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75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题求助] 【问题】请帮我分析一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1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从八月到现在出现了六个输液反应,其中有二个病人我根本没有配,直接打的。我才考虑是否是换了一种输液器的原因。但是以前出现的输液反应我处理时没换输液器只是用了非那根和**。这是为什么呢?[;)Sample Text
2# 沙发
发表于 2005-12-4 17:10 | 只看该作者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2.症状 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防止方法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合谷、内关穴。

(2)输液器必须做好除去热原的处理。

(二)心力衰竭、肺水肿

1.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2.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啰音,心律快。

3.防止方法

(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

(4)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三)静脉炎

1.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防止方法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为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3)用中药外敷灵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超短波理疗,用TDP治疗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四)空气栓塞

1.原因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均有发生气栓的危险。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

2.症状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3.防止方法

(1)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如需加压输液时,护士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以防液体走空。

(2)立即使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飘移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肺动脉内。

(3)氧气吸入

(4)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更换水枪时,应在病人呼气时或嘱病人屏气时进行,以防空气吸入,保留硅管或换液体时的任何操作环节,均不能让硅管腔与大气相通。
3# 板凳
发表于 2005-12-4 17:1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是本身糖水的问题.可能是一些不合格厂家出的.第二个是输液管的问题.建议用上海鸽牌的.第三个是天气问事.天太冷了.输入太凉的液体也会引起输液反应.
4
发表于 2005-12-4 17:32 | 只看该作者
  致热源:是指输液中的微生物及代谢产物,是一种内毒素,主要来源有配制液体的原料、液体制备过程、使用过程及输液器具不洁或灭菌不全等;

  不溶性微粒:如橡胶微粒、不溶性无机盐、活性炭微粒、纤维、配伍用药过程中产生的微粒以及输液过程中空气没经滤过而进入输液的致病菌或灰尘等;

  联合用药:由于药物配伍不当,添加药物过多或添加药物本身热源不合格,易引起输液反应,输液中的微粒增加与加入针剂数量成正比。

  输液器具:在生产、运输、保存过程中不按规定进行,使输液器具污染,也是引起输液反应的一个因素;

  治疗室和输液过程中空气清洁程度;

  致敏药物:此类药物使用前必须做过敏皮肤试验,阴性者方可应用;

  输液技术:输液操作人员无菌观念差、药物配制太久、输液速度过快、药物浓度过高、所输液体温度过低等。
5
发表于 2005-12-4 17:38 | 只看该作者
由于基层医院医疗条件差,卫生人员的无菌操作不严格,输液反应时有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精神负担,也容易引起医疗**,损害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将这一事件纳入了工作重点,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了解输液反应发生的范围、科室和人员的数量,将剩余药液送细菌室做细菌培养,并抽取发生输液反应患者的血液做细菌培养,如有深静脉置管的患者,拔除置管后,用无菌技术剪取10cm的管端做细菌培养;将同批号的注射器和输液器送药监局做热源测试和无菌实验;对当班护士的手、治疗室空气及所用器具做细菌培养。
  第二,分析输液反应发生的因素。若细菌培养为阴性,则一次性输液器引起输液反应的可能性最大;若所有患者都使用了同种药物,其他为阴性,应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若患者未使用相同药物,同时在血培养或静脉留置管的管端及当班护士的手、空气等处均培养出相同的细菌或细菌超标时,应考虑输液反应为当班护理人员违反无菌操作规定而引起的。
  第三,加强管理措施。首先,严格把好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进货渠道,并将一次性无菌物品存放于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架上,使用任何无菌物品之前要注意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断裂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科室报告。医院感染科应定期抽检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的质量问题。其次,输液药物的配置应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工作人员应认真洗手,严格无菌操作,并尽量减少人员走动;静脉置管应注意接口处的消毒清洁,尽量减少置管的时间。
  总之,静脉滴注推行净化配置室,提高静脉滴注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培训,培养无菌观念是减少输液反应发生的关键。


edited by 1314 on 2005-12-4 at 05:41 PM
6
发表于 2005-12-4 17:41 | 只看该作者
 讨论

3.1 药物因素

3.1.1 大输液的质量 输液一般整批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但在搬运、贮存、使用中,若发生碰撞出现细小裂纹,或瓶口松动就会造成漏气而污染微生物,特别是含糖的输液,在上述情况下极易长霉。

