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34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交流] 长期便秘根治良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1-2 1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排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运动过程,有多个系统参加,受多种因素影响。消化道自身病变可以引起便秘,其他系统病变也可以通过影响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而引起便秘
病理生理:一般认为,由于内容物在小肠通过的时间仅占全肠道通过时间的一小部分(约10%),故小肠通过时间在便秘的病理过程中不占重要位置。有人曾对慢性便秘患者的小肠通过时间作过研究,发现有轻度的延长。有便秘症状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经治疗后,其小肠通过时间缩短。
小肠内容物到达结肠后,便成为结肠菌群的培养基,使菌群大量繁殖,其量可达结肠固形物的一半,并与其他成分一起,构成粪便,以每小时约5cm的速度,缓慢向远端移动。
结肠结构与功能直接影响结肠运动,因而与便秘的关系十分密切。影响结肠平滑肌结构的疾病可引起便秘,并可能与某些巨结肠的形成有关。这类疾病常导致平滑肌细胞数量的减少,而代之以纤维化,使结肠壁变薄,动力下降。影响结肠功能的因素尤多,包括结肠的蠕动方式、结肠内压力的改变、神经系统、激素、调节肽等。
近年来,肠壁神经丛的重要性受到人们的重视,被称为“肠脑”。除大家熟知的先天性巨结肠外,一些作者陆续报道了特发性巨结肠、巨直肠,甚至一些没有巨结肠外观的便秘患者,其结肠切除标本,显示有明显的肠肌间神经丛异常。
结肠粘膜的吸收功能和结肠容积的大小,也与便秘有密切关系。吸收功能直接影响肠内容物的性状,结肠肠腔容积也可影响粪便的运行方式。
平时,固态粪便储存于乙状结肠甚至降结肠中,当乙状结肠或更近端的结肠收缩时,可将粪便驱入直肠,引发排便反射。
直肠平时一般呈空虚状态,直肠瓣以及耻骨直肠肌收缩形成的肛管直肠角,可阻止粪便进入直肠肛管。少数人直肠中可存有少量粪便,但不引起便意。当上方结肠收缩将粪便以一定的量和一定的速度驱入直肠时,可引起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进入直肠的粪便对直肠产生机械性扩张,使直肠内压升高,通过直肠壁内反射,使内括约肌弛缓、张力下降,肛管压力降低,这种反射呈容量依赖性和速度依赖性,即指在一定范围内,进入直肠的粪便的量越大,速度越快,内括约肌弛缓的幅度就越大、越快。与此同时,盆底肌、外括约肌则反射性收缩,**于分布盆底的排便感受器,冲动至大脑皮层产生便意,并引起直肠平滑肌解除其张力收缩,使盆底诸肌、耻骨直肠肌、外括约肌松弛,盆底下降呈漏斗状,肛管直肠角变大,肛管压力下降;同时,直肠和远端结肠反射性收缩使肠管缩短,肠腔内压增高;因便意得以顺利排出。如环境不允许排便,则盆底肌、耻骨直肠肌、外括约肌主动收缩,不让粪便进入肛管,同时,直肠、结肠亦适应性松弛,直肠内压下降,便意逐步解除,如仍不理会便意,粪便将在直肠逆蠕动下返回上方结肠。上述排便反射过程的任何环节受到干扰,都将破坏这一反射,引起排便障碍。
便秘患者中,缺乏便意是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其中,部分患者是因直肠壶腹容积过大,不能感觉正常容量的粪便的**;而更多的患者则是由于长期忽视便意,而导致直肠感染功能的逐步降低。
内括约肌弛缓功能障碍是引起出口阻塞的原因之一,其典型代表是先天性巨结肠,以远疫直肠张力性收缩和内括约肌不能反射性弛缓为特点。在尤其他原因引起的内括约肌功能失常如肛裂患者中,内括约肌的静息压力升,但肛肠抑制反射存在。
