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楼主: 正定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爱医,我的中医成长日记]+正定曹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4-6-7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是很不错的,治宜补气养血 疏导腠理 疏通气血 散寒止痛  煎汤后熏洗治疗可药理直达病所 促进局部充血修复。
122
发表于 2014-6-7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手足多汗属中医之自汗 范畴,可以用乌梅 白芍 枯矾水煎后浸泡患处,疗效颇好
123
发表于 2014-6-22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6-22号 雷阵雨 29--20度
患者男性 46岁 工厂工人 自诉一年之前不慎摔伤后出现膝关节疼痛伴有轻度肿胀 住院诊断为脂肪垫损伤 经治疗后好转 后来至今一直靠口服止痛剂和间断性理疗  春节后开始出现肿痛加重 口服止痛剂后可缓解 但肿胀依旧 尤为过劳后及其下楼梯疼痛为甚  遂于行** 太溪 犊鼻 阳陵泉  嘱咐患者停用中西止痛药物 今日第2次治疗 留针半小时起针后 患者自诉疼痛好转很多 肿胀也自感有所好转  
124
发表于 2014-7-2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7.2 多云 32--24度
吴茱萸15 胡椒30 肉桂6 山药15 车前子10 蒜籽10 研细末后备用 取适量药末醋调外敷肚脐
主治 小儿腹泻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TXTZS+1学习了!送花一朵
收到1朵
125
发表于 2014-7-2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颈椎病: 邪在肾 则病骨痛阴痹 阴痹者 按之而不得。。。,肩背颈项强痛 时眩。
126
发表于 2014-7-7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正定曹 于 2014-7-7 10:13 编辑

2014.07.07 多云 34--25度
昨晚凌晨时分一邻居男性 45岁 工人 因后项痛、偏头疼伴牙疼2天来诊,自诉曾在乡卫生院按三叉神经痛接受治疗后无好转 下午又到一私人门诊按三叉神经痛治疗稍微有好转 半夜里疼痛开始加重难忍随来诊治 手阳明经 足少阴经**后无效 又胆经揣穴行针稍有短暂性的缓解 又人迎穴行指针无效 (如此下来让我有点汗颜 印象里给人行**还没如此狼狈过)随又在其后背天宗穴处寻一痛点行指针 不到半分钟诸疼消除 嘱其回家自行再拔罐十分钟后休息 刚才病人过来答谢告之回去后未曾拔罐就睡觉了 始终未再疼过

现在琢磨着应该不是三叉神经痛
127
发表于 2014-7-29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正定曹 于 2014-7-29 12:05 编辑

2014.07.29  多云 32--25度
近期改良过的专治小儿牙疼的外敷药 外敷变得方便很多 疗效亦有提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28
发表于 2014-7-31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07.31  星期四  晴 32--25度
唇风  唇炎多因脾胃湿热内生复受风邪外袭而导致。
桃仁 研极细末后加入适量猪油或凡士林搅拌均匀后外涂患处  多数病人可在几天内告愈。尤其适用于一些慢性唇风 唇炎的患者。
129
发表于 2014-7-31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咳喘:
吴茱萸  胆南星  白芥子  桃仁各等份  巴豆减半  共为细末  取适量外敷患儿双足涌泉穴 每天一次 治愈率百分之百
130
发表于 2014-7-31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发热

药用吴茱萸 山栀各20  研细末 食醋调糊外敷患儿涌泉穴 包扎固定 六小时换药一次 连用三天 疗效颇好
131
发表于 2014-7-3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腹泻

要用吴茱萸 白术等份研末备用  取适量药末外敷肚脐 伤湿膏固定 2天换药一次   适用于脾虚型婴幼儿腹泻
132
发表于 2014-8-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08.01 星期五  晴  33--25度

小儿便秘:大黄10  冰片2 研极细末调糊状外敷肚脐 伤湿止痛膏覆盖固定   12小时换药一次 连用3次
133
发表于 2014-8-3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08.03  多云 35--25度  星期日