3.1.2 热原迭加 从表1可知,静脉给药,联合用药比较多。各药的致热物质迭加在一起,就有可能超过阈值而发生热原反应。

3.1.3 微粒迭加 由表1可知,使用中草药注射液及粉针剂的占总例数的62%,它们与输液配伍后由于不溶性微粒增多而致输液反应的机率最大。其原因是中草药成份复杂,各厂家制备工艺不同,使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杂质除尽有较大的差异。一些成份如色素、鞣质、淀粉、蛋白质等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药物与输液配伍后发生氧化、聚合或由于pH改变而使生物碱、皂苷等析出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1.2]。此外,因操作不当造成复配后输液微粒增加也是引起微粒数超标的重要原因。如添加药物时多次穿刺橡胶塞造成橡胶屑掉入瓶内;切割安瓿时消毒不正确或未作消毒处理,掰开即吸,则由于安瓿内负压,会将大量玻璃微粒吸入药液[3]。

3.1.4 用药量过大 有15例输液反应系药物用量过大而引起,占9.5%。如一例78岁患者,单剂量以5%葡萄糖注射液300ml加复方丹参针24ml静滴,用药7min后出现中度热原反应。残液检查:细菌内毒素检查阴性,微粒数符合规定,提示对于老年患者及体质较弱的病人,一般应按说明书给药,以免因耐受差而出现热原反应。

3.1.5 稀释剂选择不当 血塞通、复方丹参、刺五加、β-七叶皂苷钠等中草药针剂,一般应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而不宜选用生理盐水。因为中草药提取制剂成份较为复杂,与生理盐水配伍后可能会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提高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同理,由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所含离子成份较多,也不宜作为稀释剂而应单独使用。

  患者生理及病理情况也应是选用稀释剂时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如脑梗死病人对Na+较敏感[4],静脉输注时不宜选用含Na+输液,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3.2 输液操作因素

3.2.1 输液环境 目前都采用封闭式输液,出多少药液就要进入多少空气。若由于进气针过滤装置不良或使用短针头,经过药液的洗涤,可将空气中的细菌和尘粒随之带进药液,而造成污染。另外,操作前不注意洗手,或洗手后用白大衣或不洁毛巾擦手造成二次污染:无菌操作观念不强;配药间及输液间空气洁净度不合要求;碘酒、酒精浓度过低、消毒剂不合格以及细菌对消毒剂的抗性[5]等都可能使输液被细菌污染,从而诱发输液反应。

3.2.2 输液速度 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静脉给药的内毒素阈值为5Eu·kg-1[6],即每公斤人体在每小时内对内毒素能承受的量为5Eu。经细菌内毒素检查合格的产品,如果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单位时间内进入体内的内毒素量有可能超过阈值,对体质虚弱或敏感患者可能引发输液反应。另外,输注含K+、Mg2+、Ca2+等药物时,滴速过快可引起患者不适甚至病情恶化。

3.3 输液器材的质量 一次性输液(血)器及注射器被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且储存期愈长污染率愈高[7.8]。我院几个临床科室相继发生了17例共22次输液反应,经检查为使用的一次性输液管内毒素检查不合格。目前减少复配后微粒增加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终端滤器。但各厂家一次性输液管的终端滤器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几乎不起作用,有的对>5μm或>2μm的粒子有一定的过滤作用[9]。而国家有关现行标准也仅要求控制药液中15~25μm微粒的滤除率不少于80%,但10μm以下的微粒对人体仍有害[9]。