若盆底横纹肌及外括约肌排便时不能松弛,将使肛管直肠角不能变大,盆底出口不能放开,是造成出口阻塞性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
另外,某些能明显影响腹压升高的疾患或状态,也能导致排便动力的减少,而影响正常排便
便秘本身不是一种***的疾病,而是可由多种疾病在消化道表现出来的一组症状,故有便秘症状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可从下面三方面加以认识。
㈠导致便秘的原发病的相应表现:如大肠癌可有粘液血便、肿块;慢性肠套叠可有腹痛、包块;肛裂可有排便疼痛、鲜血便;脊髓肿瘤可有神经定位体征;甲状腺功能低下可有畏冷、粘液水肿等。
㈡排便障碍的表现:
1.自然便次少,少于每周3次,粪便量少,自然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并可逐渐中重。
2.排出困难。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为粪便干硬,如板粟状,难以排出;另一种情形是粪便并不干硬,亦难以排出。有的患者自觉**上方有梗阻感,排便用力越大,这种梗阻感越强烈,迫使患者过度用力,甚至大声**,十分痛苦。部分女患者有粪块前冲感,自觉粪块不向**方向下降,则是向**方向前冲;有经验者用手指伸入**,向后壁加压,可使粪块较易排出。部分患者觉直肠内胀满,尾骶部疼痛,排便不全,用手指、纸卷、肥皂条插入**后可使排便较为容易。上述症状称为出口阻塞症群。这些患者中,多数(占90.0%)有正常直肠型便意,且便意频繁,每次排便时间延长,平均为23±16分钟,最常者每次排便达2小时。
㈢伴发症状。除前述原发病的特征性表现外,对于那些常规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的患者,常见的伴发症状腹胀、腹痛、口渴、恶心、会阴胀痛。多数患者均有心情烦躁,部分患者还有口苦、头痛、皮疹等。少数患者表现为神经质,个别有**倾向。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分,作者认为慢性便秘证主要有津液不足、气机郁滞、脾肾双虚三症。
㈠津液不足证:多由产后失血,发汗利小便或数下伤阴,恣饮酒浆,过食辛热,致肠道燥热,或感受风热燥火之邪,或伤寒热病伤津,或素体阳盛,饮水不足,血亏阴虚皆可导致肠道津液不足,失去对粪便后的濡润滑利,形成津液不足便秘证。该证特点是排出涩滞,粪块成块,色多褐黑,味臭量少,3~5日一行,伴有口臭唇疮,舌干口燥,头昏头痛,小便短赤,心烦易怒,五心烦热,心悸失眠,消瘦贫血,食少腹胀,舌红少津,脉象细数等。前人所谓阴虚、血虚、津竭、阳结便秘,最终皆导致津亏液损,因津液不足而粪结,故皆可归之于津液不足证。
㈡气机郁滞证:多由情志不舒,悲伤忧思,忽视定时排便,久卧少动或久卧病订,进食过少,致气机郁滞,不能宣达,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痔瘘、肛裂患者,久忍大便不泄,致通降失常,亦是形成本证的常见原因。本证的特点是“气内滞而物不行”。粪便虽不结燥,但排出困难,虽感腹胀,**下坠,但蹲厕后无粪便,或排不赶紧,或排出后仍感坠胀。伴有胸胁痞满,纳食减少,头重昏闷,倦怠身困,腹胀肠鸣,屁多,喛气,苔多薄腻,脉象弦大等。肺失清萧,胃失和降,肝失条达,脾失运化,俱能导致气机郁滞。湿困中焦,风中大肠,亦可使所化失于宣达,传导迟缓,而为便秘。前人所谓气秘、风秘、湿秘,多属此证。
㈢脾肾双虚证:多由久服泻剂,苦寒作脾,房劳过度,精亏肾虚,致脾虚气弱传送推导无力,肾虚精耗不能蒸化津液,温润肠道,使粪便当出不能出而成。其特点是粪蓄肠间而无便意,虽有便意而努挣乏力,便出十分艰难,排时汗出短气,便后疲乏不堪。伴有头眩耳鸣,气喘心悸,腰酸背痛,腹胀喜暖,小便清长,纳呆食少,排便需长期依赖泻剂,不服泻剂就数日不行,舌淡苔厚腻,脉虚等症
根据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难解,诊断便秘并不困难。但要明确便秘的原因,除仔细询问病史、症状和作全身体格检查外,尚需作如下检查。
