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9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节] 【转贴】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1 1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原则和技术要点
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X线诊断
•CE角的测量:髋关节正常的成人该角应在32°左右
•Psi角:正常值为+6°
•Y距:可作为对股骨头覆盖情况的评价,正常值为4mm

        正常髋关节股骨头和髋臼保持同心圆结构,关节面压应力分布均匀,单位面积内压强低
髋臼顶部失去弧形结构变成斜坡状,髋关节表面压应力集中,单位面积压强可增加3倍

        DDH的类型
•同心圆型:头臼匹配
•非同心圆型:头臼不匹配,早期出现骨性关节炎
•原位
•半脱位

        DDH的过程及结局
CE角小使股骨头外侧面无髋臼覆盖,致髋负重区高应力,引起早期退变

        DDH出现症状的年龄及主要表现
35岁左右,行走疼,夜间痛

        早期治疗
•重建性截骨:可防止或推迟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补救性截骨:已有轻中度骨关节炎者可改善症状和功能,推迟全髋关节置换

        股骨截骨/骨盆截骨?
•骨性畸形位于髋臼侧:骨盆截骨有利于矫正解剖畸形,使髋臼上部的斜坡状病理结构改变为弧形臼顶
•轻微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大致呈球形,但明显髋外翻并有症状,可做粗隆间截骨

        股骨截骨
•内翻截骨
•外翻截骨

        骨盆截骨
纠正髋臼上部的斜坡状病理结构,使之变为弧形臼顶
•髋臼造顶
•髋臼截骨
Chiari截骨
•髋臼周围截骨
Bernese截骨
Ganz截骨

        Ganz截骨的优点
•只需一个手术入路
•各方向均可获得很大矫正
•保留髋臼血供
•后柱力学结构完整,在很少内固定下可早期扶拐行走
•真骨盆形状未变,可以正常分娩
•必要时可与转子间截骨结合使用

        原发性髋臼发育不良是较早发生原发性髋骨性关节炎的原因之一

        DDH行THA的时机及适应症
•年龄? (>35岁)
•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
•X线骨性关节炎表现

        术前准备
•影像学检查、测量及术前计划
X线片:正位、伪侧位、Judet位
CT片、CT重建
确定:髋臼口径,髋臼倾角、前倾角,臼底厚度,前后柱,CE角,Psi角,Y距,股骨头前倾角,CCD,股骨髓腔宽度

•假体的选择

压配臼
重建型髋臼


直柄、弯柄与解剖柄
张力侧中空柄
先髋股骨柄

固定方式
骨水泥固定与生物固定
近端固定、远端固定、远近端固定

表面置换

        手术原则
•软组织松解与良好软组织平衡的统一,维持髋关节稳定性至关重要
•保留骨量,原位置臼,纠正覆盖不全,获得正常的倾角和前倾角
•保持或矫正股骨头前倾角,与髋臼侧相协调

        切口选择与**
侧卧位
后外侧切口操作简便、易于显露

        软组织松解
•关节囊切除
•瘢痕清理
•臀中肌松解
•阔筋膜张肌及髂胫束松解

        髋臼的安装
•真臼处安装髋臼
•先立后斜的锉臼技巧
•避免过度加深骨性髋臼
•前倾角及倾角的调整
•采用植骨方式增加覆盖
    结构性植骨:髋臼植骨块的愈合和吸收率以及远期存活问题仍有争议
颗粒骨打压植骨:骨水泥固定
•采用臼底锥形截骨的方式加深髋臼
•特制髋臼假体的应用

        股骨柄的安装
•髓腔直径的进一步确定
•髓腔锉插入前倾角的调整
•股骨距的调整
•颈长的确定

        截骨治疗后的DDH全髋关节置换
•髋臼截骨后
•股骨截骨后

        术后处理
•一般处理
•感染检测指标
RT/ESR/CRP
•负重时机
术中有植骨和截骨矫正者负重时间,6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4 19:5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