3.4 患者及气候因素 对158例输液反应进行统计分析,55岁以上患者占70%,与文献报道[10]类似。可见体质衰弱、免疫力失调也是输液反应的重要因素。有12例在输液前有上感、咽炎,输液后出现体温升高,经排除药物及操作等因素后,判断为病情发展变化所致。另夏季气温炎热,药液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引起输液反应已成为共识。另外,因天气寒冷,高龄特别是伴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由于气温偏低,输入的较冷液体**血管,引起血管壁痉挛而出现寒颤、体温及血压升高者时有发生,应引起临床重视。
7
发表于 2005-12-4 17:45 | 只看该作者
一、 原因
大多是热源引起,但致热力最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产生的热源,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真菌甚至病毒能产生热源。微粒异物亦可引起热源样反应,有些异物可引起抗原作用、炎症反应,可引起肿瘤的形成。
1、 液体中的热源与污染途径:
(1) 从溶剂中带入
(2) 从原料中带入
(3) 从容器用具管道装置中带入
(4) 从生产过程中带入
(5) 消毒灭菌温度、压力、时间不足,瓶塞松动漏气,储存时间过长。
2、 输液器中的热源与污染途径:
(1) 从一次性输液器中带入
(2) 从回收胶管输液器吊瓶中带入
3、 环境空气中热源与污染途径
4、 输液过程中的热源与污染途径:
护士在加药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甚至不消毒或忘记消毒,加药用注射器不洁,多次穿刺瓶塞,操作不当等均可造成细菌、病毒、热源污染的机会。
5、 不合理用药引发的输液反应及污染途径:
(1) 从加入滴注药物中带入。在输液时,由于多种药物合用,使热源累计量超过规定限度而致热源反应。
(2) 加药后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所致的输液反应。
6、 患者体质与静滴速度引起的输液反应与途径:
(1) 患者对热源敏感性强,耐受性差。
(2) 某些药物**性大,输液速度过快。
7、 微粒异物引起的输液反应与途径:
(1) 从生产及输液过程中带入。
(2) 从橡胶塞、输液瓶、输液器具中带入。
(3) 从原料中带入。
(4) 从加入滴注药物和操作中带入。
  输液热源反应一般约在输注10-20分钟,输入液体20毫升左右出现。如果出现,应立即停止输注,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并详细填写输液反应登记表,保留剩余液体不要污染,一并送到药品制剂科,并作进一步检查。
高龄患者,危重病人,联合用药多,并且联合用药后产生大量微粒,患者容易产生输液反应。因此,联合用药更要注意在相同的PH值范围内,胶体溶液不要联用强电解质。
二、 预防措施:
1、 加强责任心,严把药物器具关。
液体使用前要认真查看:
(1) 瓶签是否清晰,有否过期。
(2) 检查瓶盖有无松动及缺损。
(3) 瓶身、瓶底及瓶签处有无裂痕。
(4) 药物有无变色、沉淀、杂质及透明度的改变。
输液器具及药品要按有效期先后使用。输液器使用前认真查看包装袋有无破损,严禁使用不合格的输液器具。
2、 把好药液配置关。
(1) 注意安泡的割据与消毒。切忌用镊子等物品敲开安泡,割据前后均应以75%酒精棉球擦拭颈段。
(2) 避免加药时使用大针头多次穿刺瓶塞,以减少瓶塞微粒污染。插入瓶塞用一枚针头,抽吸药液用一枚针头。
(3) 加药注射器严格执行一人一具,不得重复使用。
(4) 认真检查安泡药液质量。
(5) 正确抽吸药液抽药液时不应倒置,颈口玻璃微粒最多,将针头置于安泡中部抽吸药液最好。向液瓶内加药时,将针头插入瓶塞后垂直静止片刻,将部分微粒沉淀于针管内,缓慢注入,较大的微粒可沉于瓶口周围,以减少微粒进入体内。
(6) 加药的进针方法。斜脚进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瓶塞成75度角刺入,并轻轻向针头斜面反方向用力,可减少瓶塞碎屑及其他杂质落入瓶中的机会。
3、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1) 环境空气的净化。治疗室常规紫外线照射1h/日。配药及
输液操作过程中,减少治疗室人员流动,避免扫地扫床,以减少空气中的尘粒。为每名患者穿刺后随车消毒液洗手,减少细菌微粒污染。病室环境每日消毒。
(2) 除每日擦治疗台外,每周擦洗治疗台面、无菌物品抽屉拉手、治疗本、医嘱本封面。
(3) 避免液体输入操作污染。静脉输液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瓶塞、皮肤穿刺部位消毒要彻底;重新穿刺要更换针头;熟练过硬的穿刺技术及穿刺后的良好固定可避免反复穿刺静脉造成的污染;输液中经常巡视观察可避免输液速度过快而造成的热源反应。
4、 合理用药,注意配伍。
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须注意配伍禁忌。配置后要注意药液是否变色、沉淀、浑浊;配置粉剂药品要充分摇匀,配置好后检查无可见微粒方可使用;液体现用现配,可避免毒性反应及溶液污染。
5、 留置针针眼处消毒后贴贴膜,肝素液每日更换。
6、 纠正错误做法,如:肝素液瓶口压酒精棉球,用时不消毒;在治疗室将压瓶口酒精棉球扔掉去换液体;输血冲管用的液体留在病房;安刨内剩余药液不抽在空针内保存等。
综上所述,导致输液反应的主要因素是药物质量、输液器具及加药配置过程中的微粒污染,操作环境空气的洁净度也不容忽视。
8
发表于 2005-12-5 06:02 | 只看该作者
我碰到的都是约一小是时过后发热,有寒颤,体温在三十九到四十度之间。其中有个病人我什么也没配直接点滴,她回去后出现的发热寒颤,捂被子以后缓解。这是事后病人讲的。谢谢!
9
发表于 2005-12-5 08:03 | 只看该作者
根据你的情况,一般可作这样的分析
一、输液器的问题
二、注射器的问题
解决办法,更换符合标准的产品,
结论:一、8月份天气较热,注射器和输液器保管不当。
   二、你更换了输液器,可能它存在质量问题。
   三、使用非那根和DXM已经解决了问题,就是你使用有问题的注射器或输液   器同样也被掩盖了,所以就看似解决了问题,其实没能找到问题的根本。
10
发表于 2005-12-5 08:04 | 只看该作者
1 导致输液发热反应的主要因素

