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904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住院医师培训] 【资源】中医内科学习题集(共七部分)一/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5-24 0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第一章 肺系病证

一、填空题

1.咳嗽一般  ----多并见,故以  ----并称。

2.明代医家  ----将咳嗽分为  ----、  ----两大类。

3.咳嗽既是  ----的证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  ----。

4. ----、  ----是咳嗽一证的主要症状。

5.外感咳嗽属于  ----,为  ----,肺气壅遏不畅所致。

6.内伤咳嗽多属  ----并见,病理因素主要为  ----。

7.肺阴亏耗型咳嗽的代表方剂是  ----。

8.哮病的辨证属  ----,发作时以  ----为主,未发时以  ----为主。

9.哮病常见的病因有  ----、  ----、  ----。

10.哮病的病理因素以  ----为主。

11.实喘在  ----,为  ----、  ----、  ----,邪壅肺气而宣降不利;虚喘当责之  ----,因  ----,  ----而致肺肾出纳失常,尤以  ----虚为主。

12.喘脱属危急重症,急当  ----、  ----,及时救治。

13.肺痈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  ----。

14.肺痈的病理演变过程,表现为  ----、  ----、  ----、  ----等不同阶段。

15.肺痨的证候特征为  ----、  ----、  ----、  ----。

16.肺痨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为  ----,一为  ----。

17.肺胀患者有长期的  ----、  ----、  ----等症状和  ----体征。

二、单项选择题:

1.治疗风热犯肺型咳嗽的代表方剂是(  )

? A.桑杏汤   B.桑菊饮   C.银翘散   D.止嗽散

2.外感咳嗽治疗一般均忌(  )

? A.敛涩留邪    B.发散太过   C.宣畅肺气    D.滋补活血

3.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辨别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依据 (      )

? A.口渴与不渴    B.头痛与不痛    C.脉数与不数    D.有无咽喉红肿疼痛

4.感冒风寒证的代表方剂是 (      )

? A.麻杏石甘汤    B.荆防败毒散    C.桑菊饮     D.杏苏散

5.患者刘某,男性,38岁,冬季哮病发作,证见喘哮甚剧,恶寒背冷,痰白呈小泡沫,

舌苔白而水滑,脉弦缓有力,体无虚象,治用何药?(  )

? A.射干麻黄汤   B.紫金丹  C.苏子降气汤   D.小青龙汤

6.热哮治疗的代表方剂是(  )

? A.射干麻黄汤   B.定喘汤  C.三子养亲汤   D.小青龙汤

7.哮必兼何证?(  )

? A.咳嗽   B.发热   C.喘证   D.气短

8.喘证的严重阶段,不但肺肾俱虚,在孤阳欲脱之时,常有病及于(  )

? A.脑   B.心   C.肝   D.脾

9.虚喘当以何虚为主?(  )

? A.气虚   B.阳虚   C.阴虚   D.精虚

10.下列实喘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  )

? A.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   B.咳吐脓痰

? C.呼吸气粗伴痰鸣咳嗽    D.脉象有力

11.患者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呈泡沫状,胸部膨满,口干不欲饮,周

身酸楚,恶寒,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治疗最佳选方(  )

? A.越婢加半夏汤  B.射干麻黄汤  C.小青龙汤    D.苏子降气汤

12.判断肺痈病情顺与逆的转折点为

 A.肺痈初期  B.成痈期  C.溃脓期  D.恢复期

13.肺痈溃脓期的首选方为(  )

? A.千金苇茎汤   B.加味桔梗汤  C.如金解毒散   D.沙参清肺汤

14.肺痨的治疗方法以(  )

? A.扶正为主   B.杀虫为主   C.治本为主   D.滋阴为主

15.患者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粘痰,或痰中带血丝或血点,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

,午后手足心热,皮肤干灼,口干咽燥,时有轻微盗汗,舌边尖红苔薄,脉细或兼数。此属

肺痨何型?(  )

? A.阴虚火旺   B.肺阴亏虚  C.气阴耗伤   D.阴阳两虚

16.治疗肺阴亏虚型肺痨的首选方剂为(  )

? A.月华丸   B.百合固金汤  C.秦艽鳖甲散   D.清骨散

17.肺痨阴虚火旺型最佳治疗方法是(  )

? A.滋阴润肺   B.滋阴清热  C.滋阴降火   D.养阴清肺

18.治疗肺痨补虚培元重点调补脏器(  )

? A.脾   B.肺   C.肾   D.肝

三、多项选择题:

1.咳嗽一病的转归与下列何因有关?(  )

? A.诊治是否得当   B.身体素质

? C.正气强弱     D.病位深浅  E.病情轻重

2.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治当(  )

? A.祛邪止咳    B.扶正补虚

? C.标本兼顾    D.宣散肺气  E.分清虚实

3.外感咳嗽,不宜过早投用下列哪类药物?(  )

? A.苦寒之品    B.滋腻之品

? C.收涩之品    D.镇咳之品  E.润燥之品

4.外感咳嗽的常见病因有(  )

? A.风寒   B.风热   C.风燥   D.风湿   E.暑湿

5.内伤咳嗽主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 A.肝火犯肺,炼津为痰   B.脾失健运,痰浊上犯

? C.肾脏亏虚,摄纳无权   D.肺脏自病,阴伤气耗  E.心气亏虚,心病及肺

6.哮证缓解期的治疗当培补正气,从本调治,应分别从何脏着手?(  )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7.寒哮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在临床上可选方(  )

? A.射干麻黄汤   B.小青龙汤

? C.麻杏石甘汤   D.苏子降气汤  E.越婢加半夏汤

8.哮病的诊断要点是(  )

? A.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

? B.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饮食、情志、劳累等因素诱发

? C.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 D.两肺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音

? E.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痰涂片可见嗜酸细胞

9.引起哮病发作的诱因有(  )

? A.气候突变    B.饮食不当

? C.情志失调    D.劳累过度   E.痰饮内停

10.实喘的治法有(  )

? A.温宣    B.清肃    C.祛痰    D.降气    E.补肺

四、问答题:

1.简述内伤致咳的病因病机。

2.痰浊阻肺型喘证的主证、治法及代表方药是什么?

3.简述肺痈成痈期的主证、治法及代表方。

4.肺胀与哮病、喘证应如何鉴别?

5.简述肺痈成痈期的主证、治法及代表方。

6.哮病发作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

7.肺痨阴虚火旺型的主证、治法及代表方药是什么?

8.试述实喘与虚喘有何不同?

七、病例分析

1.患者何某,男性,24岁,于98年11月25日就诊。

?主诉:咳嗽,吐黄痰三天

?病史:自诉三天前受凉后咳嗽气急,咽喉痛,并伴有恶风发热,头痛,周身不适,鼻流黄

涕,逐渐出现吐痰黄稠,咳嗽频剧。诊其脉浮数,舌红苔薄黄。

?诊断: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2.陈某,女,45岁,农民,1999年4月8日就诊

?主诉:气喘胸闷痰多一周

?现病史:自述七天前因受凉而咳嗽气喘吐痰,经西药治疗,虽咳嗽稍减,但呼吸困难逐渐

加重,甚则胸闷如窒,张口抬肩。现在症:喘促气急,胸盈仰息,咳嗽吐痰,痰粘稠量多色

白,咯吐不利,食少纳呆,时有恶心,口粘不渴,苔白厚腻,脉滑。

?诊断: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3.刘某,男性,52岁,工人,1998年11月28日就诊

?主诉: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一周

?现病史:患者哮喘病史已十一年,每因天冷或受寒易发,至夏季则缓解。一周前因受寒致

哮喘再作,现症见:呼吸急促,唯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窒,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

色晦暗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诊断:

?证候分析:

治法:

?方药: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痰声 咳嗽         2.张景岳 外感 内伤

3.***性 症状    4.咳嗽 咯痰

5.邪实 外邪犯肺   6.邪实与正虚 “痰”与“火”

7.沙参麦冬汤     8.邪实正虚 邪实 正虚

9.外邪侵袭 饮食不当 体虚病后    10.痰

11.肺 外邪 痰浊 肝郁气逆 肺、肾两脏 精气不足 气阴亏耗 气

12.扶正固脱 镇摄潜纳        13.热壅血瘀

14.初期 成痈期 溃脓期 恢复期

15.咳嗽 咯血 潮热 盗汗

16.感染痨虫 正气虚弱        17.咳嗽 咯痰 气喘 肺气征

二、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B   5.B  6.B   7.C

8.B   9.A   10.B  11.C  12.C   13.B  14.D

15.B  16.A  17.C  18.B

三、多项选择题:

1.**DE    2.**E      3.BCD   4.**   5.ABD

6.CDE    7.ABD   8.**DE   9.**D  10.**D

四、问答题:

1.咳嗽的发生,总因脏腑功能失于调节,影响及肺。可分其他脏腑病变涉及于肺和肺脏自

病两端,它脏及肺的咳嗽,可因情志**,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或由

饮食不当,嗜食烟酒,辛辣助火之品,熏灼肺胃,灼津生痰;过食肥甘厚味,致使脾失健运,

痰浊内生,上干于肺,阻塞气道,均可使肺气上逆而作咳。因肺脏自病者,常由肺系多种疾

病迁延不愈,肺脏虚弱,阴伤气耗,肺主气的功能失常,以致肃降无权,而上逆作咳。

2.主证: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

口粘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治法:化痰降逆。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半夏 陈皮

茯苓 炙甘草 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

3.主证: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不寒,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

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化瘀消痈

?代表方:千金苇茎汤合如意解毒散

4.肺胀与哮病、喘证的临床表现,有其类似之处,其区别如下:(1)哮病:是一种发作性

的痰鸣气喘疾患,常突然发病,迅速缓解,且以夜间发作多见,其证候特点与肺胀的喘咳上

气有显著的不同。(2)喘证: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常

为某些疾病的重要主症和治疗的重点。而肺胀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来,喘

咳上气,仅是肺胀的一个症状。

5.主证: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不寒,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

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化瘀消痈

?代表方:千金苇茎汤合如意解毒散

6.哮病发作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

塞气道,肺管挛急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

促。

7.主证:呛咳气急,痰少质粘,或吐稠黄痰,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

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胁掣痛,男子

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渐消瘦,舌红而干,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百合固金汤。百合 生地 熟地 麦冬 贝母 当归 炒芍药 甘草 玄参 桔梗

8.实喘与虚喘的鉴别要点如下:(1)病因及病位:实喘多因外邪、痰浊、肝郁气逆等致邪

壅肺气,宣降不利而喘,病位在肺;虚喘因久病劳欲,肺肾出纳失常而致喘者多属虚,或虚

实夹杂,病在肺、肾两脏。(2)临床表现不同:实喘见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

,伴有痰鸣咳嗽,脉象有力。而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

微弱者为虚喘。(3)治法:实喘在肺,治以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治以培补

摄纳。

五、病案分析:

1.诊断:咳嗽(风热犯肺)

?证候分析: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故咳嗽气急,咽痛。肺热内郁,蒸液成痰,故吐痰黄稠,

鼻流黄涕。风热犯肺,卫表不和则见发热,恶寒头痛,周身不适。舌苔,脉象均为风热在表

之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加减。桑叶 菊花 薄荷 连翘 桔梗 杏仁 甘草 芦根

2.诊断:喘证(实喘—痰浊阻肺型)

?证候分析:中阳不足,脾虚失运,积湿生痰,加之受凉,肺气不宣,痰浊阻肺,肺气不降

,故喘满闷窒,胸盈仰息,痰多色白粘腻。痰湿蕴中,肺胃不和而见呕恶,纳呆口粘,苔腻

,脉滑。

?治法:化痰降逆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半夏 陈皮 茯苓 苏子 白荠子 莱菔子 甘草

3.诊断:哮病(发作期—寒哮)

?证候分析:寒痰伏肺,迂感触发,痰升气阻,以致呼吸急促而哮鸣有声。肺气郁闭,不得

宣畅,则见胸膈满闷如窒,咳反不甚而咯痰量少。阴盛于内,阳气不得宣达,故面色晦滞带

青,形寒怕冷。病因于寒,内无郁热,故口不渴而喜热饮。外寒每易引动内饮,故天冷或受

寒则发。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皆为寒盛之象。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解黄汤。射干 麻黄 干姜 细辛 半夏 紫菀 款冬花 五味子 大枣


第二章          心系病证

一、填空题:

1.心悸的病位主要在———— ,由于———— 或———— ,引起心神动摇,悸动不安。

2.心悸以———— 居多,亦由虚致实,虚实夹杂。

3.———— 为治疗阴虚火旺型心悸主方。

4.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为———— ,其病位以———— 为主,然其发病多与———— 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5.胸痹心痛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并以———— 为突出,缓解期主要有心、脾、肾气血阴阳的亏虚,其中又以———— 最为常见。

6.《灵枢·厥论》篇说:“真心痛,———— ,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7.痴呆的治疗首当分清———— ,其实证类型以———— 为基本病因。

8.痫病系指脏腑受伤,———— ,元神失控所致的一种———— 疾病。

9.痫病源于《内经》而称“———— ”,属“巅疾”范畴。

10.痰火扰神型痫病选方为———— 。

11.控制———— 是防止痫病发作的重要措施。

12.痫病发作期尤要注意———— ,保护舌头。

13.癫病除药物治疗外,———— 亦格外重要。

14.狂病以动而多怒、———— 精神失常为证候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心脾两虚型心悸的主证? (      )

?A.心悸气短      B.善惊易恐   C.头晕目眩    D.神疲乏力

2.归脾汤治心悸哪一型最适宜? (      )

?A.心虚胆怯    B.心脾两虚   C.心阳不足    D.阴虚火旺

3.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唇甲青紫,首选何方? (      )

?A.桃仁红花煎   B.血府逐瘀汤  C.丹参饮     D.瓜蒌薤白白酒汤

4.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

脉细略数或细弦。属心悸何型? (      )

?A.心脾两虚    B.阴虚火旺   C.心虚胆怯    D.痰火扰心

5.下列除哪项以外,皆是导致胸痹心痛的原因?  (      )

? A.寒邪内侵    B.情志失调   C.年老体虚    D.肝阳上亢

6.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多气候骤冷或骤遇风寒

而发病或加重症状,苔薄白,脉沉紧或不促,属胸痹心痛何仲类型?———— (      )

? A.寒凝心脉    B.痰浊闭阻   C.瘀血痹阻    D.心阳不振

7.瘀血痹阻型胸痹的主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 A.心胸疼痛剧烈,痛有定处   B.伴有胸闷

?C.感寒受热则痛剧       D.舌质暗红脉弦涩

8.下列哪项是寒凝心脉的主要指征?  (      )

? A.胸部刺痛,固定不移     B.胸痛彻背,感寒痛甚

? C.胸疼灼热,烦闷不适     D.胸中闷痛,心悸不宁

9.痴呆患者若腰膝酸软,颧红盗汗,耳鸣如蝉,舌瘦质红,少苔,脉沉弦数者,选用何

方? (      )

? A.知柏地黄丸合转呆定智汤  B.知柏地黄丸合转呆丹

? C.知柏地黄丸合还少丹    D.知柏地黄丸合七福饮

10.患者头晕耳鸣,记忆力明显减退,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舌瘦舌淡,苔薄

白,脉沉细弱,可选何方治之?  (      )

? A.七福饮      B.洗心汤      C.转呆丹      D.还少丹

11.痫病的病理以下列哪些最为重要?  (      )

? A.脏腑失调   B.气机逆乱  C.痰邪作祟   D.风阳内动

12.以下哪项不是痫病的主证?  (      )

? A.突然仆倒   B.口眼歪斜   C.两目上视  D.四肢抽搐

13.某女,30岁,半年前因情志不遂,整天抑郁不乐,渐至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出言

无序,时喃喃自语,喜怒无常,秽洁不分,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最佳治法是 (    )

? A.理气解郁,镇心涤痰    B.理气解郁,镇心安神

? C.理气解郁,化痰醒神    D.理气解郁,逐痰安神

14.癫病肝郁气滞型治疗方剂用 (      )

? A.越鞠丸    B.柴胡舒肝散  C.逍遥丸    D.四逆散

15.痰火扰神型狂病的主方是: (      )

? A.安宫牛黄丸  B.当归龙荟丸  C.程氏生铁落饮  D.礞石滚痰丸

16.瘀血阻窍型狂病若彻夜不寐者加:(      )

? A.琥珀抱龙丸  B.琥珀养心丹  C.朱砂安神丸   D.孔圣枕中丹

17.狂病日久,其势渐减,呼之能自止,但有疲惫之象,多言善惊,时有烦躁,形瘦面红

,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其治疗选方为:(      )

? A.温胆汤    B.一贯煎    C.二阴煎     D.龙胆泻肝汤

三、多项选择题:

1.心悸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标是:(      )

