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2522|回复: 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础护理] 【原创】输液的几点经验

[复制链接]
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输液的几点经验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常用方法之一,静脉穿刺是护理人员最基本一项技术操作,熟练掌握此项技术,不但能减少病人的痛苦,还为成功抢救危重病人赢得时间。同时,保护好病人的静脉血管,提高血管反复使用率。对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应从远端静脉血管开始。但远端血管细小,增加护士穿刺难度,因此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尤为重要。


1 方法


保护性选择手背静脉作为穿刺部位,也便于病人活动。选好穿刺点,在穿刺处上部(约6cm处)系紧止血带,并嘱病人反复握拳、松拳,使静脉充盈。然后常规消毒皮肤。嘱病人自然放松手,护士用左手捏紧病人的手,使大鱼际肌、小鱼际肌向掌心靠扰,手背成圆弧形。对于皮下脂肪少的病人,护士用左手食指或中指从病人的掌心顶向掌背,使手背形成较平滑的一个圆弧面。病人皮肤松紧度适度,这样穿刺点的血管充分显露,有利穿刺。操作者右手拇指和食指持头皮针针柄上下面,这样拿得较牢固。穿刺时,针头斜面向上,针头与皮肤之间成一较大角度(约60°)。由静脉上方快速刺入血管,皮肤上的针眼与血管上针眼几乎在一点,然后变换手法,拇指和食指持针柄前后面 [1] 。针头与血管平行潜入少许,见回血,即松止血带,固定针头,调节好滴速,穿刺完毕。


2 讨论


过去的教科书讲到静脉穿刺时,嘱病人握紧拳头,对静脉充盈的病人来说,穿刺成功率高。如遇上年老体弱、血液循环差的病人,静脉血管不充盈,手背皮肤绷紧后静脉血管相对也绷紧、充盈度不明显。握拳后掌指关节隆起,妨碍操作者操作易造成穿刺失败。如嘱病人自然放松手,手指处于伸直状态,掌指关节不存在骨隆起。另外,皮下脂肪少的病人,血管走向正好在两块掌骨间隙之间,操作者用手指从病人掌心顶向掌背,血管充分显露,便于操作。进针角度增大,快速刺入血管,然后变换手法,针头在血管腔内潜行少许。如果不变换手法,因食指关系,食指将头皮针尾抬高,头与皮肤成一个角度(约20°)后,继续潜行容易穿破细小 及弹性差的血管。不继续潜行的话,针头容易滑脱或针头斜面未完全在血管腔内则穿刺失败。手背静脉交错成网,直线段短细的血管,尤为实用。针头角度大(约60°),直接刺入血管,在皮下组织内行的距离短,疼痛减轻,无痛、微痛占94.5% [2] 。


输液完毕拔取针头时,也不容忽视,应快速拔出针头后再按压,放置棉签与血管平行,并用胶布固定,固定胶布时将手背皮肤皱折起来,起到按压针眼止血作用。病人容易忽略血管上针眼。往往按压时间不够或用力不当,出现出血或皮下血肿情况并不少见。皮肤青紫后增加再次穿刺难度。本人在临床应用中,认为效果不错且病人满意,以此文与各位同仁共同讨。


edited by feng702003 on 2005-12-10 at 01:49 PM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5-12-10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输液的几点经验

静脉穿刺术是临床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迅速成功的静脉穿刺,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尤其是对危重病人,成功的穿刺可为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要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 静脉选择是关键
   
  要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静脉的方法:(1)一般从远心端开始,选择粗直、易固定、避开关节和疤痕、弹性较好的血管进行穿刺。(2)根据药物的性质、浓度、粘稠度选择静脉。如:使用对血管壁**性大、粘稠度高的药物宜选择粗直的静脉。对危重病人、大失血病人,可首选大静脉进行穿刺,以便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2 充分显露静脉
   
  静脉显露充分与否是静脉穿刺成功的又一关键环节,可采取几种方法使静脉充分显露:(1)延长扎止血带时间,可使静脉充盈、显露。(2)对于穿刺血管外周皮肤无损伤者,可在穿刺前,扎止血带后,轻轻拍打穿刺局部,使血管充盈后,再进行穿刺。(3)嘱患者做肢体下垂、甩动运动,使血液在局部滞留,扎止血带后,让患者反复握拳、松拳,使静脉充盈进行穿刺。(4)对于水肿明显的病人,可在水肿部位用手指沿血管方向轻揉,推开水肿液,显露静脉后进行穿刺。(5)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扩张局部血管,使静脉显露进行穿刺。(6)使用血管扩张剂:对细小不易见的血管,可局部涂擦血管扩张剂。如:1%硝酸甘油、2%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同时辅以热敷)、2%山莨菪碱等,使静脉扩张,血管显露进行穿刺。
   
  3 穿刺方法选择
   
  根据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的穿刺方法:(1)选择手背静脉穿刺时,则扎好止血带,选择静脉,消毒皮肤,操作者左手将患者五指并拢,使手背形成一弓状,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将针尖稍向前推进,放松止血及调节器,固定针头。不需嘱患者握拳,因患者握拳,由于心理紧张,往往用力过度,使穿刺肢体紧张、僵直,操作者不能随意调整穿刺;同时握拳时皮肤处于紧张状态,穿刺针头斜面锐利,快速进针时,常将皮肉切掉堵塞针孔,影响穿刺成功率;再者针头进入血管后,嘱患者松拳,由于皮肤和血管的牵拉、回弹,容易使针
头刺破血管或脱出血管外,影响穿刺成功。(2)对青壮年、体质强壮、血管粗直的病人,可采用轻快冲击式、大角度静脉穿刺方法。(3)对于老年人、婴幼儿及血管脆性大、弹性差,血管细小不充盈者,一般采取快速进针后, 再缓慢进入血管,可减轻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4)对血管腔径小、血流压力低的病人,先使血管扩充,消毒皮肤,从正面快速进针,然后轻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开,以免穿破血管。


  4 针头的固定
   
  静脉穿刺成功后,如不合理固定针头,仍不可避免再次穿刺的可能,正确的固定方法是:针头刺入静脉后,左手固定针柄,右手拿一无菌棉球盖在针眼上,用一条胶布横向固定棉球,再用一条胶布横向固定针柄,最后把针头的硅胶管部分弯曲盘好,再用一条胶布固定,三条胶布最好不要重叠,以便于拔针。


  5 拔针方法
   
  正确的拔针,可保护好静脉,为下次穿刺成功创造机会,方法是:首先分离固定胶布,然后右手迅速拔出针头,方法是:首先分离固定胶布,然后右手迅速拔出针头,左手拇指压紧覆盖针眼的棉球,食指按压血管,不要揉穿刺点及血管,同时嘱患者将穿刺肢体抬高,利于血液回流,避免穿刺部位肿胀隆起。

转帖最好注明出处,在题目后标上"转帖"-feng


edited by feng702003 on 2005-12-10 at 01:52 PM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feng702003 + 1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6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3 20:2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