鸡眼:红花 地骨皮等份研极细末 先浸泡患足后将鸡眼表面角质层去掉或挑治后将适量药末外敷患处,两天换药一次。一般一到两次即可治愈。
134
发表于 2014-8-4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08.04  雷阵雨  33--23度 星期一
各种疣症(扁平疣寻常疣、跖疣)的中药治疗:马齿苋60 败酱草20  大青叶20 紫草15 薏苡仁30  桃仁12  红花12  赤芍15  白芍15 香附12  生甘草10  
先加水浸泡半小时左右后水煎三次 前两次水煎的内服 第三次水煎的加明矾15浸洗擦洗患处  每天3次
135
发表于 2014-8-7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08.07  晴 32--22  星期四
冬病夏治的方法是选择三伏酷暑,阳气旺盛之时,用辛温香燥的药物,取其同气相求的机理,收复耗散的正气,散其“宿根”之邪气,使正气渐渐恢复,机体免疫力增强。冬病夏治药物穴位敷贴治疗咳喘病是中医特色的外治法。想要提高冬病夏治治疗慢支、哮喘的疗效,其敷贴药物的加工决定疗效的基础。一般要严格按处方遵古炮制加工,越精细越好。本方法最常用中药好比说白芥子,可以分生用和炒用,生用其药性辛温透烈,与其他药物研末后使用患者局部会有温热感或烧灼感,可在规定的时间提前取下以免皮肤过分破溃影响下次敷药。炒用后与其他药物合用,患者局部往往无温热感,即使长时间贴治也起不到预期疗效。我的个人浅见是可将白芥子微炒,不可太过,然后和其他药物混合后则药性温热舒适,可适当延长贴治时间或者等药干后再揭下,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者和小儿或皮肤过敏者。在贴治过程中最好是选择晴天贴治,药物现用现配现贴,患者敷药后不要冷水浴,饮食也要注意。贴治的过程中配合熏灸可起到温阳、健脾益肾、补肺祛痰的功效,也可助药力透达穴位而达到扶正固本、振奋阳气的作用。还有就是患者要积极的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根据个人的体制可以练练太极拳、气功、慢跑等,解除烟酒,保持心情舒畅,这也是提高冬病夏治治疗效果不可忽视的。
    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的剂型很多,如穴位艾条灸、穴位注射、穴位拔罐、脐疗、刮痧、药膳等也都是“夏治”增强疗效的重要治疗手段。
冬病夏治的疗法不适宜的人群:
支气管哮喘呼吸系统疾病处于发作期;
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皮肤病患者;
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孕妇;
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
冬病夏治贴敷药中的很多中药都是热性的,因此阴虚火旺的人是不适合的;咳嗽、腹泻者最好也不急于做贴敷治疗。
136
发表于 2014-8-10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08.10  33--22度 晴  星期日

患者男性22岁 骑车撞伤左腿 查见左股骨上端至股骨中段处明显肿大 皮肤表面青紫 红斑密布 触压有波动 刺痛 胀麻感 左下肢活动功能受限 影像学检查未见骨质改变 曾接受口服外敷中药 静点抗菌素治疗无明显好转而今早来诊。

给予:赤小豆研末外敷患处 纱布覆盖包扎固定 每天换药一次。
137
发表于 2014-8-12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08.12  31--23度 多云  星期二
今早一43岁女性患者,附近村人 农民 日杂货店打工。主诉右足背外伤后疼痛八年加重15天。患者自诉8年前因足背外伤后疼痛,无骨质改变。经治疗休息后未愈。几年来先后经中西医输液、口服中西药物、中药外敷、烤电等等治疗时轻时重,阴雨天加重,平时走路小心谨慎。近半月来加重,行走不敢足底踏地、用力。查见患处无红肿,陷谷穴处压痛,舌暗、苔薄白、脉弦。遂于健侧陷谷行** 约五分钟后症状消除,起针后行走如常,足背痛止。嘱其再巩固治疗几次。
138
发表于 2014-9-29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正定曹 于 2014-10-15 07:47 编辑

2014.9.29  阴 24--13度  星期一

徐长卿30  乌梅、柴胡、乌蛇各10  
研末醋调 取4等份分别外敷于曲池 血海 (均为双侧)24小时取下 隔天换药一次
主治:急性 慢性荨麻疹
139
发表于 2014-10-15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10-15 晴  16--9度  星期二
鼻塞不通:麻鞋烧灰 吹之即通  通草  细辛  附子共为末 蜜调棉裹鼻中  皂角为末吹之亦可。 个人经验:
冰硼散吹鼻 即通。

鼻内生疮:黄柏 槟榔共为末  猪油调敷   元参泡软塞之。
140
发表于 2014-10-26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正定曹 于 2014-10-26 08:30 编辑