?A.气滞      B.血瘀      C.痰浊      D.水饮      E.湿热

2.阴虚火旺型心悸的主症是 (      )

? A.心悸易惊   B.心烦失眠    C.五心烦热  D.口干盗汗

3.心悸的预后转归取决了哪些方面: (      )

? A.邪实轻重     B.脏损多少

? C.治疗当否     D.脉象变化     E.本虚标实的程度

4.胸痹心痛虚证与下列哪些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      )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5.胸痹心痛一证,大致包括了历代医籍所载的: (      )

? A.胸痛         B.心痛        C.厥心痛    D.真心痛         E.心口痛

6.胸痹心痛祛邪治标之法,常以……为主? (      )

?A.理气         B.活血      C.温通      D.化痰           E.通阳

7.胸痹心痛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      )

?A.劳累            B.饱食        C.寒冷    D.情绪激动      E.疫毒

8.痴呆的病因病机概括为:———— (      )

?A.阴寒积聚    B.脑髓空虚    C.气血不足  D.肾精亏损    E.痰瘀痹阻

9.痴呆乃本虚标实之证,其标实者不外乎……等病理产物的堆积。 (      )

?A.气         B.火         C.寒         D.痰         E.瘀

10.痫病缓解期治本方法有———— (      )

?A.健脾化痰   B.豁痰熄风   C.补益肝肾    D.开窍定痫    E.养心安神

11.痫病的临床特征有 (      )

?A.突然仆倒,不省人事      B.两目上视,口吐涎沫

?C.四肢抽搐     D.口中怪叫     E.移时即醒

12.癫病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  (      )

? A.心         B.脾         C.肝         D.胆         E.肾

13.狂病的临床证候特征是:———— (      )

?A.精神错乱,哭笑无常  B.躁妄骂詈,喧扰不宁

C.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D.逾垣上屋,不避亲疏      E.喃喃自语,语无伦次

14.痰火扰神型狂病可随证选用哪些方剂?  (      )

A.程氏生铁落饮    B.癫狂梦醒汤     C.礞石滚痰丸合安宫牛黄丸

D.温胆汤合朱砂安神丸     E.定狂逐瘀汤合白金丸

四、论述题

1.心悸的基本证候特点是什么?

2.试述心阳不振型心悸的主证、治法、方药?

3.试述胸痹心痛的诊断要点。

4.瘀血痹阻型胸痹心痛的症状、治法、主方是什么?

5.癫病和痴呆如何鉴别?

6.髓海不足型痴呆的主证、治法、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心   心神失养   不宁           2.虚   3.黄连阿胶汤

4.心脉痹阻   心   肝   脾   肾

5.血瘀   心气虚          6.手足青至节

7.虚实   痰瘀     8.神机受累   发作性     9.胎病  

10.当归龙荟丸    11.诱因           12.去掉义齿

13.调摄护理    14.兴奋性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C  5.D  6.A  7.C  8.B   9.A  10.A

11.C   12.B  13.C   14.B  15.C  16.A  17.C

三、多项选择题:

1.**D           2.**DE          3.**DE           4.**E

5.**D      6.**D       7.**DE    8.AB  9.ABE   

10.**DE       11.**DE           12.**DE     13.ACD   

四、论述题

1.答:心悸的基本证候特点是自觉发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常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

能平卧,以致出现晕厥。其脉象表现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以结脉、代脉、促脉、涩脉

尤为常见。

2.答:症状为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

或沉细无力。治以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方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炙甘草、生龙骨

、生牡蛎)。

3.答:(1)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发憋闷而痛,疼痛性质为隐痛、胀痛、刺痛、绞痛、灼痛。疼痛常可窜及肩背、前臂、咽喉、胃脘部等,甚至可沿手少阴、手厥阴经循行部位窜至中指或小指,并兼心悸。

?(2)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几秒至数十分钟,经休息或服

药后可迅速缓解。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态波动,气候变化,多饮暴食,劳累过度等而诱发。亦有无

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4)心电图等心脏检查,特别是心电图应为必备常规检查。

4.答:瘀血痹阻型胸痹心痛症状是: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

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弦涩或结、代、促。治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主方是血府逐瘀

汤。

5.答:癫病是以沉默寡言、情感淡漠、语无伦次、静而多抑为特征的疾病,它可因气、血、痰邪或三者互结为患,俗称“文痴”,以成年人多见。而痴呆则属智能活动障碍,是以神情呆滞愚笨迟钝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志疾病,老少皆可见之。另一方面,痴呆的部分症状可自制,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重症痴呆患者与癫病在临床症候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难以区分。CT、MRI检查有助于鉴别。

6.髓海不足型痴呆的症状有头晕耳鸣,记忆力和计算力明显减退、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行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治法是补肾益髓,填精养神。方药用五福饮(熟地、当归、人参、白术、炙甘草、远志、杏仁)加减。


[ 本帖最后由 zhbwxy 于 2006-5-24 17:35 编辑 ]

4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zhbwxy+4楼主辛苦!谢谢分享!送花鼓励!
收到4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6-5-24 01:29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肝胆病证

一、填空题:

1.胁痛在病证方面,有———— 有———— ,而以———— 为多见。

2胁痛之实证以———— 、———— 、———— 为主,三者又 ———— 为先。

3.鼓胀后期多因出现———— 、———— 或———— 等危候,使病情恶化,必须及时抢救。

4.鼓胀的病机多由于———— 、———— 、———— 三脏受病,———— 、———— 、———— 瘀积腹内,以致腹部日渐胀大而发鼓胀。

5《金匮要略·黄疸病》指出:“黄家所得,从———— 得之。”又对治疗提出“诸病

黄家,但———— ”。

6.黄疸的证候,一般是以———— 继则遍及全身,或黄如———— ,或如———— 。

7. .眩晕病位在———— ,由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痰火上逆,扰动清窍,与————

之脏关系密切。

8.眩晕若兼头胀头痛,心烦易怒,———— 者,应警惕发生中风。

9.中风病急性期是指发病后———— 以内,中脏腑类最长病期可至———— ;恢复期是

发病两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后遗证期系发病———— 以上者。

10.如何防止———— 是中风病急性期治疗的关键,首先必须区别———— 、———— 。


二、单项选择题:

1.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入夜更甚,胁下有徵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治疗选用  (    )

A.龙胆泻肝汤        B.旋复花汤  C.丹栀逍遥散  D.柴胡疏肝散

2.胁痛一证,其病位主要在  (    )

?A.肝脾      B.脾胃      C.肝胆      D.肝肾

3.下列哪一病证可兼黄疸  (    )

? A.水肿之湿热壅盛型    B.不寐之痰热内扰型

? C.热痹之痰浊壅寒型    D.胁痛之肝胆湿热型

4.寒湿困脾型鼓胀的治法是  (    )

? A.疏肝理气,祛湿散满    B.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 C.温补脾肾,攻下逐水  D.温阳化气,解表行水

5.湿热蕴结型鼓胀,聚然大量吐血,下血,可用  (    )

? A.中满分消丸  B.紫雪丹C.安宫牛黄丸  D.犀角地黄汤

6.鼓胀的病位在  (    )

? A.肺脾胃  B.心肝肾C.心脾肾  D.肝脾肾

7.患者腹部胀大半年余,胁下胀痛不适,纳减,食后腹胀,尿少,下肢微肿。检查:面

色暗晦,周身皮肤发黄,腹胀大,胁下可触及痞块,双下肢按之微肿,脉弦细,舌苔腻,应

诊断为  (    )

A.水肿      B.黄疸      C.积聚      C.鼓胀

8.患者腹大坚满半月,脘腹撑急,面目皮肤俱黄,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

便溏垢,舌尖红,苔黄腻,脉弦数,属何病何证。  (    )

?A.热重于湿型黄疸    B.湿重于热型黄疸

?C.湿热蕴结型鼓胀    D.气滞湿阻型鼓胀

9.下列哪项不属阳黄与阴黄的鉴别要点  (    )

? A.小便黄与不黄  B.病程较长与较短

? C.黄色鲜明与晦暗  D.虚证与实证

10.黄疸发病涉及的脏腑是  (    )

? A.肝胆     B.肝脾    C.肝胆脾胃  D.肝胆脾肾

11.身目俱黄,右胁疼痛,牵引肩背,恶寒发热,大便色淡灰白,宜用  (    )

? A.大柴胡汤  B.柴胡疏肝散   C.逍遥散  D.乌梅丸

12.下列哪项不符合阴黄的临床特征  (    )