(一)粪便检查 仔细观察粪便的形状、大小、坚度、有无脓血和粘液等。粪便常规及隐血试验是常规检查的内容。
(二)直肠指检 有助于发现直肠癌、痔疮、狭窄、坚硬粪块堵塞及外来压迫、**括约肌痉挛或松弛等。
(三)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大肠镜等内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肠粘膜是否存在病变,并可作活组织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四)胃肠X线检查 胃肠钡餐检查对了解胃肠运动功能参考价值。正常时,钡剂在12~18小时内可达到结肠脾曲,24~72小时内应全部从结肠排出。便秘时可有排空延迟。钡剂灌肠特别是结肠低张双重造影,对发现便秘的病因可能帮助。
(五)特殊检查 吞服一定数量不透X线的胶管碎片作为标志物,定时拍摄腹片,了解到标志物在胃肠道内运行速度及分布情况,以区分直肠性便秘或结肠性便秘排粪造影是对排粪动作进行动静态结合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此外尚有直接或结肠测压术,肛肠肌电图以及经**气囊扩张试验等
强调在诊断明确后,针对病历进行治疗。没明确诊断的治疗是一种盲目的对症治疗,有遗漏重要病变、延误病情,甚至导致错误治疗的危险。
有人曾提出慢性便秘的治疗目的是:①恢复正常排便频率和正常粪便稠度;②解除便秘引起的不适;③维持适当的排便规律而无需入为的帮助;④缓解可致便秘症状的原发病。要达到这个目的不太容易,要求医生熟悉排便生理,对患者便秘的病因、病理生理有深刻的了解,正确运用各种治疗方法,以及病人的积极配合,但关键仍是准确诊断。
㈠原发病的治疗:对已查出的原发病,明确诊断后,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的治疗。如肛裂可局麻扩肛或行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结肠肿瘤则行根治或姑息切除;如系药物所致便秘,则应停服该种药物或改用他种不致便秘的药物;精神病、内分泌代谢病所致便秘应进行相应治疗以尽快消除原发病对肠道功能的影响等。
㈡一般治疗:在原发病一时难以纠正或暂未查出有明显原发因素者,以下一般措施对多数便秘患者有益。
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多食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粗纤维能软化大便,增加粪便量,并**结肠蠕动,加快结肠转运。便秘患者定时口服少量的小麦麸皮,是一种有效而又价格低廉的疗法,但此法不适用于肠道有器质性狭窄者。饮水量应达每日3000ml,且不宜多饮茶或含咖啡的饲料,以防利尿过多。经上述治疗,因饮食及生活习惯改变所致的便秘常能迅速缓解。
2.纠正不良排便习惯:忽视便意是女性便秘患者中常见的现象,作者统计,高达33%。其中多因早晨忙于家务、急于赶路上班而来不及上厕所,部分则为工作中不便离开岗位而强忍便意。经常忽视便意将影响正常排便反射,导致便秘。坐在便器上看书看报是另一种不良排便习惯,不利于排便反射的连续进行。对于不习惯坐式便器者,改为蹲位排便较有利,因蹲位时,肛管直肠角增大,更有利于粪便通过。对于习惯长期服用泻剂排便者,应立即停止使用泻剂,在医生指导下恢复正常排便习惯。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可有助于改善消化道的功能。
㈢药物治疗:可用于便秘治疗的药物很多,但多数不适于慢性便秘患者,亦不适宜长期适用。当前,滥用泻药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少少医源性便秘,临床上应慎重选用。常见的泻剂分以下几类。
1.**性泻剂:系通过**结肠粘膜、肌间神经丛、平滑肌,增加肠道蠕动和粘液分泌而发生作用,常见的有大黄、备泻叶、酚酞、蓖麻油等。
