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42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拿] 【原创】浅谈<<人体粘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2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我国最早的**专著《黄帝**经》失传了,现在的**手法,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各有所长,通过**实践,我将这些年来的一些体会总结出来,抛砖引玉,取长补短,继续传承,将这一瑰宝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到中年,身体常常会出现很多不适的反应,如:全身紧绷绷的象被绳子捆住一样,双腿沉重的象灌了铅一样,腰酸背痛,头昏脑胀,易疲劳,手脚麻木、冰凉……
在实际**中,当触摸身体时,可感觉到肌肉发僵、发硬、发紧,或松软发懈、无弹性,或弹性下降,皮下、肌肉深层或骨缝间有不规则块状或条索状坚硬的组织,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有粘连所导致的硬化、钙化、骨化的组织。
硬化→钙化→骨化,是指粘连组织逐渐萎缩变化的程度,这些组织相当紧密、坚硬。
一、粘连组织使气血运行不畅或不通
血管:血液是在血管内运行,血管是具有弹性的软管,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张力,如果被紧密坚硬的粘连组织包围着,这些坚硬的组织就会对血管产生压力,所以血管就失去了张力,有的就会被挤扁、挤细,造成血液的流通不畅或堵塞,特别是在下肢的粘连部位造成血液的回流不畅,使血管逐渐萎缩、变形,弯曲。
经络: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称为“内经隧道”也就是身体元气的通道,更确切地说就是人体内软组织间的缝隙,缝隙受压就会越变越窄,以致不通,造成肌肉萎缩。
二、粘连的形成与易造成粘连的部位
1、粘连的形成
⑴纤维组织挤压在骨逢里,使气血不通,这些组织很快就会硬化——钙化,形成骨刺。
⑵韧带出槽,形成条索状,由于出了槽的条索造成了一定的缝隙,周围的软组织绞缠挤在条索上,使条索逐渐加粗。
⑶肌肉过伸,失去回缩能力或因受到障碍不能回缩,聚在一起,形成疙瘩。
⑷已有粘连后,造成相关联的组织不等长,张力不均,动平衡失调,使软组织改变了原有的正常状态和位置,形成褶皱或绞缠在一起,造成新的大面积的粘连。
有了粘连之后,这个部位就不光滑了,就会使软组织的运动有了障碍,这种障碍使得其他软组织很容易再次挤挂在上面,这是造成再次重复粘连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些不正常的组织又波及到相关联的组织或相对应的组织的动平衡,使这些组织变形再粘连,使局部组织增厚,逐渐阻碍或封闭了气血的通行,使大面积的软组织僵硬。
2、易形成粘连的大致部位
⑴头部、面部、颈肩
⑵肩、肘、腕、手、手指
⑶椎体、肋间隙、肩胛骨
⑷骶骼关节、骶骨、尾骨
⑸跨部、膝、骨腓骨间隙、腿外侧
⑹脚腕、跟骨
上面所说的部位是粗略的,在人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有可能形成粘连,特别是以骨结构较复杂的部位为核心,最先产生粘连,从而连带周围组织发生变化。
如肩背痛,说起来很简单,但他们是颈椎、胸椎、锁骨、肋骨与肩胛骨之间的复杂的粘连造成的。他们之间有重叠的骨结构、有相邻的骨结构,椎体本身又有着复杂的小关节,这个部位由于骨结构非常复杂,所以最容易形成粘连。在动作时骨骼要动、要伸展,弯曲时骨骼间隙必然增大,重叠骨之间会有错动;回缩时,间隙缩小或闭合, 这些复杂的骨胳运动是依靠软组织的运动带动和配合的,所以在运动时,软组织由于过伸、疲劳、僵硬,很容易使骨与软组织的运动速度不一致,使软组织挤在骨缝里,或者软组织自身出槽。这样就有了一个粘连点,这个点对软组织的运动产生了障碍,带来了以后重复的粘连。这些粘住的组织又使与其配合动作的组织产生了动态不平衡,使这些组织变形形成新的粘连,这样反复粘连就会产生大面积的软组织紊乱、粘连,从而形成大面积的组织硬化、萎缩,这也使骨胳间的受力不均衡,特别是椎体所承受的力不均衡,使椎体变形、错位(不包括突发性外伤)。
严重的,在椎体上、在锁骨上、在椎体与肩胛骨之间的缝隙、在肩胛骨、肩胛下角周围 塞满硬硬的粘连组织,阻碍了足太阳膀胱径的正常运动,影响椎体附近的血管和神经的传导,直接影响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如:头疼、头晕、耳鸣、脑供血不足、心肌缺血、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眼痛、血压异常、胸闷气短、哮喘、胃痛、胃胀、胆囊炎……如果是腰椎、骶椎出现粘连,还会引起泌尿、腰痛、腹泻、便秘、痛经、月经失调……等多种疾病。
在粘连初期时,一般没有明显症状,有的人感觉抻了一下、扭了一下或摔、碰、蹲了一下无所谓,别扭一会儿或痛几天就过去了,殊不知,身体就像一本帐薄,日积月累,小伤小痛就会引发以后的粘连、硬化、钙化、骨化,切不可掉以轻心。
三、异常组织的形成及治疗
在剥离这些粘连组织的时候,可以感觉到这些组织扭曲、变形、互相挤压、互相影响,象乱麻一样绞缠在一起,核心组织多数是挤压在骨逢里,还有一部分是半绕缠在出槽的条索状组织上。这些组织由于得不到气血的濡养,就会很快萎缩、硬化,但这些组织只是处在休眠状态。
这些休眠状态的组织是被一种“力”所束缚着,要使这些组织脱离挤压束缚,以“力”解“力”解开被力束缚的组织,是最佳的选择。
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人很早就用**来治疗很多疑难杂症,我国最早的**专著《黄帝**经》虽然已失传,但在现存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中,许多地方都谈到**,如《血气形志篇》“行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醪药。”又《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如平以温,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洽宜导引按跷。”可见古代很早就掌握用**的方法来治疗肢体麻痹不仁,痿症、厥症、温症和寒热等症。
