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037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题求助] 大家在临床上见到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求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1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今一女患者静点0.9/生理盐水250+克林霉素0.9(约100MI)后出现头疼头晕.恶心未吐,心律105次/分.胸闷 无气短.无皮疹.静点5/葡萄糖50MI后头疼好转仍恶心心律80次/分.四小时后仍自觉头晕恶心.无皮疹心律110次/分,
大家在临床上见到什么样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求助!!!!!!!!!!
2# 沙发
发表于 2007-8-13 18:1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在临床上见到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求助!!!!!!!!!!

克林霉素
  所属类别: 抗生素
  其它名称:  克林霉素磷酸酯;磷酸林大霉素;氯洁霉素;氯林霉素 ,克林霉素
  英文名称: Clindamycin
  其它英文名: Clindamycin


【别名】 克林霉素磷酸酯;磷酸林大霉素;氯洁霉素;氯林霉素 ,克林霉素  

【英文名称】Clindamycin  

【成分】 为林可霉素7位去羟基并为氯取代的化合物。其制品有盐酸盐、棕榈酸酯盐酸盐(以上两种供口服)和磷酸酯(供注射)等。  

【性状】 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水中极易溶解,在甲醇或吡啶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丙酮或***中几乎不溶。其10%水溶液的pH 为3.0--5.5。游离碱的pKa=7.7。  

【药理作用】 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同。口服盐酸盐150mg,45--60分血药浓度达峰,为2-3?g/ml. 肌注后血药达峰时间,成人为3小时,儿童为1小时,静注300mg,10分钟血药浓度为7?g/ml。体内分布广泛,但不易进入脑脊液中。在体内代谢,部分代谢物可保留抗菌活性。代谢物由胆汁和尿液排泄。在尿中收集到的原形药物约占体内总药量的1/10,t1/2为3小时,肝、肾功能不良时可略提高。血透和腹腔透析不能有效地使本品清除。  

【适应症】 主要用于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等)引起的腹腔和妇科感染(常需与氨基糖甙类联合以消除需氧病原菌)。还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呼吸道、关节和软组织、骨组织、胆道等感染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本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骨髓炎的首选治疗药物。  

【用量用法】 1.盐酸盐:成人重症感染,1次150~300mg,必要时可增至450mg,每6小时1次:儿童重症感染1日每千克体重8~16mg,必要时每千克体重可增至20mg,分为3~4次给予。 2.棕榈酸酯盐酸盐(供儿童应用):重症感染,1日每千克体重8~12mg,极严重时每千克体重可增至20~25mg,分为3~4次给予。10kg以**重的婴儿可按1日每千克体重8~12mg用药,分为3次给予。 3.磷酸酯(注射剂):成人革兰阳性需氧菌感染,1日600~1200mg,分为2~4次肌注或静滴;厌氧菌感染,一般用1日1200~2700mg,极严重感染可用到每日4800mg。儿童1月龄以上,重症感染1日量每千克体重15~25mg,极严重每千克体重可按25~40mg,分为3~4次应用。 肌注量1次不超过600mg,超过此量则应静脉给予。静脉滴注前应先将药物用液体稀释,600mg药物应加入不少于100ml的输液中,至少输注20分钟。1小时内输注的药量不应超过1200mg。  

【注意事项】 1.与林可霉素间有交叉耐药性。 2.本类药物与红霉素有拮抗作用,不可联合应用。 3.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不能用于脑膜炎。 4.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问题参见林可霉素。 5.肝功能不全者、孕妇、哺乳妇女慎用。 6.不宜加入组成复杂的输液中,以免发生配伍禁忌。  

【规格】 片剂(或胶囊):每片(或胶囊)75mg、150mg。磷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每支150mg(2ml)