大黄、番泻叶含葸醌,由结肠细菌水解成活性成分后发生作用,仅作用于结肠或远端回肠。大黄口服后6~8小时排出稍软的大便;番泻叶服用后8~10小时引起泻下,如量大,可因**太强引起腹痛及盆腔充血,故月经期、妊娠期禁用。蒽醌类可引起“结肠黑变”,即黑色素沉积在结肠粘膜,常发生于用药4~13个月后,停止用药后3~6个月可消失,一般不会引起远期病变。酚酞口服后在肠内与碱性肠液相遇形成可溶性钠盐,对结肠有**作用,导泻较温和,服药后4~8小时排出软便。部分由胆汁排泄,肠内再吸收形成肠肝循环,故一次给药作用可维持3~4天。蓖麻油口服后至小肠水解,释放出蓖麻油酸钠,**小肠主动分泌过程,减少糖吸收,促进肠蠕动,服药后3~5小时排出稀便。
**性泻剂可引起严重绞痛,长期服用可致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当有规律地使用多年后,可引起“泻性结肠”,困难以识别,常被诊断为顽固性便秘而施以更多的泻剂,甚至施以其他不当的治疗。
2.机械性泻剂:系通过增加粪便的容量或改变粪便的成分以增加结肠推进运动,又可分为下几类:
⑴盐类泻剂:如硫酸镁、硫酸钠,因口服后不易吸收,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阻止了水分的吸收,致使肠内容物积增大,肠道扩张而**肠蠕动。作用较快,口服后0.5~3小时、直肠给药后5~15分钟发生作用。可用于急性便秘,灌肠则常用于粪便嵌塞,不能长期使用。腹泻剧烈者可致脱水。
⑵膨胀性泻剂(充肠剂):这种制剂含纤维素,吸水后形成柔软的凝胶,使粪便容易排出,并可**肠蠕动。服后1至数天发生作用,无全身作用,可以长期使用,尤在低纤维膳食、妊娠期、撤退**性泻剂时为宜。小麦麸皮、玉米麸皮、魔竽淀粉、琼脂、甲基纤维素、车前子制剂等均属此类。服用这类制剂时须注意多饮水;有肠狭窄者,因可引致肠堵塞,应慎用。
⑶软化剂:为表面活化剂,能使粪便中的脂肪与水容易混合,并增加肠道分泌,如辛丁酯酸钠(钙)。通过口服,本身不吸收,但可增加其他物质的吸收,可能与泻剂的肝毒性有关。只宜于短期(1~2周)使用,故不适合用于慢性便秘。
⑷润滑剂:如石蜡油。在肠道中不被消化吸收,可包绕粪块,使之容易排出;同时又妨碍结肠对水的吸收,故能润滑肠腔、软化大便,口服后6~8小时发生作用。长期使用可妨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不应与表现活性剂同时使用,以名增加矿物油的吸收。本品还是从**漏出,引起瘙痒。只能短期使用,不适于慢性便秘。
⑸高渗性泻剂:因高渗性作用,增加肠腔内压,**肠蠕动。甘油直接注入直肠后,由于高渗透压**直肠壁引起排便反射,兼有润滑作用,几分钟内可引起排便。乳果糖经结肠细菌代谢为低分子时的酸,降低结肠pH值,增加肠蠕动。
⑹其他泻剂:曾使用过的一些泻剂还有甘汞、芦荟、牵牛、巴豆、硫磺等,现已不用。
处理便秘病人时,应熟悉上述泻剂的作用,合理用泻。一般来说,慢性便秘以膨胀性泻剂为主,仅在必要时再使用**性泻剂。急性便秘可酌情选用小剂量的盐类泻剂、**性泻剂、润滑剂等,但不要超过1周;如超过1周仍不能纠正便秘,应仔细寻找病历。凡有长期滥用**性泻剂者,必须逐渐停用,并加服膨胀性泻剂。作者曾多次处理长期滥用各种泻剂者,停药后用服麸皮制剂,同时多饮水,逐渐恢复规律排便,此过程中,可酌情间断加用少量其他缓泻剂,以帮助平稳过渡。
不少患者自行或按医嘱长期、连续服用各种泻剂,其实,一次用泻剂将结肠完全排空后,需3~4天结肠才能重新充满,因此,连续用药是不妥当的。一般泻剂口服后需6~8小时发生作用,故较合理的服药时间应为睡前,这样,次晨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更符合生理。
㈣灌肠:主要适应症是术前肠道准备、粪便嵌塞、急性便秘。温生理盐水较为适宜,因其对肠道**小。而肥皂水因对结肠粘膜**太大,应避免使用。另外,经常灌肠是产生依赖性,应予注意。
㈤外科治疗:外科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是结肠、直肠、肛管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所引起的便秘。