这种**的方法就是用巧力将挤压、绞缠的组织拨开、理顺经络,血管没有了压力、阻力,气血自然就能够疏通,使休眠的组织恢复正常的状态。其效果是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所无法达到的,既不损伤肌体组织,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没有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四、对**手法的要求
1、力度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不可用蛮力。
2、**时,要能以手感分辨出那些是正常组织,哪些是不正常组织,分辨出不正常组织被挤压的位置。
3、要有渗透力,力要入里,不能浮在表面,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所发力的大小和所需达到的深度。
五、**时粘连组织变化的基本状态
㈠、最初阶段:
1、全身或局部组织僵硬型,刚触手时表面光滑,如骨般坚硬,经过一段时间的**,使僵硬的组织逐步得到气血的濡养,使表面休眠组织恢复,逐渐变软蓬起。
2、全身鼓胀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后,淤阻住的气血得以宣泄,身体逐渐变软,暴露出硬化的组织,再经过一段时间,僵硬的组织得到气血的濡养,使休眠组织恢复,逐渐变软、蓬起。
㈡组织蓬起后,再接着**一段时间,部分受淤阻的组织开始松动,逐渐散开,这时候可以摸到一层层,或一条条的纵横交错的条索状或绞缠在一起的疙瘩等,这些就是粘连住的实体。
㈢在接下去,就开始有粘连的组织分离了,大的条索逐渐散开,分散成细小的条索,小条索再分散,恢复成正常的组织,大的硬块分离成小的硬块或疙瘩等,在分离的间隙中有时可摸到胶粒状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在几分钟后就消失,或者是说被组织吸收了。
㈣表层的粘连被分开了,下面萎缩的组织又开始蓬起,继续以上的反应,直至把整个粘连的组织彻底分离出来。
㈤上面所描述的**进程,讲的是前面所提到的点的情况,在做的过程中,往往能感觉到有牵拉感,这时就应考虑周围被粘连组织影响到的面的粘连问题了,粘连很少有孤立存在的。
在做的过程中,可以感到冷、热气体的释放、排出体外,有局部的酸胀感,或象做针灸时反射区的酸麻胀痛凉等感觉,有被粘连涉及组织的迁拉感,或局部气血疏通的感觉。每拨开一层粘连组织,就可以感觉到这些组织的从挤住部位的脱离回缩,象抽丝,民间有句俗语叫“去病如抽丝”,在这里能具体体现出来,并且即刻就有轻松的感觉,但是整个过程要循序渐进,不可急躁 。
随着这些丝不断地被抽掉,粘连组织不断地减少,身体上的捆绑不断地解脱,气血的运行障碍越来越少,脏腑的功能就逐步得到提高,很多慢性病也逐渐痊愈,因而就还给我们一个健康的身体。                                    
——探索
2007年1月25日

6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德修+6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德修 + 1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6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7-1-26 00:08 | 只看该作者
你可以看看西医的“关节松动术”
3# 板凳
发表于 2008-7-30 04: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4
发表于 2008-7-30 22:31 | 只看该作者
肌肉过伸,失去回缩能力或因受到障碍不能回缩,聚在一起,形成疙瘩?不对吧?
5
发表于 2008-7-30 23:17 | 只看该作者
思路不错,呵呵,但是对于临床~
6
发表于 2008-7-30 23:20 | 只看该作者
1、粘连的形成
⑴纤维组织挤压在骨逢里,使气血不通,这些组织很快就会硬化——钙化,形成骨刺。
⑵韧带出槽,形成条索状,由于出了槽的条索造成了一定的缝隙,周围的软组织绞缠挤在条索上,使条索逐渐加粗。
⑶肌肉过伸,失去回缩能力或因受到障碍不能回缩,聚在一起,形成疙瘩。
⑷已有粘连后,造成相关联的组织不等长,张力不均,动平衡失调,使软组织改变了原有的正常状态和位置,形成褶皱或绞缠在一起,造成新的大面积的粘连。
有了粘连之后,这个部位就不光滑了,就会使软组织的运动有了障碍,这种障碍使得其他软组织很容易再次挤挂在上面,这是造成再次重复粘连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些不正常的组织又波及到相关联的组织或相对应的组织的动平衡,使这些组织变形再粘连,使局部组织增厚,逐渐阻碍或封闭了气血的通行,使大面积的软组织僵硬。
这些话你是听谁说的??谁教你的?扯淡不是这么扯的吧,这东西发表到什么晚报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上,可能还能骗两包烟钱,发到专业的医学***,呵呵,找骂吗不是!
7
发表于 2008-7-31 06:4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所论,有些难于想象,如:
1、粘连的形成
“纤维组织挤压在骨逢里,使气血不通,这些组织很快就会硬化——钙化,形成骨刺。”--------------这个是很奇怪的想法。
“韧带出槽,形成条索状,由于出了槽的条索造成了一定的缝隙,周围的软组织绞缠挤在条索上,使条索逐渐加粗。”--------------这是更奇怪的思维。


继续努力
8
发表于 2008-7-31 13:53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都是那些狗屁倒灶的专家发表在晚报和***杂志上的东西,愚弄大众用的,楼主还是少转来这里挨骂的好
9
发表于 2008-7-31 14:37 | 只看该作者
看过,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7 13:5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