  1.1 输入液体与加入药物质量
  大批量液体虽经严格的质量检查出厂,但仍有不严把各个环节质量关的液体进入临床。如:在运输过程中瓶子之间发生碰撞、挤压,造成裂痕和封口松动而污染。药物贮存的环境不当也会发霉长菌。放置时间过久,药物可发生分解或聚合而产生杂质。许多静脉用针剂也常有不溶性微粒,可通过输液进入体内引起输液反应。秦新华等对其所在医院2年间发生的33例输液反应进行了调查,结果输液反应均是由于一批氨基苄青霉素和辅酶A热原不合格引起。[1]由于药液不纯、变质或被污染,可直接把致热原输入静脉,引起发热反应。
  1.2 输液器具
  带空气过滤装置及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减少输液反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的终端滤器对5μm以下的微粒滤除率较低,不能全部滤去细菌。塑料管中未塑化的高分子异物,或因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中切割组装等摩擦工艺带入的机械微粒也能成为热原。如输液前未认真检查而使用包装袋破损、密闭不严漏气污染和超过使用期的输液器亦会引起发热反应。
  1.3 配液加药中的污染
  1.3.1 安瓿的切割与消毒不当造成的污染。安瓿的切割、消毒方法不同,造成的玻璃微粒污染程度也不同。割锯安瓿时砂轮与玻璃摩擦,在安瓿局部产生玻璃碎屑和脱落砂粒,割痕越长,玻璃碎屑越多,不溶性大颗粒的数目也随之增加。[2]消毒安瓿后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割一圈然后用手掰开,或用无菌持物钳直接将安瓿敲开,是使玻璃微粒污染药液最严重的安瓿切割方法。[3]因此,安瓿的切割及消毒不当,使液体进入玻璃微粒的机会增加。
  1.3.2 加药针头穿刺瓶塞的污染。针头经液体瓶塞穿刺后,液体有白色块状异物,异物率达15%。[4]同时,配药时针头插入瓶塞的角度、次数及针头大小与液体污染的程度有关。垂直进针容易将针头截面切下的橡皮塞碎屑带入液体中,尤其是多次进针后橡皮塞表面进针空隙增大,凹凸不平,易贴附灰尘、杂质等。尽管进针前对瓶塞表面进行了常规消毒,但随重复进针,仍易将瓶塞表面的附着物带入瓶中而污染液体。李学福等[5]报告用16号及7号针头穿刺瓶塞,针头微粒附着阳性率均为100%,穿刺瓶塞后的溶液微粒含量均超过药典规定。其数量与穿刺次数成正比。
  1.3.3 加药注射器的污染。张云英等[6]对加药后1h、2h、3h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玻璃注射器进行细菌监测,细菌污染率平均为21.21%,且加药注射器放置的时间越长污染率越高;注射器越大污染率越高;玻璃注射器的细菌污染率明显高于一次性注射器。
  1.4 静脉穿刺针头斜面滞留微粒的污染
  王爱丽等对静脉穿刺后拔出或多次穿刺后更换下来的各型号针头作了观察,发现穿刺针头斜面滞留的微粒成为微粒污染的又一来源。[7]静脉穿刺不成功未更换针头,可直接把针头滞留微粒引入静脉。
  1.5 环境空气的污染
  在进行输液处置时,治疗室及病室环境的清洁状态和空气的洁净程度对大输液质量有直接影响。栾湘宁等[8]对10起输液发热反应的环境进行空气细菌监测,治疗室消毒后500CFU/m3,工作状态下平均为1227.89CFU/m3,病房平均为3036.43CFU/m3,治疗台面细菌数平均为14.5CFU/cm2。因此,加配药后放置时间越长也就越易增加污染的机会,输液时间越长,被污染的机会也就越多。
  1.6 联合用药过多及药物配伍不当
  液体加入多种药物时,因反复穿刺瓶塞,导致污染的机会增加。药物配伍不当,使配制后的溶液澄明度受影响,产生结晶或pH值改变。牛桂田等[4]报告用10%葡萄糖注射液加入氯霉素和维生素C、红霉素或维生素C,四环素等针剂后,液体澄明度不合规定,其内有结晶、色块、白块等。10%葡萄糖注射液加入注射用四环素时pH值降低至不合格范围。粉剂药物如溶解不充分,可出现药物颗粒。青霉素G溶在葡萄糖中有效期仅2h,青霉素的水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还将增加致敏物质的含量,使变态反应的发生率增加。此外,任何稀释液放置过久均易增加污染的机会。由于药物的溶解度、酸碱度、放置时间及温度条件的影响,使配伍后药液发生变化而影响药液质量。而且当配伍剂量大品种多时,所含热原累加到一定量时,输入体内亦会发生热原反应。
  1.7 输液速度过快
  输液发热反应与输液速度有密切关系。欧阳纯[9]报道,1988年当他们所在医院发生输液反应较多时,通过督促按标准调节滴速,使输液反应有所减少。并发现有的病人出现输液发热反应后,通过调整滴速,可使输液反应停止,并能继续将发生反应的液体输完。陈敏等亦认为,输液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的热原总量过大,当其超过一定量时,即可产生热原反应。[10]