一、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克林霉素最常见,发生率最高的反应,口服和肌注均可发生。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腹泻、腹痛的症状,伪膜性肠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腹泻的发生率因诊断不同差异较大,约2%~20%,常出现于用药后的4~9天,可能与药物直接**和肠道正常菌群紊乱有关。单纯性腹泻与PMC出现与否并不相关,前者通常短暂,及时停药一般可自愈。现已证实PMC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产生的毒素所致,其发生率各地报道不一,为0.01%~10%,据流行病学调查,298例患者应用克林霉素后,3.4%的患者发生腹泻,无一例诊断为PMC,而另一报告表明,应用克林霉素的患者10%发生PMC,口服引起PMC的发生率比注射给药高3~4倍,而且老年及危重患者中常见。典型的病例往往在给药后4~6天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大便成黏液浓血样。大便涂片可见红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直肠镜检可见结肠黏膜有白到黄色浊斑,有时伴有明显得溃疡,与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相似,伪膜多由多形核白细胞、纤维素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而单纯性腹泻其镜检仅见轻度水肿而无感染征象,活检也未见异常。另外,PMC并发症与剂量无关,通常不超过1周,如诊断拖延,往往造成病情严重。

2.过敏反应

    口服、肌注或外用克林霉素均可引起皮疹、寻麻疹、瘙痒,高敏性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见于对青霉素过敏者)。国外有两份早期资料(25年前)表明,应用克林霉素有25%的患者发生皮疹。但最近芝加哥Mazur等在一个三级服务中心用有关医学资料进行克林霉素过敏性调查发现:从1995年4月到1997年4月有3896例克林霉素注射者只有14例(0.47%)发生不良反应,而后来又发现其中7例是由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引起。因此得出结论:克林霉素的过敏反应发生率比25年前报道的数字少得多,发生率<1%。这可能是该药制剂质量改进的原因,也可能是医生对该药熟悉应用的结果。近年来国内有关于克林霉素过敏反应的报道仍有不少。武汉有一患者静脉注射克林霉素磷酸酯后,烦躁不安,咽喉部发痒、发紧、憋气、呼吸困难、全身起猩红样红斑。广州儿童医院发现两例过敏者,一患儿静脉注射克林霉素后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四肢冰冷,双上肢轻微颤动。给予相应措施后,症状缓解。另一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5天左右,突然高热寒战,面色苍白,四肢紫绀,哭闹不停,停止输液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后,恢复正常。具有关专家统计,克林霉素治疗痤疮时,3.33%用药后有轻度瘙痒及干燥感;13.33%有灼痛伴脱屑;6.67%有轻度红斑。上述不良反应皆出现于用药初期,症状轻微,2~3天后即迅速消失,继续用药不再复现。比较国内外的报道,可见其过敏反应发生率的数字差别较大,这可能与给药方式、患者所患疾病及严重程度、调查者。的信息来源不同有关。

3.肝功能异常

    有些患者在应用克林霉素后会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及黄疸,但无肝病毒指标。多数为一过性,停药后即可消失。早期资料描述为“可能有肝损害”。近期资料表明,转氨酶升高主要与肌内注射时损伤局部肌肉,同时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及其代谢产物干扰转氨酶测定时的比色结果有关,并非肝细胞损伤所致,但克林霉素主要在肝中代谢,因此严重肝功能不全时应慎用,以免因代谢过慢血药浓度过高而诱发不良反应。

4.局部反应

    见于注射给药。肌肉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偶可出现轻微疼痛。长期静脉滴注可能会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5.皮肤-黏膜症状

    该症状较为少见,患者偶可出现多形性红斑,Stevens-Johnson或Lyell综合征。

6.其他不良反应

  (1)血液系统:口服或肌注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少、血小板缺乏性紫瘢,一般较轻微。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

  (2)神经系统:具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心血管系统:大剂量静脉滴注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电图变化等心血管系统异常,宜稀释后缓滴。呼吸系统: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可出现呼吸抑制。

二、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防止

1.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防止滥用

    该药一般用于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无效的患者。对于普通感染一般不作为首选治疗药物。美国Mader等把克林霉素列为治疗骨髓灰质炎的药物之一。但只有在菌落成功分离,敏感性确定以后,才可代替首选药物。

2.询问过敏史,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上文所述广州儿童医院的两例过敏患者,皆有青霉素过敏史。芝加哥Mazur等发现的一例接受克林霉素治疗时出现严重水肿和皮疹的患者,对头孢菌素类过敏反应亦呈阳性。因此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克林霉素。两者是否有交叉过敏有待进一步研究。

