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17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耳部疾病] 请教?坐飞机后感觉耳朵不通,好像堵着什么东西,听力又还差不多,这到底是为什么?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2-21 1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请教?坐飞机后感觉耳朵不通,好像堵着什么东西,听力又还差不多,这到底是为什么? 
2# 沙发
发表于 2007-2-21 15:22 | 只看该作者
上医院检查没查出什么大毛病,说是耳道堵塞,让**一下,也没有起什么作用.我以前坐飞机也没有过啊
3# 板凳
发表于 2007-2-21 16:13 | 只看该作者
LZ患的可能是耳气压伤。问题应该不大。下面简单了解一下,资料部分来源于网上。仅供参考。

耳气压伤,又称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或航空性中耳炎,是咽鼓管不能平衡鼓膜内外气压时造成的中耳损伤,常见于飞机起落、潜水作业、低压舱工作、高压氧治疗时。
  正常的咽鼓管在功能方面如同一个单向活瓣。在静止状况下,空气可以被动地从中耳流向鼻咽。只有在吞咽、咀嚼、喷嚏等动作时,跨肌收缩,咽鼓管主动开放,外界空气才能从鼻咽逆向流入中耳。当外界气压降低时(如飞机上升),中耳气压高于外界气压,这时,咽鼓管被动开放,中耳的空气流向鼻咽部,鼓膜内外压力维持平衡。因此,在减压过程中,若无特殊情况,极少发生耳气压损伤。
  当外界气压升高时(如飞机下降),中耳压力低于外界气压,鼓膜向内移位,病人自觉耳痛和耳堵塞感。这时,只有频繁作吞咽动作或咽鼓管自行吹张术,让咽鼓管主动开放,外界空气从鼻咽部流入中耳,才能维持鼓膜内外的压力平衡。但是,若中耳与外界的压力差超过12.0千帕斯卡时,咽鼓管开口处的软组织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可以嵌入咽咽鼓管口,咽鼓管的主动开放功能受损,称咽鼓管锁闭。位时.只有驾机上升方能解脱这一困境,否则,必然引起急性气压创伤性中耳炎。因此,在增压过程中,容易造成耳气压损伤。
  咽鼓管功能正常的人应付外界气压渐进性改变是没有困难的,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会发生耳气压伤:(1)咽鼓管功能障碍: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软腭瘫痪、慢性鼻窦炎、鼻甲肥大、鼻腔肿瘤、鼻息肉及变态反应、急、慢性咽鼓管炎、咽鼓管癍痕狭窄等。(2)缺乏预防知识:如飞机高度改变时,未及时作吞咽动作或自行吹张咽鼓管。此外,入睡的旅客、昏迷病人、精神过于集中的机组人员也容易患耳气压伤。(3)气压改变过快过大超过咽鼓管的调节能力:如飞机下降的速度过快。

【临床表现】
  耳气压伤常见于飞机下降时。自觉症状包括耳堵塞感、耳鸣、耳痛、听力障碍等。检查所见轻重不一,可以表现为鼓膜充血内陷、松弛部线样间质出血、鼓室积液(稀薄的金黄色浆液性分泌物)或血鼓室(粘膜血管破裂,鼓室内积留新鲜血液)。在罕见的情况下,还可以有鼓膜破裂,甚至圆窗膜或卵圆窗膜破裂。若病人主诉眩晕或波动性感觉神经性聋时,常常提示外淋巴瘘

【治疗原则】
  应以预防为主,如上呼吸道感染时不乘飞机旅行,飞机上升或下降时自行吹张咽鼓管,鼻内滴用解充血剂(2%**)等。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解除咽鼓管阻塞;使鼓膜内外压力重新获得平衡。方法:局部或全身应用解充血剂,反复咽鼓管吹张,必要时可作鼓膜切开术,排出鼓室内积液或积血,使症状迅速改善。怀疑圆窗膜或卵圆窗膜破裂时,可在发病1个月内施行鼓室探查术,证实窗膜破裂后,可以取耳垂脂肪或濒筋膜修补。对于屡患耳气压伤的病人,应针对病因予以治疗。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30 04:3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