? A.身目俱黄     B.黄色晦暗     C.纳少脘闷      D.发热口渴

13.风阳上扰型眩晕宜选用  (      )

? A.镇肝熄风汤  B.大定风珠     C.天麻钩藤饮  D.龙胆泻肝汤

14.下列哪项不是眩晕实证治疗原则  (      )

? A.燥湿祛痰  B.清肝泻火    C.清镇潜降  D.疏肝理气

15.中风中经络中脏腑的鉴别要点是: (      )

? A.神识昏蒙否    B.半身不遂否   C.语言流利否   D.口眼歪斜否

16.中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主方是  (      )

? A.大秦艽汤    B.化痰通络汤    C.镇肝熄风汤  D.指迷茯苓丸

三、多项选择题:

1.柴胡疏肝散可用于下列哪些病证的治疗  (    )

?A.鼓胀(气滞湿阻)      B.胃痛(肝气犯胃)

?C.癃闭(肝郁气滞)      D.胁痛(肝气郁结)     E.呕吐(肝气犯胃)

2.胁痛的发生与下列何脏有关  (    )

?A.脾          B.胃          C.肝     D.胆          E.肾

3.脾肾阳虚型鼓胀宜选用下列何方  (    )

A.附子理中丸      B.五苓散

C.《济生》肾气丸  D.《金匮》肾气丸     E.血府逐淤汤

4.肝肾阴虚型鼓胀可选用  (    )

?A.一贯煎         B.杞菊地黄丸

?C.膈下逐淤汤     D.六味地黄丸        E.少腹逐淤汤

5.治疗黄疸的祛湿法应包括  (    )

?A.清热化湿      B.芳香化湿

?C.淡渗利湿      D.通阳利湿         E.温中化湿

6.眩晕主要由哪些原因导致(      )

?A.风         B.火         C.痰         D.虚         E.瘀

7.中风发病的先兆症状有  (      )

?A.言语不利    B.肢体麻木

?C.视物昏花    D.晕厥        E.心悸

8.中风病常见的诱因为  (      )

?A.气候骤变    B.烦劳过度

?C.时行戾气    D.跌仆努力    E.情志相激

四、论述题

1.试述胁痛的病因病机。

2.临床上如何鉴别鼓胀与水肿?

3.鼓胀病的预后与证的关系如何?

4.如何理解湿邪在黄疸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5.瘀血阻窍型眩晕的症状、治法、主方是什么?

6.中风与痫证、厥证的异同点是什么?

7.中风脱证的主证、治法、方药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虚  实  实证      2.气滞  血瘀  湿热  气滞

3.吐血  便血  神识昏迷      4.肝  脾  肾  气  血  水  

5.湿  利其小便              6.两目先黄  橘色而明  烟熏而暗

7.清窍   肝、脾、肾          8.肢麻震颤?

9.两周   一月   半年        10.清窍闭塞   闭证   脱证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B        5.D        6.D        

7.D   8.C    9.A    10.C         11.A        12.D       13.C

14.D   15.A  16.B  

三、多项选择题:

1.ABD         2.**DE        3.**       4.ACD    5.ACE

6.BCE   **D      7.ABDE          8.ACDE

四、论述题

1.答:胁痛的病因病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胁痛。②气郁日久,血

流不畅,瘀血停滞,胁络痹阻,出现胁痛;或强力负重,胁络受伤,瘀血停留,阻塞胁络,

致使胁痛。③外湿内侵,饮食所伤,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气郁化热,肝胆失其疏泄条达,导致胁痛。④久病或劳欲过度,精血亏损,肝阴不足,血虚不能养肝,使脉络失养,亦能导致胁痛。因此胁痛的病变主要在肝胆,其病因病机,除气滞血瘀,直伤肝胆外,同时和脾、胃、肾关。在病证方面,有虚有实,而以实证为多见。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三者又以气滞为先。虚者多属阴血亏虚,肝失所养。此外,实证日久,化热伤阴,令肝肾阴虚,出现虚实并见之证。

2.答:鼓胀以腹部胀大,甚则腹大如鼓为特征。初起腹部胀大但按之尚柔软,逐渐坚硬,

以至脐心突起,四肢消瘦。如脾肾阳虚,水湿过盛,后期亦可见四肢浮肿。如肝脾血瘀者,

可见腹部脉络暴露,颈胸部出现血痣或血缕,以及衄血、吐血。湿热盛者,可出现两目及皮

肤发黄。而水肿,其初起,大都从眼睑部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四肢以至全身,亦有从下肢开

始水肿后及全身,后期病热严重,可见腹胀满,胸闷和气喘不得平卧等症。

3.答:鼓胀病的预后,若病至晚期,腹大如瓮,脉络怒张,脐心突起,便如鸭溏,四肢瘦

消者,预后多不良。同时由于病机和正邪盛衰之不同,预后亦有差异。一般说气滞湿阻证,

病机主要在肝脾二脏,病程多在早期,正气未衰,及时治疗,预后尚好,寒湿困脾证和脾肾

阳虚证,病机主要在脾肾阳虚,水寒过盛,随着温中健脾,通阳利水的治疗,可以逐渐邪祛

正复,由于病机较一致,不失于及时治疗,一般预后亦尚好。其他如热邪蕴结,肝肾阴虚证,常因病机寒热矛盾,清热,滋阴则助湿,温阳利水则助热;肝脾血瘀证常与他证病机相结合,久则邪盛正衰,较为难治,多预后不良。后期多因出现吐血,便血或神识昏迷等危候,病情恶化,必须注意及时抢救。

4.答:黄疸的病机关键是湿。正如《金匮要略·黄疸病》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由于湿阻中焦,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影响肝胆的疏泄,以致胆逆不循常道,渗入血脉,溢

于肌肤,而发生黄疸。阳黄多因湿热蕴蒸,胆液外溢肌肤而发黄;急黄因湿热夹毒,热毒炽

盛,迫使胆汁外溢肌肤而迅速发黄;阴黄多因寒湿阻遏脾阳不振,胆汁外溢所致。所以说湿

邪在黄疸发病过程中具有主重要意义。

5.答:症状为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有

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主方是通窍活血汤。

6.答:三者皆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危急症状。但中风昏迷时伴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清醒后多有后遗症。而痫证昏迷时四肢抽搐,多吐涎沫,或发出异常叫声,醒后一如常人。厥证昏迷时多见面色苍白,或四肢厥冷,无口眼歪斜,手足偏废及四肢抽搐。

7.答:中风脱证即中风病元气败脱、神明散乱型,症状为突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失禁,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治法:益气、回阳、固脱。方药参附汤:人参、附子。



第五章肾系病证

一、填空题

1.在水肿发病之中是以————为本,以———— 为标,而以————为制水之脏。

2.阳水多因————、———— 导致———— 、———— 而成。

3.水肿与伤阴并见,可用———— 以滋阴利水。

4.关格的临床表现已————和———— 为主症。

5.治疗淋证的基本原则是————      。

6.淋证的临床症状有两类:一类是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证候,一类是各种淋证的特殊症状。前者是———— 的依据,后者是———— 的指征。

7.癃闭实证治宜———— 、———— 、————而通水道。

8.治疗癃闭尚可用开提肺气法,开上以通下,此法又叫———— 。

9.癃闭的典型临床特征是———— 。

10.遗精是指———— 的病证。其中有梦而遗精,称为———— ;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流出,称为———— 。

11.早泄严重可导致————。

12.阳痿属命门火衰者,治用温补但忌纯用———— 之剂,宜选用———— 之品。

13.阳痿证属湿热下注者,其治法为————,代表方为————。

二、单项选择

1.水肿发病以何脏为本   (    )

A.肺      B.脾      C.肝        D.肾

2.风水泛滥型水肿的代表方是   (    )

?A.五皮散   B.越婢加术汤    C.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D.胃苓汤

3.脾阳虚衰型水肿的代表是   (    )

?A.实脾饮   B.胃苓汤     C.真武汤   D.五皮饮

4.患者全身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此属水肿何型   (    )

A.风水泛滥   B.湿毒浸淫C.水湿浸渍   D.湿热壅盛

5.劳淋的代表方是   (    )

?A.补中益气丸   B.右归丸    C.左归丸   D.无比山药丸

6.淋证虚证的病机主要是   (    )

?A.脾肾亏虚   B.肝肾亏虚   C.脾气亏虚   D.肾气亏虚

7.清心安神,滋阴清热是下列哪型遗精病的治法   (    )

