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40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保健】浅谈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防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9-14 1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05-09-06 11:52:40)

骨质疏松症多发于中老年人,在世界常见多发病中已升居第七位。本病是以骨质生理老化为基础,其特点为全身骨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同时骨结构受损,从而使骨折危险性增加。据报道,美国每年约有130万人因骨质疏松而发生骨折,每年为此花费约180亿美元。我国人口众多,因骨质疏松而引发骨折者必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该症常引起腰背及全身骨骼疼痛、牙齿松脱、驼背、身材变矮,常有原因不明的骨折或因轻微外伤引起骨折,易被人们忽视,但因此而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我国[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已将本病与糖尿病和老年性痴呆一起列为三大重点攻关的老年性疾病。近几年来,我科开展了骨质疏松门诊及部分病例临床观察,现将防止体会报告如下。

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1.高龄:不论男女,大约40岁后骨量逐渐减少,高龄愈甚。2.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3.少动:久坐或因种种原因运动量不足。4.含磷酸食物摄取过多,食物低钙。5.阳光照射不足者。6.胃肠手术后吸收能力较差者。7.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8.大量吸烟、饮酒者。9.过度疲劳与承受精神压力大者。

骨质疏松的症状

1.疼痛:半数以上病人有疼痛,主要为多发性和全身性,最常见的是腰背酸疼,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疼痛,患者不易说清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可发生于坐位、立位、卧位或翻身时,症状时轻时重。

2.骨骼变形:弯腰驼背,身材变矮。

3.骨折:据门诊和临床观察,常见的是脊椎骨折、腕部(桡骨远端)和髋部(股骨颈)骨折。

脊椎骨折:常是压缩性骨折、楔形骨折,使整个脊椎骨变扁变形,这也是老年人身材变矮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股骨骨折患者需住院治疗,由于长期卧床,易出现并发症,对老年人生命威协大。

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及X线摄片检查,可初步诊断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判断骨质疏松的程度需结合QCT、单光子骨密度、双单子骨密度、或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结果及有关化验检查结果确定。

骨质疏松的治疗

主要是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提高骨质量,减少骨折的发生率。根据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目前治疗的药物有VitD及活性代谢物、钙制剂、雌激素、降钙素等。这些药物针对病因和不同的症状,其作用各有特点。

骨质疏松的预防

中老年人患了骨质疏松症即使得到及时合理治疗,也只能阻止骨钙的更多丢失,对已丢失的骨钙则难以复原,所以骨质疏松症重在预防。

1.合理的饮食骨质疏松症病人应多食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尽量减少富含磷质的食物如肉类及可口可乐。应戒除烟酒嗜好,因酒精引起的器官损害可抑制钙与维生素D的摄取,还抑制维生素D的活化,酒精还有直接抗成骨细胞的作用,酒精性骨质疏松症伴有极其显著的骨小梁断裂。吸烟会加速骨质的吸收,女性吸烟者的停经年龄较早,常易发生厌食和肺功能受限。此外,吸烟可加速雌激素灭活和分解。

2.适当运动中老年人要有意识的增加户外活动,这是防止骨量丢失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运动,骨的生长可能得到调节,特别是可预防不活动引起骨丢失,并能改善肌肉的灵活性,从而可以减少跌倒的机会及其不良后果。同时可有效改善骨骼的血液{MOD},增加骨密度。多晒太阳,每天保证15至60分钟的户外运动,以增进体内的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强化骨质。但应避免从事过于激烈、负重太大的运动。并保持正确坐姿和走姿,不要经常采取跪坐的姿势,以免加重骨骼负担。

3.防止意外骨质疏松病人骨骼松脆,易发骨折,所以需防止跌跤,如避免老人在雨天雪天外出,浴室地面要有防滑措施,室内要有足够的照明,跨越台阶应小心,避免乘坐无扶手的汽车。下蹲时腰背要挺直,避免举重物,并注意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总之,在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的今天,中老年人不应只满足于基本生活需求,而应注意生活质量的提高,争取健康基础上的长寿,在这方面防止骨质疏松症尤为重要。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刘建华巴红伟李霞)
2# 沙发
发表于 2005-10-30 18:44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啊
3# 板凳
发表于 2005-11-1 00:10 | 只看该作者
骨质疏松在老年属必然现象,轻重不同,吸收跟不上丢失呀,延缓其程度,一是适当锻炼(因人而异)加适当补钙,二是保持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三是防止骨折
4
发表于 2010-5-10 20:4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5
发表于 2010-7-3 15:2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6 09:2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