河南在内的全国各地也大面积缺货,造成很多病人无奈推迟手术。
  “救命药”频繁喊“救命”,原因何在?业界分析,利润低、厂家少是主要原因。针对这种现状,专家建议,应建立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
  [病例]
  没有救命药,骨髓移植手术无奈推迟
  22岁,一个充满朝气的年龄。可是,来自禹州的女孩陈婧(化名),却在郑州一家医院的病房中体会着不一样的青春。  
  “半年前,我一直高烧不退。到当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我得了白血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婧的眼眶又湿润了,因为她知道,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  
  由于病情严重,家人赶忙将陈婧转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该院血液科主任孙慧说,幸运的是,3个月前,陈婧和她20岁的弟弟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
  手术时间定于12月份,孙慧特别提醒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中,有一种必备药品——‘白舒非’。这个药目前非常紧缺,医院在刚做完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库存仅剩下1支。”根据陈婧的体重计算,她至少需要12到13支“白舒非”针剂。  
  由于缺少手术中必需的药品,陈婧的手术可能要被延期。
  采访中,记者发现,陈婧的经历并非个例。在郑州一些大医院的血液科,因为缺少“白舒非”,一些白血病人即便是配型成功,也不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只能先用化疗和放疗进行治疗。
  [探访]
  “白舒非”全国紧缺已三个月
  “白舒非”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必需的一种药物,主要用于彻底清除掉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它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作用是很多其他药物无法替代的。从今年8月底开始,这种药在全国便开始紧缺,刚开始缺的是静脉注射类“白舒非”,接着,口服类的“白舒非”也开始紧缺。
  郑大一附院、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昨日,记者联系我省具有造血干细胞移植资质的几家医院,他们均表示,“白舒非”目前很紧缺。其中,省人民医院表示,已经断货一个月,郑州三院表示没有库存,郑大一附院电脑显示库存只有一支,省肿瘤医院表示非常紧张。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提起“白舒非”这个药,这些医院血液科的医生都非常着急。“现在,静脉注射类的‘白舒非’已经基本没有库存,手术时,只能用口服类‘白舒非’进行替代。”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张茵说,口服类的“白舒非”也十分紧缺。
  “在找不到药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用化疗和放疗的方法为病人进行治疗。”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符粤文说。
  而这种方法是目前各个医院替代“白舒非”的最佳治疗方案。
  不过,既然是替代治疗,势必会有一些弱点。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赵晓武说,全身照射的放疗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只能替代一部分。而且,在放疗的过程中,病人非常痛苦,而且放疗后的副作用也比较大,容易引发膀胱炎、间质性肺炎等。
  因此,血液科医生们渴盼的是,“白舒非”能尽快供货。
  [原因]
  全球仅一家企业生产“白舒非”
  作为一种救命药,“白舒非”为何会断货?
  符粤文说,“白舒非”产于美国,全球仅一家企业生产。在中国,只有麒麟鲲鹏(中国)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可以进口这种药。“今年8月份,那家生产企业的一个生产线出现了问题,‘白舒非’停产,这就导致全球出现药物短缺。”  
  因为只有一个生产企业,因此,一旦这个厂家有任何风吹草动,作为消费终端的患者便只能无奈叹息。不过,所幸的是,符粤文听到的好消息是,目前,生产线已经恢复生产,“白舒非”药品也已恢复进口,预计很快就能{MOD}到各个医院。
  “以前国内生产有一种马利兰口服药,这个药可以替代口服类‘白舒非’。”赵晓武说,多年前,国内也有生产马利兰的,但由于生产成本高,定价又太低,这就使得国内生产企业没有积极性,所以很多企业就把这种药停产了。
  事实上,因为生产厂家稀缺,而导致“救命药”不断断货的情况并不是“白舒非”一个。
  早在今年9月份,作为一种心脏手术必需的药品,“鱼精蛋白”在全国各地大面积缺货。分析其中原因,专家认为这与“鱼精蛋白”的价格太低有关。
  “和前两个月相比,目前‘鱼精蛋白’的紧缺状况有所缓解。”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冯德广介绍,此前,全国只有上海一个“鱼精蛋白”生产厂家,为了缓解“鱼精蛋白”紧缺的局面,位于北京的一个厂家已经开始生产“鱼精蛋白”。目前,医院手术中所需要的“鱼精蛋白”基本可以满足。不过,他也坦承,这距离良好的库存量还有一定的差距。
  而作为血友病人的救命药,“八因子”在最近两年时间内也频频出现缺货的情况。
  [建议]
  建立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
  药本来就是用来救命的,但是在现实中,有些药因为廉价,生产厂家不愿意生产而造成短缺。对于这种情况,该怎么应对?
  “当企业还没有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我们不能以慈善家的标准去要求它们,因此,企业会舍弃高付出、低回报的商品。”郑州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张燕冰认为,为防止企业不生产廉价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应指定企业定点生产,并且给予政策扶持。      
  在张燕冰看来,市场的需求和[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的调控之间存在一个平衡问题,应该建立一个临床短缺药物储备制度。一旦市场出现波动,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药物紧缺状况后,[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部门便可以将储备的紧缺药物及时投放到市场上,保障对病人的治疗。
  对于这个问题,郑州大学法学院老师潘永建也有自己的看法。
  “一种手术必备的药,只有一家企业生产,并且没有更好的药物可以替代它,这其中就蕴含着安全风险。”潘永健说,如果企业出现生产或运输上的问题,就极易引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在建立长效机制的同时,还应在立法上予以保护,保障临床紧缺药品的生产{MOD}。     
  此外,潘永健认为,我国药品种类多,企业多、小、散现象仍未得到改善。这些情况,导致招标配送的药品不能及时到位,会造成区域性短缺。[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还需要逐步去建立、完善现代化物流体系。
  [行动]
  我省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调研
  不过,幸运的是,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引起重视。
  近日,卫计委、工信部就短缺传染病药与急救类基药{MOD}保障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短缺传染病治疗用药品和急救药品类基本药物的{MOD}保障工作,确保群众基本用药。
  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目前我省相关部门针对此项问题也正在积极调研,为下一步的保障工作做前期准备工作。
  据了解,关于“药物储备”问题,在我国已经不是新鲜事。为保证灾情、疫情及突发事故发生后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紧急需要,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初建立了国家医药储备制度。国家医药储备是为了满足灾情、疫情及突发事故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紧急需要。   
  1997年***下文,为了更好地应对灾情、疫情及突发事故,要求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医药储备制度。我省也随后制定实施意见,建立起省级层面的医药储备制度。承担储备任务的机构,根据储备目录储备药物,每一种药物根据需求情况,都有一个最低储备量,一旦发生公共事件,则紧急启用。这种制度在非典、汶川大地震以及甲流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大河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2 09:2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