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3924|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外科] 【求助】慢性阑尾炎术后四天并发粪瘘治疗方法

[复制链接]
1# 楼主
发表于 2006-8-14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慢性阑尾炎术后四天并发粪瘘治疗方法

一、原因

阑尾切除术后形成粪瘘与下列因素有关;

1.阑尾切除时,残端留置过短,仅作了单纯结扎而未作荷包包埋,术后结扎线脱落。

2.阑尾根部及盲肠壁炎症较重,组织水肿、脆弱,不仅不能作荷包缝合,连单纯结扎均不牢靠,术后残端或盲肠壁愈合不良,坏死穿孔。

3.包埋之阑尾残端炎症继续发展形成脓肿,穿破肠壁。或术后并发盲肠壁脓肿或盲肠周围脓肿,脓肿穿破肠壁与脓腔贯通。

4.术中误伤肠管而未被发现或处理欠妥,或虽已缝合修补,但愈合不良,术后修补处破裂。

5.腹腔放置过硬的引流管,压迫肠壁引起坏死穿孔。

6.盲肠或回肠末段原有的病变(如结核、Crohn氏病、肿瘤、炎症、放线菌病等),阑尾切除术中未被发现,或虽已发现而未采取预防措施;术后病变继续发展穿破肠壁。

7.术后过早灌肠,致盲肠内压过高,残端破裂(术后处理失误)。粪瘘常发生在阑尾切除术后3~8天,表现为切口感染及腹膜炎的征象。拆除缝线可从切口处流出恶臭并带有粪便之脓液,如腹腔放置引流,亦可见带粪汁之脓液流出。有的病例,引流口经久不愈,形成慢性瘘管,有的可见蛔虫自瘘口钻出。如有怀疑时,经瘘口造影,可见造影剂进入肠腔,诊断即可明确。

二、处理

原则上以非手术疗法为主,首先扩大腹壁切口,使引流通畅,保护创口周围皮肤,联合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加强全身支持疗法等。如腹膜炎较重,可开腹探查,但如瘘孔处之肠壁炎症较重时,切忌早期手术修补,因此时肠壁炎症水肿较剧,组织腐脆,愈补愈烂,导致不良后果(见例2)。如遇此种情况,最好将回盲部外置或行末段回肠造瘘,待炎症消退后再放回腹腔关闭造瘘口。如有下列情况须于次手术。

1.3~6月以上经久不愈的粪瘘;

2.瘘口远端肠管梗阻;

3.回盲部并存之疾患(如结核、肿瘤),非手术不能自愈者。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2 15:3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