A.湿热下注,热扰精室   B.肾虚滑脱,精关不固

? C.劳伤心脾 ,气不摄精   D.君相火动,心肾不交

8.少寐多梦,梦则遗精,伴心烦,头目眩晕,心悸健忘,口干,小便短赤,舌红,脉细

数。应诊为  (    )

? A.阴虚火旺型失眠   B.阴虚火旺型心悸

? C.肝肾阴虚型弦晕   D.君相火旺型遗精

9.刘某,男,42岁,近日感阳事不举,精神不振,夜寐不安,胃纳不佳,观面色不华,

舌淡苔薄腻,脉细。治疗最佳选方   (    )

? A.补中益气汤      B.归脾汤    C.健脾丸   D.六君子汤

10.患者阳痿不振,举而不刚,胆怯多疑,心悸易怯,寐不安宁,苔薄腻,脉弦细。治疗

选方   (    )

? A.天王补心丹   B.养心汤    C.大补元煎加味   D.安神定志丸

三、多项选择题:

1.水肿的常用治法有   (    )

?A.发汗        B.利尿        C.攻逐   D.健脾        E.温肾

2.阳水的常用治法有   (    )

A.发汗        B.利尿        C.攻逐    D.健脾        E.湿阳

3.石淋治用石韦散,为加强排石消坚作用,在应用时宜加何药为佳   (    )

A.蒲公英     B.败酱草    C.金钱草   D.海金砂    E.鸡内金

4.尿中带血的病证有   (    )

A.尿血        B.血淋        C.湿热水肿   D.石淋        E.膏淋

5.关格一证为何脏腑同病   (    )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6.对癃闭治疗除各种内服药物外,尚有外治法   (    )

?A.取嚏        B.探吐        C.外敷    D.导尿        E.针灸

7.癃闭的病因有   (    )

?A.湿热蕴结   B.肺热气壅

?C.肾气亏虚   D.肝郁气滞    E.尿路阻塞

8.遗精病除药物治疗外,尚需注意以下调摄   (    )

?A.节制房事        B.戒除**

?C.避免过度的脑力紧张   D.注意精神调养,排除杂念    E.少食辛辣

9.遗精的常见病因有   (    )

?A.感受外邪   B.情志失调

?C.饮食不节   D.房劳过度    E.瘀血阻滞

10.阳痿的病因病机有   (    )

?A.命门火衰     B.心脾受损

?C.肝郁不舒     D.房劳伤肾   E.湿热下注

四、问答题

1.水肿与鼓胀如何鉴别?

2.风水泛滥型水肿的主证治法及代表方药是什么?

3.脾阳虚衰型水肿的主证、治法、方药是什么?

4.淋证与癃闭如何鉴别?

5.热淋的主证、治法及代表方药是什么?

6.简述辨别癃闭虚实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7.何谓遗精?梦遗与滑精有何不同?

8.湿热下注,扰动精室型遗精的主证、治法及代表方药是什么?

9.肾虚滑脱,精关不固型遗精如何辨证治疗?

10.阳痿与早泄如何鉴别?

五、病例分析

1.李某,男,35岁,工人,于1998年4月2日就诊。

?主诉:身肿腰以下甚,伴肢冷便溏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原因出现全身水肿尤以腰以下为甚,反复发作,多方治疗效果不

佳,今前来就诊。现症见:全身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

溏,小便短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

?要求: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2.周某,女,25岁,1998年6月5日就诊。

?主诉:小便热涩刺痛,尿血深红三天。

?现病史:患者三天前突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色深红,症状逐渐加重。现症见:小

便热涩刺痛,欲出未尽,小便频数,尿色深红,有时挟有血块,尿痛加剧,心烦口苦,苔黄

腻脉滑数。

?要求: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3.李某,男,60岁,工人,于1999年8月2日就诊。

?主诉:排尿困难三天。

?现病史:三天来排尿困难,有时点滴而出,排出无力,有时完全不通,小腹胀痛,腰膝冷

而酸软无力,面色晄白,神气怯弱,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而弱。

?要求: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肾  肺  脾       2.风邪外袭  水湿浸渍  肺不宣降  脾不健运

3.猪苓汤           4.小便不通  呕吐  

5.实则清利  虚则补益        6.诊断淋证  区别不同淋证特点

7.清湿热  散瘀结  利气机     8.提壶揭盖法

9.排尿困难       10.阳痿      11.心病  肾病

12.刚热燥涩  血肉有情温润         13.清化湿热  龙胆泻胆汤

二、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D    5.D  

6.A      7.D      8.D    9.B   10.C  

三、多项选择题

?1.**DE      2.**    3.CDE     4.ABE     5.ABDE

?6.**DE   7.**DE    8.**DE   9.BCD    10.**E

四、问答题

1.答:鼓胀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

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以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HT5,6”〗白〖KG-*3]光[H

T]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鼓胀是由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聚腹中。水

肿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为病,而导致水液泛溢肌肤。

2.答: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体酸楚、小便不

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

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滑,如水肿较甚,亦可见沉脉。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 。麻黄  石膏  甘草  大枣  白术  生姜

3.答:主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治法: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方药:实脾饮  附子  干姜  白术  甘草  厚朴  木香  草果仁  槟榔  木瓜  生姜  大

枣  茯苓

4.答:淋证以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为特征,其小便量少,排尿困难与癃闭

相似,但淋证尿频而疼痛,且每天排出的小便总量多正常。癃闭无排尿刺痛,每日小便总是

少于正常,甚至无尿排出。

5.答:主症: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小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

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扁蓄  瞿麦  木通  滑石  车前子  甘草梢  大黄  山栀  灯心

6.答:辨别虚实的主要依据是:若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体质较好,尿流窘迫,赤热或

短涩,苔黄腻或薄黄,脉弦涩或数,属于实证;若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体质较差,尿流无

力,精神疲乏,舌质淡,脉沉细弱,属于虚证。

7答: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频繁遗泄的病证。多因肾虚精关不固,或君相火旺,湿热下注等,扰动精室所致。有梦遗精称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流出,称滑精。

8.答:主证:遗精频作,或尿时少量**外流,小溲热赤浑浊,或尿涩不爽,口苦或渴,心烦少寐,口舌生疮,大便溏臭,或见脘腹痞闷,恶心,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程氏萆?分清饮。药物:萆?  黄柏  茯苓  车前子  莲子心  丹参  菖蒲  白术

9.答:梦遗频作,甚至滑精,腰膝酸软,口干心烦,眩晕,耳鸣,健忘,失眠,低热,

颧赤,形瘦盗汗,发落齿摇,舌红少苔,脉细数。部分布分人久遗滑精,可兼见形寒肢冷,

阳痿早泄,精冷夜尿多或尿少,浮肿,溲色清白,或余沥不尽,面色晄白或枯槁无华,苔淡嫩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

?治法:补益肾精,固涩止遗。

?方剂:左归饮合金锁固精丸、水陆二仙丹。

10.早泄是指在{BANNED}之始,**虽能勃起,但随即过早排精,排精之后因**萎软逐不能进行正常的{BANNED}。阳痿是指{BANNED}时**不能勃起,两者有所不同,但早泄日久,可进一步导

致阳痿的发生。

五、病例分析

1.诊断:水肿——阴水(脾阳虚衰型)

?证候分析:患者因中阳虚衰,脾失健运,气不化水,以致水邪泛滥,故全身水肿腰以下尤

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脾虚运化无力,故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脾虚气弱,阳不曙煦,故神倦肢冷,阳不化气,致水湿不行,而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皆脾阳虚衰,水湿内聚之证。

?治法: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方药:实脾饮。

?干姜  附子  草果仁  茯苓  白术  木瓜  大腹皮  木香  川朴  生姜  大枣  甘草。

2.诊断:淋证——血淋(实证)

?证候分析:湿热之邪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尿频,尿急,尿道热涩疼痛。热盛伤络,

迫血妄行,故小便带血,颜色深红。血块阻塞尿路,故疼痛加剧。心火旺盛则心烦,口苦。

苔黄腻,脉滑数皆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加减  小蓟  生地  蒲黄  藕节  木通  竹叶  栀子  滑石  当归  甘草

3.诊断:癃闭(肾阳衰惫型)

?证候分析:命门火衰,气化不及州都,故小便不通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晄白,神气怯弱,是元气衰惫之证。畏寒,腰膝酸软无力,舌淡苔

白,脉沉细弱,此皆肾阳不足之证。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尿。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肉桂  附子  地黄  山药  山茱萸  丹皮  泽泻  茯苓  车前子

  川牛膝


[ 本帖最后由 zhbwxy 于 2006-5-24 05:23 编辑 ]
3# 板凳
发表于 2006-5-24 01:32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
一、填空题:

1.————、————、————等,为郁病的各种证型所共有,是郁病的证候特征。

2.郁病病情的反复常与———密切相关。本病多发于————.