  2 输液发热反应的预防

  2.1 加强责任心,严把药物器具关
  液体使用前要认真查看瓶签是否清晰,有否过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及缺损,瓶身、瓶底及瓶签处有无裂纹。药液有无变色、沉淀、杂质及澄明度的改变。输液器具及药品的保管要做到专人专管,按有效期先后使用。输液器使用前要认真查看包装袋有无破损,用手轻轻挤压塑料袋看有无漏气现象。禁止使用不合格的输液器具。
  2.2 应用现代理论,把好药液配制关
  2.2.1 改进安瓿的割锯与消毒。众多的学者对安瓿玻璃微粒污染的预防进行了探索,认为按教科书要求的安瓿常规“两次消毒法”(即折断安瓿前后各消毒一次)在大量的临床输液操作中很难做到,采用安瓿锯痕后用0.5%强力碘或75%酒精棉签一次消毒后折断,能达到无菌目的,且操作简便,省时省力。[2,11]李家育等1998年报告[12]用75%酒精医用纸擦拭消毒安瓿颈部效果优于75%酒精棉签,更优于75%酒精纱布。李玉梅等[2]还认为采用“易折型”安瓿或控制割锯安瓿痕长≤1/4周及坚持开启前的消毒是减少药物污染的重要措施。
  2.2.2 改进加药的习惯进针方法。将液体加药时习惯的垂直进针改为斜角进针,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瓶塞成75°角刺入,并轻轻向针头斜面的反方向用力,可减少胶塞碎屑和其他杂质落入瓶中的机会。
  2.2.3 避免加药时使用大针头及多次穿刺瓶塞。液体中需加多种药物时,避免使用大针头抽吸和在瓶塞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插入瓶塞固定使用一枚针头,抽吸药液时用另一枚针头,可减少瓶塞穿刺次数,以减少瓶塞微粒污染。据报告,已有研究者将加药针头进行改进,将传统的针尖做成封闭的圆锥形,方形的针孔开在针头的侧面。以减少穿刺瓶塞产生的微粒污染。
  2.2.4 加药注射器的使用。加药注射器要严格执行1人1具,不得重复使用。提倡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加药,这是目前预防注射器污染的有效措施。
  2.3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3.1 环境空气的净化。治疗室按常规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晚1小时,每周用2%过氧乙酸8ml/m3煮沸熏蒸30min。每日用0.2%漂**或1%84消毒液进行室内、门窗、台面、治疗车及地面湿式擦拭2次。每月治疗室空气细菌监测1次。配药及输液操作过程中,减少治疗室及病
11
发表于 2005-12-5 17:46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是糖水的问题.要么是你消毒.现在输液管很少发生反应(只要是合格产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9 14:2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