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3878|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美容] 中药“美白仙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8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药“美白仙子”

胡献国

  在中药里,有多种具有滋润、美白肌肤功效的药物。这些药有着共同的特征:都姓“白”。
  白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味苦,性温,其对皮肤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古籍《药性论》称:“用白术蘸酒(或醋),均匀涂抹脸上,可治雀斑。”
  白芷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味香、辛,性温,历代被视为美容佳品。无论是在千金面脂方中或是在玉容散中,白芷都是制作面脂的主药。
  白芨  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地下茎,味苦、甘,性平、涩而黏滑。外用可润滑肌肤,除面疮。
  白苏  为人工栽培。取鲜白苏叶涂擦腋下可治狐臭。
  白蔹  为多年蔓生草本植物,叶子多而细,取其根茎入药。味辛、甘,性凉。《药性论》曰:“可治面上疮疱而美白肌肤。”
  白附子  味辛、甘,可作面脂。取其捣碎成细粉,以酒拌和,用来敷面,可治粉刺和雀斑。
  白蒺藜  又名刺蒺藜,1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果实。味苦、辛,性温。含有多种生物碱和甙类及多种丰富的过氧化物分解酶,有明显抗衰老作用,可明目轻身,去除面痕。《本草纲目》曰:“洗面黑,去斑。”
  白果仁  为银杏的成熟种子。外用可治头面手足碍容性皮肤病,并可防止皮肤粗糙。
  白茯苓  味甘、淡,性平。《本草品汇精要》曰:“取白茯苓研末,与蜜和,敷面可疗面疮。”
  白丁香  味辛,性温,为雄麻雀屎。用它浸蜜可防止面疮和粉刺,能莹肌如玉。
  白僵蚕  为蚕蛾科家蚕的幼虫在未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外用其药,味咸、辛,性平。可治面黑、碍容性疾病及口眼歪斜等症。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25254435+1辛苦楼主了!学习学习!
  • 一芯+1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2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23:4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