2014.10.26  星期日 多云  18--8度
最近在赶制的药枕:
适用于易感人群、慢支、支哮等呼吸道疾患的人群
功效:可有效的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
141
发表于 2014-11-1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至简1982 发表于 2014-11-10 13:15
楼主在哪里行医啊,近的话我过去看病

我是河北石家庄郊县的
142
发表于 2014-11-24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11月24号  星期一  晴  9--2度  

治疗黄褐斑的中药
功效:理气活血、养血祛风
         方药合用气机调畅,淤化络通,阴血得养,风邪得散,血气调,腠理和,皮肤色泽复原。

143
发表于 2014-12-8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道人 发表于 2014-11-24 15:11
希望爱中医的人越来越多,让国粹继续发扬!!

中医中药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了且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逐渐首选中医中药的诊疗了   希望中医发展的越来越好  
144
发表于 2015-1-8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song0219 发表于 2014-12-17 20:29
楼主哪里人,好好搞,现在看中医的越来越多了

我是河北石家庄这边的  不起眼的一小乡医
145
发表于 2015-1-8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吾道人 发表于 2014-12-12 15:47
而且还要让搞中医的能挣钱,不然谁学中医啊,劫富济贫是中医的特色之一,让那些看不起病的穷人也能享受中 ...

很实在的话   我喜欢
146
发表于 2015-1-8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上***比较少  谢谢大家的厚爱和支持  如有兴趣探讨交流的可以加我QQ  也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收获颇丰 心想事成
147
发表于 2016-3-25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3.25  晴  星期五  16--5度

患者女  14岁  中学生  自诉前天晚上突发恶寒头痛,周身不适,咽喉疼痛。在附近门诊经治后无明显好转昨天下午随来我处。查见T39.2  口有异味  开口困难  咽部 软腭 悬雍垂充血  扁桃体肿大  舌红苔黄 予鱼际(双侧)行**(向腕部进针)提插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2分钟后患者自感咽喉疼痛减轻  今日复诊自诉治疗回去后休息 喝水 随后出汗热退 感觉症状基本消失  查见扁桃体红肿消退显著  继而巩固治疗。
148
发表于 2016-3-31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1、肘后歌:哮喘发来寝不得,丰隆刺入三分深
2、甲乙经:胸胁支满不得俯仰,溃痛,咳逆上气,咽喉喝有声,太溪主之
3、席弘赋:
胃中有积刺璇玑,三里功多人不知
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消
4、万病回春:反胃灸肩井即愈,乃神灸也
5、甲乙经:
腹胀不通,寒中伤饱,食饮不化,中脘主之
溏不化食,寒热不节,阴陵泉主之
大肠有热,肠鸣腹满,挟脐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巨虚上廉主之
6、千金方:公孙治腹中胀食不化
7、标幽赋:
脾冷胃寒,泻公孙而立愈
胸腹满痛刺内关
8、胜玉歌:头痛眩晕百会好
9、通玄指要赋: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
10、神灸绝论:足痹,取阳陵泉,冷痹,灸阳陵泉
11、灸法秘传:
髀枢痛,取绝骨
痹证,手臂作痛,不能提举,灸尺泽
12、神应经:
诸节皆痛取阳辅
风痹项痛肩急取消泺
风痹肘痹痛取天井
风痹膝内痛,取膝关
13、针灸大成:寒痹,膝不仁,不屈伸,取髀关
15、甲乙经:
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胫痹不仁,腰阳关主之
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
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痛,阳池主之
16、玉龙歌:
冷痹筋挛足不收,取环跳
肩端红肿痛难当,寒湿相争气血狂,若向肩髃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
17、类经图翼:白虎历节风,灸膝关
18、资生经:
天柱治颈项筋急不得顾
天井疗项强及肩背痛
手三里治手臂肘弯不伸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149
发表于 2016-4-19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患者女 9岁  2年级学生  龋齿疼痛 2小时   予牙痛散 吹鼻  片刻痛止
哭着来  笑着走



诊疗过程中的图片不知道为什么无法上传
150
发表于 2016-9-19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耳湿疹主要是风热湿邪侵袭  肝胆脾胃湿热而导致,临床治疗个人师承验方如下
青黛 黄柏  轻粉各10   蛤粉  煅石膏各20  共为极细末装瓶备用
用时:
瘙痒 渗水多者将药粉外擦患处  皮肤干燥增厚 脱屑 皲裂者用香油调成膏状外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1 01:4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