1.结肠阻塞:由于以往的常规检查手段即能容易地明确此类病变,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恢复结肠的畅通,消除便秘症状。
2.直肠肛管出口阻塞:
⑴肛管狭窄、肛裂、痔可分别作相应的外科处理,注意必须保护肛管组织,以免术后造成新的狭窄。
⑵直肠内套叠(rectal intussusception)。
⑶直肠前突(rectocele):在女性中十分常见,但仅部分病人有便秘症状,而且直肠前突的深度与排便困难的程度并无明显的平行关系。这提示,发现直肠前突不等于发现了便秘的真正病因。据作者研究的结果,直肠前突只是盆底松弛所引发的诸多临床表现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相当多的肠道慢转动型便秘患者也有明显的直肠前突。只有经过反复、周密的检查,排队了肠道慢转运、内外括约肌、盆底肌功能失常和直肠内套叠以及滥用泻药的影响后,再经1~3个月严格的保守治疗,确定直肠前突是引起出口阻塞症状的主要原因,而且保守治疗不能解除症状时施行直肠前突修补手术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如果仅凭某些检查便急于手术治疗,很难得到可靠的远期疗效。
⑷盆底痉挛综合征(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和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etalis syndrome):都是因盆底肌(横纹肌)在排便时不能松弛,甚至反而收缩,以致封闭盆底出口,引起排便困难的综合征。两征在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都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以往认为,两征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有耻骨直肠肌肥大,故一段时间内曾采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切断术治疗此类疾患,但远期疗效均不理想,目前,多倾向采用生物反馈疗法以训练病人排便时松弛盆底肌,坚持长时间训练,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作者对上述两综合征进行了研究以后,认为这一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可能与潜在的先天异常有关。两种综合征可能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临床的共同特征是排便时盆底横纹肌反射性弛缓功能失常,导致盆底肌、外括约肌整体反常收缩,而在安静及盆底收缩时无明显异常,故建议统一改称为“盆底失驰缓综合征”(unrelaxed pelvic floor syndrome)。由于迄今为止还不能从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方面证实后一综合征的病理变化仅发生在耻骨直肠肌,而作者对多例此类患者进行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外括约肌同步肌电测量,均证实系同步反常放电,因此,“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一名不妥建议放弃。单独切除或切断耻肌直肠肌不能改变产生盆底及外括约肌整体反常收缩的病理生理机制,而且,手术造成的损疗法治疗此类患者,其中年轻患者便秘症状缓解。作者认为,以过类患者应首先采用生物反馈疗法,并配合其他能缓解排便困难的措施如高纤维膳食等,以尽力恢复正常排便反射。下列几项可列为手术指证:①直肠指诊扪及盆底肌显著肥大并导致肛管狭窄,后方直肠呈袋状后突;②肛肠动力学检查,肛管功能长度有感于5~6cm,而内括约肌功能正常;③盆底肌电图检查,盆底横纹肌有超过正常值上限的病理多相波,并有确定的模拟排便时反常放电;④肠道转运功能检查有明显的排出功能失代偿,即标志物潴留于直肠壶腹;⑤长期(至少有感于3个月)严格的保守治疗无效,病人极其痛苦者。因后方肌部分切除术能缩短肛管长度,减少排便阻力,在设计合理、操作细致的前提下,可作为本征后期的一种姑息疗法。其横纹肌切除程度以使术后肛管功能长度不少于3cm为妥。