3.脏躁证宜采用————、————的治法。

4.《血证论》提出的————、————、————、————的治血四法,为通治血

证之大纲。

5.对鼻衄的治疗,除内服汤药外,鼻衄当时,应结合————治疗,以期及时止血。

6.鼻衄多由火热迫血行所致,其中以————、————、————为常见。

7.便血属脾胃虚寒者其治疗首选方为——————。

8.便血患者根据病情,在饮食上可选用————、————或————饮食。

9.尿血属下焦热盛者,其治疗主方为——————。

10.各种血证均应酌情选用————、————、或————的药物。

11.紫斑好多发于————尤以————为甚,常反复发作。

12.汗证是由于————、————,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13.自汗表现为————时时汗出,————则益甚。常伴有————的症状。

14.————、————为消渴病的治疗***。

15.消渴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6.判断消渴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在于————和————的程度。

17.临床上通常把以————为主————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

18.消渴多伴有————的病变,故在各种证型中,均可酌加————的方药。

19.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为————失调————亏虚。

20.内伤发热临床多表现为————,但有时也可是————。

21.湿郁发热的最佳治疗选方为————。

22.积聚发病的内在原因在于————。

23.积聚的形成及演变,均与————密切相关。

24.积聚的发生主要关系到——————、——————两脏:—————、————、

————是形成积聚的主要病理变化。

25.厥证在临床以突发一时性的————为证候特征。

26.厥证在临床上尤其以————为明显诱因而发作者较多见。

27.厥证的病机主要是气机突然————、————、————失常。

二、单项选择题

1.郁证形成常以何者为先( )

?A.热郁  B.血郁 C.痰郁  D.气郁

2.郁证的发生,主要累及脏腑为(  )

?A.肝、脾、肾   B.肝、脾、心   C.肝、心、肾   D.肝、肺、心

3.患者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胸闷嗳气,不思饮食,大

便不调,苔薄腻,脉弦,治宜(  )

A.疏肝解郁,化痰散结B.活血理气解郁

C.疏肝解郁,清肝泻火D.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4.痰气郁结型郁病的主证,下列何者是错误的(  )

?A.咽中不适  B.如物梗塞  C.吞咽困难  D.咯之不出

5.下列哪出血无使用归脾汤的证型(  )

?A.紫斑  B.尿血  C.便血  D.咳血

6.咳血与吐血的鉴别点下列何项是错误的(  )

?A.咳血是血由肺来,吐血是血由胃而来

?B.咳血之血色紫暗,吐血之血色鲜红

?C.咳血之前多有咳嗽,胸闷,喉痒等症,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

?D.咳血之后大便一般不呈黑色,吐血之后大便多呈黑色

7.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咳嗽痰少等症,舌质红,苔薄,脉滑。属何型鼻衄(  )

?A.胃热炽盛  B.肝炎上炎  C.热邪犯肺   D.气血亏虚

8.治疗胃热炽盛型鼻衄的最佳方剂是(  )

?A.龙胆泻肝汤        B.玉女煎

?C.清胃散合泻心汤    D.泻心汤合十灰散

9.治疗热邪犯肺型鼻衄的最佳方剂是(  )

?A.杏苏散    B.桑菊饮    C.桑杏汤   D.银翘散

10.出血时紧急治疗措施是(  )

?A.固脱   B.活瘀   C.补虚   D.止血

11.尿血与血淋的主要鉴别点是(  )

?A.小便中血量的多少       B.每日排尿总量的多少

?C.排尿痛与不痛           D.小便次数的多少

12.患者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或伴有鼻衄,便血,尿血,或有发热,口渴,便秘,

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当选何方(  )

?A.茜根散   B.十灰散    C.小蓟饮子   D.地榆散

13.患者便血色红,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质淡,脉细,治选何方(  )

?A.地榆散   B.黄土汤   C.归脾汤   D.当归补血汤

14.自汗,盗汗是由于……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

?A.阴阳失调,腠理不固   B.卫外失固,腠理疏松

?C.邪热交蒸,湿热熏蒸   D.阴虚火旺,逼汗外泄

15.治疗营卫不和型自汗的代表方剂是(  )

?A.麻黄汤   B.桂枝汤   C.玉屏风散   D.补中益气汤

16.下消最显著的特征是(  )

?A.多食而瘦    B.渴而多饮    C.尿有甜味   D.尿多而混浊如膏

17.治疗消渴肾阴亏虚型的代表方是(  )

?A.左归丸     B.六味地黄丸     C.大补阴丸    D.知柏地黄丸

18.内伤发热的特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发热起病缓慢          B.发热病程较长

?C.其热时作时止,或有定时        D.发热时常伴有恶寒,其寒虽得衣被而不减

19.《脾胃论》提出:“甘温能除大热”的代表方剂为(  )

?A.黄芪建中汤     B.开阳益胃汤    C.六君子汤    D.补中益气汤

20.患者腹胀或痛,便秘纳呆,时有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舌苔腻,脉弦

滑。病属聚证何型(  )

?A.肝气郁滞    B.食浊阻滞     C.气滞血阻    D.正虚瘀结

21.患者积证初起,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舌苔薄白,脉弦,治疗首选方(  )

?A.失笑散      B.柴胡疏肝散

?C.荆蓬煎丸    D.血府逐瘀汤

22.厥证的发生常有明显的(  )

?A.外因     B.内因    C.诱因      D.不内外因

23.治疗血厥虚证的急用方应为(  )

?A.四物汤        B.独参汤

?C.人参养营汤    D.四味回阳饮

三、多项选择题:

1.郁病的发生,其主要受累脏腑是(  )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2.治疗郁病的柴胡疏肝散是由四逆散加何药组成(  )

?A.郁金      B.川芎

?C.当归      D.香附    E.陈皮

3.汗证属营卫不和者其主证有(  )

?A.汗出恶风    B.时寒时热

?C.半身或局部出汗D .苔薄白,脉弦    E.苔薄白,脉缓

4.鼻衄的发生,与何脏腑有关(  )

?A.肺    B.胃   C.心    D.肝     E.脾

5.胃热壅盛型吐血的主证有(  )

?A.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

?B.口臭便秘C.心烦易怒

?D.大便色黑E.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6.消渴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

?A.肺痨     B.中风

?C.水肿     D.白内障、雀目、耳聋      E.疮疖、痈疽

7.对下消阴阳两虚的诊断是根据以下哪几个方面(  )

?A.小便频数,混浊如膏       B.甚则饮一溲一

?C.大便干燥        D.腰膝酸软        E.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8.血瘀发热的证候有(  )

?A.午后或夜间发热         B.口燥咽干不欲饮

?C.痛处固定或有肿块       D.面色萎黄或晦暗

?E.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9.气虚发热常见哪些临床症状(  )

?A.发热常在劳素后发作或加剧

?B.食少便溏       C.自汗,易于感冒

?D.气短懒言       E.舌淡少苔脉细数

10.对内伤发热的调摄护理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

?A.注意休息      B.情绪乐观

?C.饮食清淡      D.保暖避风      E.防止外感

11.积证初起,证见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舌苔薄白,脉弦。治疗上可选

方(  )

?A.失笑散        B.金铃子散

?C.木香顺气散    D.逍遥散        E.荆蓬煎丸

12.患者因急躁恼怒而发病,证见突然昏倒,不知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黯红,

脉弦有力。其治法为(  )

?A.开窍   B.回阳    C.活血  D.顺气    E.降逆

四、问答题

1.肝气郁结型郁病的主证、治法及代表方药是什么?

2.梅核气的临床特征是什么?其治法及代表方药各是什么?

3.自汗,盗汁与脱汗、战汗、黄汗应如何鉴别?

4.肝火犯胃吐血的主证治法及代表方药是什么?

5.尿血属下焦热盛者其证、法、方各是什么?

6.何谓消渴?上、中、下三消的临床特点各是什么?

7.上消的主证,治法及代表方药是什么?

8.试述阴虚发热的症状、治法及代表方药.

9.何谓积聚?积和聚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10.厥证应如何与眩晕、中风、痫病,昏述相鉴别?

