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肠痈治验二则(附评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9-28 1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例一陆左。初诊:痛在脐右斜下一寸,西医所谓盲肠炎也;脉大而实,当下之,用仲景法。
    生军15克芒硝9克桃仁15克冬瓜仁30克丹皮30克
    二诊:痛已略缓,右足拘急,不得屈伸,伸则牵腹中痛,宜芍药甘草汤。
    赤白芍各15克生甘草9克炙没药各9克。
    三诊:右足已伸,腹中剧痛如故。仍宜大黄牡丹汤以下之。
生川军30克芒硝21克(冲)桃仁15克冬瓜仁30 克丹皮30克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例二李××,女,65岁。住院号:  39087。初诊日期:1959年12月19日。家属代诉:恶心、呕吐,发烧伴右下腹痛两周。患者两周前开始脐周围肿痛。并有恶心、不思饮食,纳 后即吐,认为患胃痛而未予治疗。痛渐转移到右下腹部,隐隐作痛,右腿不能伸直起坐,屈身而卧。伴有发烧,朝轻暮重,连日不退,大使多日未解。曾诊为阑尾炎,经肌注青霉素3天,未见好转。
    入院检查:神志清楚,精神萎顿,痛舍面容,表情淡漠。右下腹可摸到一个9x7厘米大小之包块,腹壁紧张、压痛,有反跳痛,肌肤甲错,右下肢拳曲而卧,脉象沉细,舌尖光、苔根薄黄腻。体温38℃,白细胞总数18,600/立方毫米,中性81%,、血压3159/80毫米汞柱。
    辨证:湿热夹瘀、阻滞肠腑,营卫不和,热胜肉腐,证属肠痈(西医诊断:阑尾周围脓肿)。
    治法:和营化瘀,排毒消肿。
    方药:
    炒桃仁9克栝萎仁9克冬瓜子仁9克丹皮6克 归尾9克赤芍6克银花9克连翘9克炙甲片6克 皂角刺9克伸筋草9克水煎服,外敷金黄膏。
    12月21日(二诊):两剂药后,大便得解,右小腹痛势见轻,腹壁紧张得缓,压痛减轻,热势已挫,略思纳食,舌苔根薄腻渐化,脉象弦滑。宗前方加败酱草9克苡仁12
克3剂。      
    12月24日(三诊):药后右下腹包块明显缩小,疼痛不甚,右足已能伸直,体温37.4℃,胃纳转馨,舌苔薄布,脉细滑。治宗前方加减。
    生苡仁12克冬瓜子仁9克当归9克赤芍9克栝 萎仁9克丹皮9至败酱草9克陈皮6克银花9克 水煎服。
  12月27日(四诊):3剂后包块已摸不到,治愈出院。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评按】肠痈相当于急性阑尾炎,仲景立大黄牡丹汤、薏苡附子败酱散,为后世所宗法。例一即大黄牡丹汤证,此方功能泻热消瘀、散结消肿。曹氏抓住患者脉证俱实,故敢放胆施治,获得痊愈。例二为肠痈合并周围脓肿,辨证为湿热挟瘀、阻滞肠腑,营卫不和,热胜肉腐,治以三仁汤为主,方用丹皮、桃仁、归尾、赤芍活血散瘀,冬瓜子、苡仁、败酱草排脓消肿,萎仁润燥通肠:银、翘清热解毒;并用山甲、皂刺以攻其坚,比二药有消、托两种作用,轻者能消,消之不可则托,促其自溃排服。总之,此案虽以三仁汤为主,实亦探合了大黄牡丹汤、薏苡附子贩酱散的多数药味,方治颇有精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5 12:3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