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982|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研究与训诂] 请教: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0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最近翻阅《黄帝内经》起始几篇,又恰好看到关于“天灸”的一些理论,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有些翻译/理解是“春夏保养阳气,以供生长需求;秋冬要保养阴气,以达到收藏的作用”。感觉有些似是而非,又不完全说得出来,请高人指点一下!
我个人之解是:春夏养阳,是指养护肝气和心气,在内经里以其表里经之少阳,太阳代指;秋冬养阴,是指养护肺气和肾气,内经以太阴/少阴为指。养,不只使其生长,而是在阴平阳秘的规则里生长,旺盛。正如养育小孩,不是只要长大就好,而是要健康地长大。内经“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是一种燥热之象,所以应以滋阴调之。“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是一种不足,沉降之象,应以温阳提升肾气调之。不知这种理解行不行的通,有哪些不足之处,望指出,探讨!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1-9-23 15:18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所谓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春夏阳气在外,内里阳气空虚(即体阴而用阳),这时恣食寒凉,易损伤阳气,如每年夏季洞泄的病人很多,即为明证。秋冬阳气内守,皮肤腠理固密,这时不宜做太激烈运动,以免开泄腠理,走泄元阴。张景岳说:“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古人春夏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其阳,以致秋冬多患病泄,此阴脱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度伤此阴气,以及春夏多患火症,此阳盛之为病也”。
3# 板凳
发表于 2011-9-23 18:13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

回复 2# 江西吴医生


    也就是说“勿扰互阳气”是指不要耗伤阳气咯,那冬季补肾阳的话是不是就更好呢?
4
发表于 2011-9-23 19:34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

春夏之季阳气浮越于外随汗出或活动较只秋冬较多,故而养之。
秋冬阳气收敛于内,对阴似乎是一种煎熬,但是生理性的,这也是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原因,故而秋冬养阴
仅供参考
5
发表于 2011-9-24 06:53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

这个问题历代医家的内经注解不同,难解
6
发表于 2011-9-24 12:02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

回复 4# wuxingzhen


    以前老师有相似的说法,也一直这么理解了。但后面接触“天灸”关于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的一些理论,冬病夏治是借夏季大环境的阳气旺盛以助人体的阳气透邪,达到治疗冬病的目的;冬病冬治则直接在冬季温益人体阳气,活络气血,减轻或制止邪气侵袭。那按“秋冬阳气敛于内,煎熬阴液”之说,会不会加深了煎熬呢?
7
发表于 2011-9-24 16:49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千金要方·道林养性》:“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

     中医认为天人合一,并一直有阳主阴从的说法。因为秋冬万物收藏。此时阴必得静养,才能使阳气深潜于阴,为来春的生发作准备。如果此时不养阴气,则阳无所藏,必多发泄。观大自然许多动物在冬季都长膘,到春季才**即是明证。如果冬季滋补肾阳,肾阴不足与之平衡,则如十月阳春早发的花类,不能正常成熟。在人类,好象过早发育的孩子长不高一样。
8
发表于 2011-9-24 21:11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养肺养肾,养收养藏,都是一样的,内经伤寒之阴阳与后世阴阳是不一样的。内经伤寒中的阴阳是相对的,所以其概念不停地跳跃,这种现象在伤寒论中尤为明显,后世阴阳因为中医日淅理论化,表面化,因此阴阳的概念是固定的,所以读内经时一定要注意,不可局限于后世阴阳的概念。
9
发表于 2011-9-24 22:40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

回复 7# 江西吴医生


    哦,那这时候有挺多患者有四肢不温,痛痹常犯,该怎么处理呢?尽量使其待在舒适的环境么?
10
发表于 2011-9-24 22:43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

回复 8# 吕鸣


    阅读量还不够多,还没注意到这方面,谢谢提点,会注意的!
11
发表于 2011-9-25 08:09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

回复 9# 月影吟风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有邪驱邪,无邪补正。大抵有痛痹者,必有阳气不通之处。此时要通阳活络。须知气血流通便是补。治病与养生同中有异,宜辨证对待。
12
发表于 2011-9-25 21:27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

受教了!谢谢!
13
发表于 2011-9-26 22:38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

都比我牛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1:2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