五、病例分析

1.林某,男,56岁,农民,1998年4月18日就诊。

?主诉:便血三年,加重三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三年前因饥饱不调而致便血,当地医院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

治疗好转,便血消失。但此后饮食稍有不慎即腹痛便血。三天前因贪凉物而便血又作。现

在症:便色紫黯,甚则色黑,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

?要求: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2.周某,女,36岁,工人,于1999年5月21日就诊。

?主诉:尿中带血十余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十余天前出现无明原因小便红赤,但无涩痛之感,虽服用抗生素效果不

佳,今前来就诊。现症见:小便色鲜红,排尿时有灼热感,但无尿痛之症,心烦口渴,夜寐

不安,面赤,舌红,苔薄黄,脉数。

?要求: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3.范某,男,52岁,干部。1998年6月12日就诊。

?主诉:口渴多饮,尿频量多三月,加重十天。

?现病史:患者三月前发现口渴喜饮,尿频量多,未予治疗,病情渐重,且感体倦乏力,近

十天症状明不加重,前来就诊。现在症: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体倦乏力,

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要求: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4.患者赵某,男,38岁,于1997年9月25日就诊。

?主诉:发热时高时低二月余。

?现病史:患者二月前因参加劳动,过度疲劳,汗出后出现发热,伴有周身酸楚等症,经某

医院治疗后周身酸痛消失,但低热一直不退,今前来就诊,现症史:发热不退,热势时高时低,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患者平素易于感冒。

?要求: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精神抑郁情绪不定胸胁胀满疼痛2.情志因素青中年女性

3.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4.止血消瘀宁血补虚

5.局部用药    6.肺热胃热肝火   7.黄土汤    8.流质半流质无渣

9.小蓟饮子   10.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活血止血

11.四肢下肢  12.阴阳失调腠理不固      13.白昼动气虚不固

14.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15.生活调摄    16.三多消瘦     17.肺燥多饮

18.瘀血活血化瘀        19.脏腑功能气血阴阳            20.低热高热

21.三仁汤    22.正气亏虚      23.正气的强弱      24.肝脾气滞血瘀痰结

25.神志异常  26.精神情志因素   27.逆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

二、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C    5.D     6.B    7.C    8.B    9.B      10.D

11.C  12.B  13.C  14.A   15.B   16.D    17.B   18.D   19.D    20.B

21.C   22.C  23.B

三、多项选择题:

1.ACD   2.BDE   3.**E    4.ABD   5.ABDE   6.**DE

7.ABDE 8.**DE   9.**D   10.**DE  11.ABE   12.ACDE

四、问答题

1.主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治法是:疏肝解郁,理气畅中。其方选柴胡疏肝散,药有:陈皮、柴胡、枳壳、芍药、炙甘草、香附、川芎。

2.特征是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其治法为行气开郁,化痰散结。方用半夏厚朴汤,药物有厚朴、紫苏、半夏、茯苓、生姜。

3.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部或四肢、全身汗出者,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为盗汗。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为病热危急的征象,称脱汗;战汗则主要出现于急性热病中,表现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发热,口渴,烦躁不安,为邪正交争的征象。黄汗为汗出色黄,染衣着色,常伴口中粘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内郁之症。

4.主证是吐血鲜红或紫暗,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质红绛,脉弦数。治法是

泻肝清胃,凉血止血。方选龙胆泻肝汤。药物: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

5.主证: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质红,脉数。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方选小蓟饮子。

6.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或尿中有甜味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其烦渴多饮症状突出者为上消;多食易饥症状突出者为中消;尿频量多,混浊如膏症状突出者称为下消。

7.上消的主证是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属肺热伤津之证。其治法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常用消渴方加味。药物组成:花粉  黄连  生地  黄藕汁

8.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清骨散。药物组成有银柴胡

知母  地骨皮  黄连   青蒿  秦艽  鳖甲  甘草

9.积聚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但积与聚临床特征又不同。积证表现为腹内结块,固定不移,并且结块大多由小渐大,由软渐硬,初觉胀痛,继则疼痛逐渐加重。病程长,病势重。腹内病变的同时,常出现饮食减少,倦怠乏力,病情重者则面色萎黄,形体日渐消瘦。聚证则表现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或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一般病程较短,全身症状则不如积证明显。

10.厥证可发生于各种年龄,有明显诱发因素,其昏倒时间较短,发时或伴四肢逆冷,醒后无明显后遗症。眩晕是指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不定,甚则不能站立,耳鸣,但无神志异常的改变。

?中风病是以中老年人多见。素体有肝阳亢盛,其中脏腑者,突然昏仆,伴有口舌歪斜、瘫

痪失语等症,神昏时间较长,苏醒后有瘫痪、失语等后遗症。

?痫证常有先天因素,以青少年多见。痫之重者亦为突然昏仆,不知人事,发作时间短暂。

但发作时常伴有号叫,抽搐,口吐涎沫,咬破舌头,两目上视,小便失禁,且常反复发作,

每次症状均相似,苏醒缓解后如常人。此外还可经脑电图检查,以资鉴别。?

昏迷为多种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危重证候。一般来说发生较为缓慢,有一个昏迷前的临床过程,先轻后重,由烦躁、嗜睡、谵语渐次发展,一旦昏迷后,持续时间较长,恢复较难,苏醒后原发病仍然存在。

五、病例分析

1.诊断:便血(脾胃虚寒)

?证候分析: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若饥饱不调,则损伤脾胃,加之贪食

凉物,致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统血无力,血溢肠内,随大便而下,故便血紫黯,甚至色黑。

寒凝气滞,健运失司,故腹部隐痛,喜热饮,便溏。脾胃虚寒,气血不足,故面色不华,神倦懒言,舌淡,脉细。

?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方药:黄土汤加减   灶心土   白术  炮附子  生地 阿胶  黄芩 甘草

2.诊断:尿血(下焦热盛)

?证候分析:热邪盛于下焦,故小便黄赤灼热。脉络受伤,血渗膀胱,故尿色鲜红。热扰心

神则心烦,夜寐不安。火热上炎,故面赤。热盛津伤则口渴。舌红脉数属热证之候。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加减。小蓟 生地  藕节  当归  蒲黄  栀子 木通  竹叶 滑石  甘草

3.诊断:消渴(上消——肺热津伤)

?证候分析:肺热炽盛,耗液伤津故口干舌燥,烦渴多饮。肺主治节,燥热伤肺,治节失职

,水不化津,直趋于下,故尿频量多。舌脉皆为内热炽盛之象。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加味。花粉 黄连 生地 藕汁  葛根  麦冬

4.诊断:内伤发热(气虚发热)

?证候分析:患者平素易于感冒,其表卫气虚之症显而易见。本有气虚,劳则耗气,故发热

出现在劳累之后。气虚表卫不固,故乏力自汗,易感冒。脾胃虚衰,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经

络无以充养,故见气短乏力,懒言,舌淡,脉细弱。脾虚失于健运则食少便溏。脾胃气衰,

中气不足,阴火内生,此为气虚发热的主要病机。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  黄芪  党参  白术  当归  陈皮 升麻  柴胡



第七章  经络肢体病

一、填空题:

1.头痛的治疗原则当为———— 、———— 。

2.外感头痛以———— 、———— 、———— 为特征。

3.痹病者复感于邪,则邪气内舍,可转为———— ,多预后不良。

4.痹病久治不愈,肝肾亏虚,痰瘀阻络,关节肿大变形者,此为———— 。

5.行痹治疗代表方为———— 。

6.痉病常以———— 为本,以———— 为标。

7.痉病属———— 范围,治疗上———— 是其***。

8.痿病在临床上一般以———— 证、———— 证居多。

9.“治痿独取阳明”之说,最早出自于———— 。

10.肺热津伤,津液不布形成痿病,其病机重点在于———— ,导致———— ,筋脉失养。

11.腰痛常见病因有———— 、———— 、———— 。

12.治疗腰痛时除散寒祛湿、———— 、———— 、———— 外,多配———— 的药物,

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二、单项选择题:

1.少阳经头痛部位多在 (    )

A.额部及眉棱骨            B.头后部下连于项

C.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    D.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

2.阳明头痛引经药为下列哪组 (    )

?A.羌活、蔓荆、川芎    B.葛根、白芷、知母

?C.柴胡、黄芩、川芎    D.吴萸、蒿本

3.大凡肝阳所致头痛,其疼痛性质多为 (    )

A.胀痛      B.跳痛      C.刺痛      D.掣痛

4.患者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弦或沉滑。治疗

最佳选方为 (    )

A.小半夏汤    B.半夏白术天麻汤

C.归脾汤      D.六君子汤

5.痛痹遇何邪气而加剧 (    )

? A.风      B.湿      C.寒      D.热

6.风寒湿痹与热痹的鉴别点在于 (    )

A.关节游走疼痛    B.屈伸不利

?C.关节变形    D.关节红肿灼热疼痛

7.乌头汤治疗何型痹证最佳 (    )

?A.行痹      B.着痹      C.痛痹      D.热痹

8.治疗着痹的首选方为 (    )

A.宣痹达经汤    B.乌头汤

C.薏苡仁汤      D.防风汤

9.痿证与痹证的鉴别要点是 (    )

?A.虚实      B.寒热      C.阴阳      D.气血

10.病起发热,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皮肤枯燥,心烦口渴,咳呛少痰,溲黄便干,舌红苔黄,脉细数。诊断是 (    )

?A.阴虚内伤发热    B.肺热津伤痿症

?C.阴虚咳嗽      D.燥热咳嗽

11.肾阳亏虚腰痛的代表方是 (    )

? A.《金匮》肾气丸    B.济生肾气丸

? C.右归丸            D.大补元煎

12.如腰痛日久不愈,无明显的阴阳偏虚者,可服用 (    )

? A.右归丸    B.左归丸

? C.青娥丸    D.《金匮》肾气丸?

