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37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显微手足外科] 21世纪手外科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6-12 2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手外科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在这50年来,从治疗手部感染,修复手的创伤直到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重建手的功能;通过大量应用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积累,诊疗技术已日趋完善,形成了现代的手外科学。值此新的千年伊始,就手外科如何进一步发展?与手外科有关的一些问题应如何考虑?我个人说一点想法。但仅为一己之见,很难以偏概全。
要当什么样的手外科医生?

  回顾中外手外科的发展过程,都是先有大量手外伤患者,为了客观需要,才有医生学习专门技术,并建立手外科专业。任何事情不能避开现实而空谈理想。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需要大量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上,救治大批手部外伤疾患的医生。他们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高超的医疗技术,实事求是地掌握适应证;他们还应该能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汲取先进技术,不断地提高对手外科的诊疗技术。目前,在中国需要大量这样的手外科医生。
  在世纪之交,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与生命科学有关的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影像学等的发展,将使临床诊疗出现划时代的变化。手外科的进步,或者说是飞跃性的发展,离不开或者说需要与上述学科进展相结合。因此,手外科工作者中,必须有一部分人具有更高的学历,受过严格的科学研究训练,熟悉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科技信息。由他们把时代的尖端技术与手外科学相结合,给他们以重点支持,投以人力物力,以期他们揭示出未知的东西,来推动手外科专业的大发展。根据我国国情,目前,在手外科工作者中,这部分人是不可缺少的,但应是少数的。

手外科医生要不要读博士学位?

  有这样一种现象,同班同学毕业后,有的人直接参加了临床工作,有的人读硕士、博士学位后再做临床医生。前者经过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的培训、实践6年后,对于专业的门诊、急诊、病房工作已能运用自如;而后者经6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对专业技能如同幼儿,始学走路,后者须受教于前者。舆论认为,得不偿失。这是事实,但所见不无偏颇。从第一个6年看,就临床技艺而言,的确前者远胜于后者,但再过6年看,由于后者所具有的潜在优势,会逐渐赶上或超过前者,三个6年时,后者的能力及成就,应当刮目相待了。当然,这是说一般规律;而非指个别人而言。
  任何事物要实事求是,从长远看,有博士学历的发展前景确是优于一般大学毕业生。但不是说手外科医生都应要求读博士学位。学以致用,以我国广大的医疗工作为主要任务的手外科,大学毕业生接受正规培养后,足以能胜任工作需要,并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但对那些有医疗、教学、科研要求的单位,具有领导手外科潮流,起龙头作用的院、所,最好选用更高学历的人才做后继力量。

博士研究生怎样选课题?

  经常参加博士论文答辨的专家,都有一个同感,就是几乎每篇论文都涉及分子生物学,否则不足以表示选题之时尚,研究之奥妙,水平之高深,间或影响论文之是否能通过!
  这一问题,但就博士生研究课题该不该涉及分子水平而论,很难辨明是与非。选题是否对路,论文水平高低,要看出发点,目的明确,结果有价值。至于研究途径、手段,用不用分子技术无关紧要。不要无病**为用分子生物学而用分子生物学。
  研究生做课题有很强的时限性,3年内完成一项研究,要从出发点、目的、结果等方面要求完整,这不符合实际,也不公平。但研究生导师的研究工作,应该是有延续性的,时限应该是较长的。有的人用毕生的精力或一生的某一阶段,专心从事某项研究。应该具有全面的设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和可能获得的结果。一个研究生的工作,只是为导师研究长河中完成某一段航道的工程。这样的选题才会富有意义,具有价值。如果导师本人没有研究体系,缺乏全面规划,所指导的是研究生的课题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互不相干,不论选用什么先进手段,采取什么尖端技术,所得结果多是不深不透的半成品,因此,也不会获得真正的实效。

手外科的路该怎么走?