3.内脏神经病变:
⑴先天性巨结肠:而短段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可采用强力扩肛或肛管直肠平滑肌切除术。文献报道该法疗效较好,且可同时达到诊断和治疗两个目的。手术要点:于肛管后方,从粘膜下向上切除约1cm宽,6~10cm长之内括约肌和直肠平滑肌肌条,然后缝合创口。
⑵特发性巨结肠:其临床与X线表现为类似于“短段巨结肠”。其病因可能是获得性的,但也不能排队先天因素。其临床特点表现为两次排便间的间歇期极长,一次可排出大量干硬粪块并伴有排便疼痛。但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常规检查,腹部可扪及粪块,直肠中有大量干硬便。水溶性造影剂行直肠造影可见直肠显著扩大。其与短段巨结肠相鉴别要点有二:①肛管直肠抑制反射存在(但要注意,因直肠扩大,扩张直肠之气囊须足够大以触及肠壁,以免导致假阴性);②无肌间神经丛异常,行肠道转运功能检查时,可见标志物潴留于直肠。治疗以灌肠并保持直肠空虚为主,必要时可酌和硫酸镁口服。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或肛管直肠平滑肌切除术甚至Duhamel手术。
⑶结肠无力:即特发性慢转运型便秘,其外科治疗至今仍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所谓结肠无力,是指结肠外观正常,但全肠道通过时间大大延长。虽然有不少作者报道用结肠切除术治疗本型便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外科医生通常都不愿意切除外观正常的结肠。有报告说此类便秘患者的结肠有明显的内脏神经异常,但是,由于难于事先确定这种异常的范围,空间应切除多少肠管才算合适则难以肯定。据国外作者的经验,结肠无力发生于哪一部分,则切除部结肠便能纠正便秘。如结肠无力发生于左结肠,则左半结肠切除可解除便秘,如结肠无力发生于全结肠,则需行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
㈥中医中药治疗:中医学对便秘的治疗历来强调需从整体出发,针对病因,调节饮食、越剧、情志,遵照“保胃气、存津液”原则,合理用药。反对滥用泻剂,伤气耗液。仲景在《伤寒论》中就反复强调,阳明病有大病,并非都可寒下,若肠中津液亏耗,此时大便虽硬亦不可攻,只宜外导或润下通便,设“阴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以训后人。但仍有不少医者治病不求甚解,见便秘之症便处以承气汤攻之,殊不知“承气本为逐邪,非专为结粪而设”。只有体内滞留有害物质如热邪,宿食、瘀血、痰饮、食物或药物中毒时,为宜因势利导,通过泻下驱邪而出。而慢性便秘是津液亏、气机郁、脾肾虚的结果,因此,断无攻下必要。
1.调节饮食起居便秘的基本治疗方法。中医非常重视便秘的饮食疗法,主张便闭症状一旦解除,即应以“谷肉果莱,食养尽之”,常用的食物有:黑芝麻、胡桃仁、**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杏仁、土瓜根汁、葵子、阿胶、蜂蜜、牛奶、牛酥、羊酥等,这些食物性滑质润,营养丰富,尤适合于老人、产妇、儿童、患者的便秘。绝大多数习惯性便秘通过高速饮食起居,增加活动量和纠正依靠泻药排便,都能恢复正常排便,只有很少患者通过药物加以治疗。
2.辩证用药是中医治疗慢性便秘的最大特点,反对见秘便泻的单纯处理,这样才能灵活妥贴,无后遗诸症。常用的治疗有:
⑴增水行舟法:即滋阴养血,增液润肠法。《医宗必读》说:“老年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秘结,法当补养气血,使津液生则自通。”并指出:“此类便秘误用硝黄利泻,多致不救,而巴豆、牵牛,其害更速。宜八珍汤加苏子、橘红、杏仁苁容,倍用当归。”作者以四物汤加肉苁蓉、何首乌、阿胶为本法主方,阴虚加贞子、锁阳、天冬;血虚加黑芝麻、桑椹子;肠燥津枯加**仁柏子仁、蜂蜜;气滞加枳壳、厚朴;血虚有热加地栓、槐角、黄芩,治疗多例,皆取得了满意效果。
⑵理气开秘法:即顺气行滞,升清降浊,开上窍,通下窍,“提壶揭盖”之法。适应于气机郁滞便秘。前人多和六磨汤(槟榔、沉香、木香、乌药、枳壳、大黄)为主方,但方中大黄损伤津液,大便更秘;故当以局方苏子降气汤(苏子、半夏、前胡、厚朴、橘红、当归、甘草、肉桂或沉香)为主方,可加莱菔子、栝楼、枳壳、杏仁。
⑶益脾补肾法:即补益脾肾,培本通便法。肾主五液、脾主散精,肾在下而主气化,脾居中而司运输,津液充,气化行,则大便调畅。脾失输布过化,肾失温煦滋润,则大便秘结,故益脾补肾法是治疗顽固性便秘的***。脾虚中气不足,无力宣导大肠的气虚便秘,可用补中益气汤增当归尾,加肉苁蓉、威灵仙。肾阴虚中津亏可用六味地黄汤加麦冬、怀牛膝、肉苁蓉、黑芝麻。肾阳虚气化失职可用济川煎加半硫丸。作者通常用自拟运肠通便汤治疗顽固性便秘,方药:肉苁蓉15g,怀牛膝10g,熟地黄、当归、白术各15g,威灵仙10g。本方双补脾肾,不燥不寒,以加强脾肾对在肠宣导运化,推动排便,故命名为运肠通便汤。对老年、久病、产衙及久服泻剂形成的脾肾双虚便秘有较好作用,故命名为运肠通便汤。对老年,久病、产后及久服泻剂形成的脾肾双虚便秘有较好作用,虚中夹实,腹胀结甚者可加莱菔子、厚朴各10g。脾肾阳虚,腹冷便结者,加韭莱子、葫芦巴各10g。
胡伯虎近年来采用苁容通便口服液治疗便秘取得了较好疗效,对虚型慢性便秘和习惯性便秘有肯定疗效。服药后排出成型软便,通便作用主要是滋阴初肾,润肠通便
2# 沙发
发表于 2006-1-2 16:43 | 只看该作者
好详细啊~谢谢分享!
3# 板凳
发表于 2006-1-2 19:57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没什么特点啊,恕我直言,疗效未必确切
4
发表于 2006-2-27 12:57 | 只看该作者
、异丙酚在**手术镇痛的应用
异丙酚因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麻醉深度易调节、停药清醒快、苏醒质量高而特别适用于肛肠外科手术,对于急度敏感和紧张的病人,及肛周脓肿的病人,尤其是伴有颅压,眼压高者。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安全有效,不但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且也能提高手术质量。
作用机理;不清。可能是对脂膜的非特异性作用。对中枢N元NA通道有影响,可降低脑血流量,脑代谢率,颅内压和脑耗氧量,抑制脑电活动。可引起A压下降。
每支200MG/20ML,500MG/50ML
不良反应;注射步位的痛疼
二、平衡镇痛
又称联合镇痛,或多摸式镇痛。实际上是合用多种方法处理或预防术后痛疼的措施。1、手术中的规范*作,2、必要的扩肛;3、内括约肌的切断,4、减压引流的通畅5、局部长麻的应用。通过这些措施,取的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无痛状态,减少术后的并发证的发生。
三、长效镇痛的应用
手术后内括肌痉挛可发生剧烈疼痛,并可因疼而发排尿障碍等,因此手术后镇痛是痔瘘围手术期的关键,亦是肛肠外科多年来为之攻关的重要课题。70年代初任氏报告了亚甲兰作肛肠术后长效止痛剂获得较好的效果,80年代又有研制出复方薄荷脑注液(泯痛尔)用于术中的麻醉和术后的止痛。其它亦有报告复方乌甲素注射液,复方汉防已注射液、祖师麻、强痛定、***、乌头等作用在**创面部注射以达到长效止痛的目的。其机理不一,但各有利弊。
1.长效镇痛的药物
1.1  亚甲兰长效止痛机理