三、多项选择题:

1.内伤头痛的特点为 (    )

A.隐痛        B.空痛        C.掣痛

D.昏痛        E.重痛

2.形成血瘀头痛常见的原因 (    )

A.肝阳上亢             B.外伤跌仆

C.久病入络             D.气滞血瘀      E.气血亏虚

3.行痹临床表现证见 (    )

?A.肢节酸痛呈游走性    B.日轻夜重

?C.恶风或恶寒、喜暖    D.颜面苍黄       E.舌质红苔白微厚,脉浮紧

4.痉病的临床证候特点有 (    )

?A.突然昏仆      B.项背强直

?C.四肢抽搐      D.角弓反张    E.口吐涎沫

5.下列哪些治法符合“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 (    )

?A.补脾胃    B.养肺阴

?C.清胃火    D.祛湿热    E.化食滞

6.腰痛的病因有 (    )

?A.湿热下注    B.肾亏体虚

?C.感受湿热    D.气滞血瘀     E.感受寒湿

7.湿热腰痛所用四妙丸的药物有 (    )

?A.杜仲          B.牛膝          C.黄柏

?D.苍术          E.薏似仁

四、简答题

1.如何鉴别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

2.痰浊头痛的症状、治法及代表方药是什么?

3.试述行痹的主证、治则及代表方是什么?

4.痉病证属温热致痉的临床表现及治法、代表方各是什么?

5.简述痿病的辨证要点。

6.肾虚腰痛的主证、治法及代表方药是什么?

五、病例分析

1.李某,男,42岁,干部,于1998年3月19日就诊。

?主诉:头痛一年,加重月余。

?现病史:患者一年前出现头痛且胀,时发时止,并兼眩晕之作,测血压偏高,可至170/10

0mmHg,虽服西药效果不佳,近一月因工作不顺心,感头痛之症加剧。现症见:头胀痛且眩,伴胁痛,夜寐不宁,心烦易怒,口干苦,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

?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2.张某,男,59岁,于1997年8月19日就诊。

?主诉:下肢痿软无力一年余,加重两个月。

?现病史:患者自述患慢性萎缩性胃炎已十余年。96年6月因食西瓜后出现腹泻,经治缓解,尔后则逐渐出现倦怠无力,纳少腹胀,双下肢软弱无力,近二月病情明显加重,渐致拄拐杖方能行走,今前来就诊。现在症:面色萎黄,乏力气短,食少便溏,双下肢软弱无力,舌淡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弱。

?要求: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3.患者钱某,女,62岁,于1996年3月18日就诊。

?主诉:肢体关节紧痛不移两年余。

?现病史:患者两年前于洗澡后受寒风吹袭而出现肢体关节疼痛,遇寒则痛甚,病情反复。现症史:肢体关节紧痛不移,疼痛局限,遇寒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色

不红,关节不肿,触之不热,舌质红润,苔白而薄腻,脉沉弦而紧。

?要求:诊断、治法、方药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调神利窍  缓急止痛        2.突然而作  其痛如破  痛无休止

3.五脏痹        4.?痹       5.宣痹达经汤

6.督脉  筋脉    7.急症  祛邪扶正

8.热  虚        9.《素问·痿论》      10.肺热叶焦  五脏失濡

11.外邪侵袭  气滞血瘀  肾亏体虚      12.清利湿热  活血化瘀  舒筋活络  补肾强腰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B    5.C      6.D      

7.C      8.C       9.C    10.B   11.C     12.C     

三、多项选择题:

1.ABD         2.BCD       3.**E

4.**D    5.ACD     6.BCDE    7.BDCE   

四、简答题

1.外感头痛,以突然发作,其痛如破,痛无休止为特征,其痛多以掣痛、跳痛、灼痛、胀

痛或重痛为主;内伤头痛,以缓慢而病,痛势绵绵,时痛时止,长久不愈为特征,其痛多为

空痛、隐痛、昏痛,遇劳或情志**而发作与加重为主。

2.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弦或沉滑。治法是健脾

化痰,降逆止痛。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药物:半夏  生白术  茯苓  陈皮  生姜  天麻。

3.症状为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不拘上、下、左、右肢体关节,病或数时,或一二日,或三五天,日轻夜重,急性期者亦红亦肿,触之热感,恶风或恶寒,喜暖,颜面淡清而两颧微红,舌质红,苔白微厚,脉多浮紧,亦可有沉紧之象。治法:宜痹通络为主,佐以疏风之品。方药:宣痹达经汤。

4.临床表现为壮热头痛,呕吐自汗,口噤,抽搐,角弓反张,甚则神昏,谵语,口渴喜饮,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或洪数。治宜清热透络,镇痉止抽。方法:羚麻白虎汤。

5.本病临床辨证分急缓与虚实。凡起病急,发展较快,肢体力弱,或拘急麻木,肌肉萎缩尚不明显,属肺热津伤或湿热浸淫之实证;而病程长,病情渐进发展,肢体弛缓,肌肉萎缩明显者,多属脾胃肝肾亏损之证。

6.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腰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者则少腹拘急,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为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方药偏阳虚者以右归丸:熟地  山药  山茱萸  杞果  杜仲  菟丝子  附子  肉桂  当归  鹿角胶。偏阴虚者左归丸:熟地 山药  山茱萸  菟丝子  杞果  川牛膝  鹿角胶  龟板

五、病例分析

1.诊断:头痛(肝阳证)

?证候分析:患者因工作不顺心,多忧多虑,暗耗阴血,以主肝木失养,水不涵木,肝阳上

亢,上扰清空,故致头痛,并兼眩晕。阴血耗伤,心神失常,故夜寐不宁,心烦易怒。肝胆

气郁化火,肝阳上亢,故胁痛。口干苦,舌红苔黄,脉沉弦有力,均为肝阳盛之证。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

?天麻  钩藤  石决明  黄芩  山栀  牛膝  杜仲  桑寄生  夜交藤  茯神

2.诊断:痿证(脾胃亏虚型)

?证候分析:患者久患胃病,日渐脾胃虚弱,致气血化源不足,则筋脉失养,故肢体痿软

,逐渐加重。脾虚失运则食少便溏,脾胃气弱则气短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脉细弱皆脾胃

虚弱,气血不足之象。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

?人参  生白术  山药  扁豆  莲子肉  茯苓  苡仁  陈皮  砂仁

3.诊断:痹病(痛痹)

?证候分析:患者感受风寒湿邪而以寒邪偏盛,邪气闭阻于经络,而寒为阴邪,其性凝滞,

故痛有定处,疼痛较剧。得热则气血较为流畅,故其痛减,遇寒则血益凝涩,故痛更剧。寒

属阴邪,故局部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亦属寒,脉弦紧为属痛属寒之征。

?治法:温经散寒,佐以和营。

?方药:乌头汤。

?川乌  生麻黄  生黄芪  生白芍  甘草


[ 本帖最后由 zhbwxy 于 2006-5-24 05:24 编辑 ]
4
发表于 2006-12-21 14:38 | 只看该作者
:handshake
5
发表于 2007-1-6 09:40 | 只看该作者
好!辛苦了!
6
发表于 2007-6-23 01:58 | 只看该作者
:handshake
7
发表于 2007-7-2 01:08 | 只看该作者
只有6部分啊
8
发表于 2011-1-9 09:56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4:5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