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152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生儿] 对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的区别?

[复制链接]
1# 楼主
发表于 2005-3-7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的区别?

GINA方案(2002)中的<<儿童哮喘管理及预防指南>>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2003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止常规>>:
一些婴幼儿发病的最初症状是反复或持续性咳嗽,或在呼吸道感染时伴有喘息,经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或肺炎,因此应用抗生素或镇咳药物治疗无效,此时给予抗哮喘药物治疗是有效的,具有以上特点的婴幼儿可以考虑沿用“婴幼儿哮喘”的诊断名称。
如果患儿的“感冒”反复地发展到下呼吸道,持续10天以上使用抗哮喘药物治疗后才好转,则应考虑哮喘。尽管这些儿童存在过度治疗的可能,但有效使用抗变应性炎症药物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比应用抗生素能更好地缩短或减少喘息发作,所以在描述儿童早期与病毒相关的反复喘息时,鼓励卫生专业人员使用“哮喘”而不是其他的术语。目前婴幼儿喘息常分为两种类型:
1.有特应性体质(如湿疹),其喘息症状常持续整个儿童期直至成人。
2.无特应性体质及特应性家族史,反复喘息发作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喘息症状通常在学龄前期消失。
不论以上哪一类型的喘息均可增加支气管反应性,部分出现特应性炎症。至今尚无一种确切方法可以预测哪些患儿会有持续性喘息。由于80%以上哮喘开始于3岁前,早期干预是有必要的。尽管一部分患儿存有过度应用抗哮喘药物的可能,但有效使用抗变应性炎症药物及支气管舒张剂比应用抗生素能更好地缩短或减轻喘息的发作,亦符合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和防止的原则。

陈育智主编的卫计委“十年百项”技术推广用书-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的推广应用之<<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2004年3月第1版(书店有售):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副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好发于2~6月婴儿,常于冬春季流行。喘息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尤其以病毒感染为著。第一次婴幼儿喘息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而1岁时出现多次喘息就要能是哮喘,如根据哮喘治疗有效,则有助于诊断。
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生在3岁以内,临床表现为支气管炎伴喘息,常有发热、喘息,随炎症控制而消失,一般无呼吸困难,病程约一周。大部分到4~5岁时发作停止,现一般倾向如有典型呼气相喘息,发作≥3次,并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疾病,即可诊断为哮喘,如喘息发作2次,有特应性体质、家族哮喘病史、血清IgE升高,应及时进行抗哮喘治疗。许多国家已经取消此名称,2004年我国的儿童哮喘常规未将其纳入。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于2004年5月编写的 <<儿童哮喘>>医师培训手册(主编:陈慧中、陆权 主审:陈育智、杨永弘)(非公开发行,作为进行哮喘的规范化管理和教育、医护人员的培训时的统一培训教材):
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中未提到喘息性支气管炎。
表 支气管哮喘与毛细支气管炎的鉴别
支气管哮喘              毛细支气管炎
病因     多因素、感染变态反应原        病毒感染、以RSV为主
发病年龄   >6月,各年龄组           以2-6月婴儿为多
症状     起病急、可突发、中止、无中毒症状   起病急、缺氧、呼吸困难
体征     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哮鸣音、粗中细湿啰音
胸片     肺气肿                支周炎、肺气肿
复发倾向   有                  一般无
支气管舒张剂 显效                 有效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疏桐漏月 +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4 16:1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