有较强的亲神经性,0.2%溶液皮内、皮下注射作用于神经末稍,直接阻断了神经纤维的电传导,可逆性损害末稍神经髓质产生止痛效果,新生的髓质大约于30天才修复完毕,故起到长效无痛作用。能维持3—20余天,可防止术后痉挛性疼痛或尿储留。但约有4小时潜伏期,此期间局部亚甲兰有**性的灼痛反应。若与长效的局麻药布比卡因合用,则避免灼痛感。另外由于感觉神经的麻痹,部分患者可有**溢液溢气,甚至有溢粪之虞,造成患者的不便。有人报告该药长强穴封闭注射显效率91.2%,其原理为阻断了浅部的尾神经、深部的会阴神经和**神经的传导,解除了手术**所致的括约肌痉挛及疼痛。
1.2  复方薄荷脑注射液   是一种高效、长效、低毒的新型局部止痛剂,不但有良好的局麻作用,而且可直接达到术后长期止痛的目的。止痛效果维持2—10天。局部注药有反应性短时灼痛,可直接骶管注入。
1.3 本所应用布乌合剂    6ml局部注射,术后止痛达3天以上,乌头液是川乌、草乌提出的生物硷,近代医学科学研究表明,乌头的镇痛部位在中枢N系统,主要在脊髓以上N结构,为中枢性镇疼药,提高痛域作用明显,临床上用于治疗手术切口及炎症引起的痛疼有显著疗效,止痛效果好,无毒付反应。
1.4 复方丹参注射液     5---10ML创面注射无痛显效率92。3%,丹参具有抗凝,抗血栓和钙拮抗作用,产生扩血管效应。从而减少了致痛物质聚集。同时在缺血再灌注治疗中,丹参能对抗氧自由基和超钙负荷的毒性,进进一步减轻疼痛。降香中的黄酮体化合物,不但有强烈的肾上腺素合成酶的抑制作用,可以抑制PC的凝聚,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防止致疼物质的局部聚集,能提高痛域。具有较好的临床镇痛作用。
2、微量镇痛泵自控镇痛
亦有人用硬膜外或骶管置管后分次注药,滴注法给药或用微量镇痛泵,控制持续慢速注药,或病人自控镇痛:镇痛药:**5mg(***100mg)、氟派利多5mg、布比10ml、N.S100ml/48h镇痛泵自控止痛法(PCA)。这种新型止痛技术用于术后镇痛,有良好的效果,但常会出现排尿困难,麻非付反应恶心呕吐,R抑制,价格较高,不易推广。
四、术后综合镇痛
肛肠术后的精心护理和正确换药是保证创口顺利愈合的重要内容,亦是无痛技术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1、口服镇痛
肛肠术后48小时以内主要反应之一疼痛,肛肠科医生应把病人的痛疼看作是举起一面引起医生注意的“红旗”,鼓励他们有疼就说,答应病人有疼必止,酌情给予止痛剂,甚至中枢性镇疼剂,如氨酚待因、**等口服,另外,术后应用双氯酚酸纳栓塞肛止痛进行预防镇痛效果较好。
2、术后不要禁食,鼓励早排便,
在术后第二天即可排便。因为控便时间越长,便头越干,使术后首次排便困难,越易挣扩伤口引起痛疼或出血;排便时间增长,更易造成继发性肛缘水肿而疼痛,增加痛苦。
早期排便后可用凉盐水清洗坐浴,不会增加出血,并能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换药
时要在创面喷上地卡因溶液,使表面麻醉,然后再对创面隧道冲洗消毒,消除粪污及表面结扎的线头等异物。*作要轻柔,消毒棉棒或涂药时应从而无创区进,从创面部出,以免**损伤创面,引起疼痛。油纱粗细要得当,不要过多,应填入创道中,并留有空隙以便引流。
4、中药熏洗
对肛肠术后的止痛与创面愈合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特别是对术后肛缘肿胀所致的疼痛效果特别显著。方剂中选药应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而定,我多采用苦参、黄柏、月石、川椒、白先皮、冰片等,临床效果优尤佳。可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坐浴后可涂九华膏、太宁栓,肛洁净,或熊胆痔膏、湿润烧伤膏.创面氦氖激光照射.。亦可用针灸、理疗等措施镇痛和促进创面愈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3 12:5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