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6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资讯] 钟南山:医患关系差是人文医学缺失 公益投入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0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南海红会医院将活婴当死婴事件”、“东莞娃输液突亡后遭医生撕毁病历”、“汕头孕妇保胎,护士却错发堕胎药”一个月内,广东发生了三宗令人费解的医患**,医疗界广泛关注事件之余,也引发关于医德的思考。

  昨日广东省医师协会人文医学工作委员会举行“做人文医师,促和谐医患”***,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与会并点评道:“医患关系差是人文医学缺失”,并认为医生在人文医学方面应加紧补课。

  假如患者是某领导,医生还会这么对待吗

  医疗责任事故近期在广东“烽烟四起”,钟南山院士对此极为关注。

  钟院士表示,世界各地医生广受患者尊重,然而广东的这多起医患**,则导致医生形象遭到“抹黑”:“这个事情震惊全国,让舆论界、法律界、政治界以及公众怎么看待医生群体?假如这个孩子的父母不是外来工,而是某某领导,或者是一个有钱企业家,医生还会这么对待吗?值得大家思考。”

  公益性投入做得不够,医疗资源分配不公

  医患之间为何闹到这种地步?钟院士分析表示,制度问题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对医疗行业的公益性投入做得不够导致医疗“市场化”,加上医疗公平难以体现,引起医学界不重视对医生的人文教育。

  “尽管今年中国[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在医疗公益性投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远远不够。2009年全国卫生巾费,[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投入比例占27.5%,病人占37.5%。估计到2014年全国医疗经费会提高,[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提高到30%,老百姓付出的比例会降到30%左右。

  公益性不够的话,导致医院的市场导向不正确,让医院认为收入越多越好,这会导致很多问题。

  因此,钟院士认为,进一步推进医疗资源公平、还医院公益性,才能缓和医患关系。

  钟南山从业感想

  ●谈从医

  医患应该站在一边,另一边应该是疾病

  “录音门事件我常常有体会,有30%的病人来找我看病,都用相机来拍照。可能他们想拍个照留念吧,但我也知道有人的背包里放了录音笔。

  他表示理解病人的心情,更希望患者录像录音,录了反而更好帮助他们记清楚病情及医嘱。因此他认为,医患关系的提升空间很大,并大比方说明:“医生跟患者不是对立的,我们(医患)应该站在一起,另一边的应该是疾病,医生与患者共同对抗疾病。”

  ●谈沟通

  沟通不是问题,重要的是站在患者角度想

  但钟南山认为,医患相处之道并非沟通,而是医生站在患者立场上想问题。“病人提出的顾虑,我都认为是问题。”

  他归纳,爱心、责任心、进取心是他的从医之道。钟院士认为与病人沟通并不困难。“重要的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首先考虑病情,另外考虑他能否承受真相。他能承受你好好跟他讲,还要考虑医生用些的药,患者花不花得起,要花不起用别的药来代替。医生如果很真心非常诚恳地来对待病人,病人是看得出来的,会相信的。”

  ●谈风险

  有些病以前敢试现在不敢试,因为压力大

  从医40多年,钟院士深谙行医风险。“不少知名医院,对于可做可不做的手术,或者风险很大的手术,医生一般都选择不做。为什么?就是医疗环境太差。”

  他算一笔账:一个病人住在ICU,每天费用至少5000多元甚至1万元,住十天,费用就是5万到10万元,而且这个病人还不知道能否救活,因此部分医生选择保守治疗。“然而有些病情,如果肯尝试一些办法,也许会有转机。至于敢不敢试,以前敢,现在不太敢。为什么?因为压力很大。”

  “我在非典期间就有过这样的压力。SARS病毒谁都没见过,冒了很多险。这些事情对我的启发,不在于治病救人是否成功,而是在于,只要你努力过,不管成功与否,都心安理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7 23:3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