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87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版每周答题活动】第二十九期(已结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xintaoii 于 2013-5-13 18:17 编辑

1.“《主治要诀》谓∶人参之用有三∶补气也,止渴也,生津也。补气不必言,何为生津而止渴?盖脾气输于肺,肺气下降,津液乃生,犹蒸物然,热气熏蒸,旋即成液,故气不足则渴,补其气则津生而渴自止矣。能消痰、变酸水者,脾气不足,不能运化精微,故蓄而为饮,以人参补之,治其本也。疗肠中冷者,气为阳,阳虚则内寒,而人参补气也。止腹痛者,补里虚之效也。破坚积者,养正气,积自除也。止燥烦、治梦纷纷者,本经安,精神定,魂魄之功也。又人参助肺气,何谓能治喘嗽?人参实元气,何为能治逆满?此盖为因虚而致者。***气夺而用之,则为补虚;邪气盛而用之,则为实实,要在精审而已。故洁古又云喘嗽勿用,戒实实也。余治一人喘嗽,服泻肺药,益甚;投以人参,一服而止,非谓喘嗽概不可用人参也。胸胁逆满,反胃吐逆,邪气方盛固不可用人参;然伤寒、杂病下后亡阴,胸中之气因虚下陷于心之分野,而致心下痞者,用导气之药,则痞益甚,须用人参补之。故仲景治胸痹,以人参汤主之,若实者,则宜枳实薤白桂枝汤也。胃虚谷气不行,胸中闭塞而下区者,用辛药泻之,则呕益甚,惟宜益胃,扬谷气而已。故胃反呕吐,小半夏汤不愈者,服大半夏汤与人参立愈。此仲景要诀也。今人不察病之虚实,不谙药之补泻,一遇喘满、呕逆之症,便谓有余,杂以破气之药投之,妄言气无补法,遂视人参若堇、鸩然,而病患亦遂束手待毙而无憾,可胜叹哉!三复**,不觉缕。”
本段出自哪部古典著作?
有何指导意义?
2.【多选题】《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属于五脏的有(   )
A.诸风掉眩       B.诸寒收引        C.诸胀腹大
D.诸气膹郁       E.诸痛痒疮
3.【多选题】含有桂枝、甘草的方剂为(    )  
A.茯苓甘草汤      B.五苓散        C.桂枝人参汤
D.小建中汤        E.桃核承气汤
4.刘某某,男,22岁,10天间开始恶寒发热,咳引胸痛,在院外作感冒治,寒热减轻,而咳嗽胸痛加重,住入我院附属一医院,X 线透视:右侧胸腔大量积水,心脏左移。胸水化验色黄微混,细胞总数2900,白细胞1230,单核细胞64%,多核细胞36%,李凡氏试验阳性。诊断为“渗出性胸膜炎,右胸积液”患者形体壮实,咳嗽气短,右胸胁痛,口干不饮,大便干结,苔薄白,脉弦滑,治宜攻下逐水。(摘自《金匮要略浅注》)此病属于痰饮病之(   )
A.痰饮       B.悬饮       C.支饮       D.溢饮
5.(1.)肺病时,按压哪个穴有压痛?
   (2.)肠痛时,按压哪个穴有压痛?
A. 足三里        B. 中府        C. 肺俞        D. 上巨虚        E. 期门
6.秦某,男,50岁,干部,2001年7月28日就诊。
主诉:今日下午泄泻5次。
病史:由于上午天气炎热,吃冷饮后出现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而臭,**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查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要求:写出本案诊断(病名证型)、辨证分析、治法、方药(含用量用法)
【附加题】(如果为了积分而百度搜索答案那就毫无意义了)
7.于某,男,62岁。患冠心病两年,服西药治疗,一日三次,从未有断,然胸憋心悸,一直不止。近月余,每至夜则咳嗽哮喘,痰涎清稀如水,倚息不能平卧,胸憋心悸尤甚。白昼则症状减轻。询知腰脊酸困,背畏风寒,时眩晕,手足心微热,口渴欲饮,但不多饮,亦不思冷,纳便尚可,舌尖略红,苔白腻,脉沉缓。

---------------------------------------------------------------------------
【注意】
0-3分会员1-6题回答正确即可加分。
3分以上会员需要1-7题全部回答正确才能加分。
附加题为真实病例,3分以上会员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只要思路正确,处方合理即可。

回答请加密1000分,否则无效。
加密方法请看
https://bbs.iiyi.com/thread-1981580-1.html
---------------------------------------------------------------------------
2# 沙发
发表于 2013-5-19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ntaoii 于 2013-5-19 20:35 编辑

【参考答案】
1.出自《肯堂医论》
以人参为例呼吁医生打好根基,灵活用药。
2.abde
3.acde
4.b
5.(1)c(2)a
6.(1)诊断:泄泻(湿热泄泻)
  (2)辨证分析:夏令过食冷饮伤及肠胃,传化失常,暴注下迫,故泻下急迫;阻遏气机,则腹痛;湿热下注,故粪色黄褐而臭,**灼热;小便短黄,烦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
(3)治法:清热利湿。
(4)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煨葛根15g黄芩15g黄连10g甘草5g。
7.脉症分析,喘息由痰饮而起。患者素体阳虚,不能制水,水饮上逆,致肺气遏逆而咳喘短气,不得平卧。考《金匮要略》痰饮有四,其中“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饮为阴邪,夜间发作者,阴盛阳虚故也。虽有手足心热、舌尖红、口渴思饮等热象,以其程度不著、故仍需主以温药。拟真武汤治之,唯须注意寒热之变化耳。
附子6g 茯苓15g 白术15g 白芍6g 干姜6g 细辛6g 五味子6g 三剂
二诊:咳嗽喘息大减,痰涎几竞消失。已能平卧,仍腰脊酸痛畏冷,改拟金匮肾气丸服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 14:4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