3.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

    国外实验表明,治疗疟疾时,奎宁(quinine)/克林霉素(clidamycin)联合用药,效果好,耐受性好,30例患者中只有2例引起腹泻。用克林霉素治疗AIDS患者弓形虫脑炎的试验表明:乙胺嘧啶(pyrimethamine)与克林霉素(clidamycin)合用效果明显;而单独应用克林霉素时,失败率很高,且耐受性差。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aztreonam)、头孢噻肟(cefotaxime)等治疗腹腔感染,可克服传统的克林霉素(clindamycin)/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cide)联合用药时的神经-肌肉阻断作用。Dodson等报道以克林霉素/氨曲南治疗盆腔感染,治疗率达97.6%,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4.PMC与腹泻的处理

    立即停药。给予甲硝唑(metronidazole)0.75~1g·d-1,分3~4次服用,或加万古霉素(vancomycin)0.5~1 g·d-1,分4次口服,疗程约1周。也有人建议口服杆菌肽(bacitracin),其优点是胃肠道吸收少,无全身不良反应,此外,价格较低。另外,要补充体液和电解质,防止电解质失调。

5.过敏反应的处理

    立即停药。而后,对症处理:注射激素或抗组胺类抗过敏药,必要时吸氧。武汉报道的过敏患者,停药后肌注**(dexamethasone),氯苯那敏(chlopheniramine)后症状缓解。广州儿童医院的两名患者,发现过敏后立即停药并分别给予盐酸氯丙嗪(chlorpromanine)、安痛定(aminophenazone/phenazone/phenobarbital)肌注,患儿很快恢复正常。芝加哥一名患者,注射克林霉素后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在不处理的情况下病情不断加重,直至3.5d后注射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才得到缓解。分析现有治疗可知,只要处理得当,克林霉素的过敏反应容易消除,目前虽然尚无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导致死亡的报道,但仍需警惕。

    克林霉素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又不用做皮试,在临床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其不良反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果能够合理用药,密切观察,及时抢救,这些不良反应是可以预测和减轻的。

[ 本帖最后由 jia888 于 2007-8-13 18:20 编辑 ]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3# 板凳
发表于 2007-8-13 18:39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在临床上见到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求助!!!!!!!!!!

2楼说的好!谢谢你了
4
发表于 2007-8-13 19:39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在临床上见到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求助!!!!!!!!!!

输液过快所致
5
发表于 2007-8-13 20:3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在临床上见到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求助!!!!!!!!!!

呵呵,林可霉素滴注过快所致。以后要注意 呀
6
发表于 2007-8-13 20:5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在临床上见到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求助!!!!!!!!!!

这不是过敏.滴注过快所致。我见过一例全身发麻病例.
7
发表于 2007-8-13 21:01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在临床上见到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求助!!!!!!!!!!

知道了不少原来不知道的。感谢2楼。

克林霉素,也是我的主力军。相对安全,方便,疗效也不错,尤其是效益明显。
8
发表于 2007-8-26 19:1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在临床上见到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求助!!!!!!!!!!

谢谢二楼分析大好
!!!
9
发表于 2007-8-26 20:4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在临床上见到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求助!!!!!!!!!!

我曾用克林霉素胶囊,病人口服后有咽喉,食道烧灼感,用抗过敏治疗,肌注扑尔敏,服胃舒平后一小时都不能缓解,从此我再也没有用过克林霉素胶囊。
       林可霉素输液后曾有几例肌肉无力现象,肌注后皮疹,搔痒也曾发生好几例,但经抗过敏处理后均缓解。
      在行医的15年里,我所用过的药大都有过敏反应,我觉得只要用药,就要随时准备处理过敏,特别是现在人们普遍滥用药,过敏人群增多,用药更要小心。
10
发表于 2007-8-29 21:39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在临床上见到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求助!!!!!!!!!!

你的操作不规范吧,要不就是过敏
11
发表于 2010-4-29 23:2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在临床上见到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求助!!!!!!!!!!

昨天出现一例手脚发麻的,予以抗过敏治疗后好转
12
发表于 2010-5-6 15:0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在临床上见到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求助!!!!!!!!!!

我已经遇到2例,烦啊!!一例迟发型,皮疹腹泻,一例胸闷恶心,送往医院!!!
13
发表于 2010-5-6 15:5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在临床上见到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求助!!!!!!!!!!

回复 6# ymbmafuyi [/b
我想问一下   这个你们为什么说不是过敏?
    我问一下大家过敏多什么证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8 00:0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