  我国断肢(指)再植的成活率,复合组织移植重建手功能的成功率,都是在95 %以上。同种肌腱异体移植临床应用已有数百例,历经8年观察无不良反应,说明该方法已经成熟。全臂丛根性撕脱伤采用五组神经移位,以使完全瘫痪的上肢能恢复肩、肘、腕的活动功能。其中,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更属世间创举。类似这些成就,在我国手外科领域中不胜枚举。从而不免产生差不多的想法,致使再前进的迫切感不强,研究选题贫乏。殊不知,科学发展无止境。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会不断给手外科提出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
  外科手术虽然能治病救命,但给人带来很大创伤。随着非侵入性技术的发展,给外科提出“微创”技术的要求。传统的手外科手术,往往强调做“生理切口”显露手术野,但切口不免过多过长。如何缩短和减少切口,就是对我们新的要求。关节镜现在只用来做关节伤病的检查与治疗。通过对关节镜的进一步研制改进,能否用来做肌腱、神经松解,肿物切除,值得探索。
  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但都不够理想。近年,高分子产物及生物制品发展很快。为能将这类材料制成合用的针型、螺钉、板型,以代金属物做内固定用,能达到操作简便,固定牢靠,促进骨愈合,适时吸收,岂非一大进步。如能将上述材料制成可注射剂型,不用切开将其注入骨折处,能很快凝固起固定作用,待骨折愈合后逐渐降解而不留异物,岂不又是一大改进。
  周围神经损伤,特别是较大的神经干缺损,目前的修复办法不多,效果也不理想。现在对神经生长因子研究者甚多,然而临床使用价值尚属未知。利用人工材料做支架弥补缺损,加以神经生长因子做诱导,促进轴浆生长,再设法减缓肌肉萎缩以待恢复神经支配。这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现代影像学发展很快,CT、MRI、PET等,对检查软硬组织、深在脏器,可起到直视病变的效果。但这些先进技术对手部伤病的检查诊断价值,还没有引起影像学家及手外科医生的注意。能否考虑,将某些影像进一步利用,计算机模拟成三维实物图像,希望能从立体图像中直视到神经、血管、肌腱、骨关节等损伤部位、断裂情况,并可依次设计手术方案。如能实现,这将给手外科医生带来不少方便。
  1年前,美国科学家报告,一个受精卵数天后形成“胚囊”,“胚囊”中有一个“内细胞群”,是一群具有全能分化能力的细胞,将这种细胞取出在体外培养其成为“胚胎干细胞”,再在一些生长因子诱导下可以进一步分化成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最终发育成完整的动物体。在这一过程中,利用核转移技术及诱导分化技术,可以获得带有受者HLA的各种细胞、组织或器官,再移植给受者,则不会发生排异反应。预期,可以利用动物体培养制成人的组织或器官。循此途径,通过组织工程制造出对受者没有排异作用的肌腱、肌肉、神经、血管、骨关节以及完整的手指或全手,再按需要移植给受者。这不应是天方夜谭,21世纪内付诸实现应大有可能。
  以上不过是列举几项,手外科领域中有待探索的问题尚多。
  我国手外科工作者的力量尚属薄弱,特别是具有能研究高尖技术的人力物力更是有限。这样,就存在量力而为,创造条件,合理承担,避免重复劳动,彼此通气,相互支持等问题。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在过去的封建社会中,文人墨客在曲水流觞的场合下,在吟风弄月的清谈中,相互藐视,理所当然。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相关知识浩如烟海,一家一户闭门造车则会一事无成。必须加强联系,分工合作,临床医生间相互协作,临床医生与基础研究者间相互协作,院际、所际间相互协作,携手进入21世纪,共同努力建设我国手外科的大厦,为使我国手外科保持国际水平,跟上时代发展而努力奋斗。
2# 沙发
发表于 2006-5-11 16:14 | 只看该作者
人家美国以前的手外科医生现在都好多转行了,去搞神经外科什么的.我现在也是手外科,以后何去何从啊!!!
3# 板凳
发表于 2006-8-27 21:38 | 只看该作者
本人目前也从事手外科,我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科学的进步,机械化的发展,手外科的病源必将减少。手外科医生何去何从啊 ???
4
发表于 2006-10-16 18:04 | 只看该作者
搞整形去啊,这个更赚钱,呵呵
5
发表于 2006-11-19 18: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虽然你说的很有道理,不发展则被淘汰,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一个生存法则,但是手外科作为一个在目前医疗市场还算有点前景下,我们应该把握现在,创造未来,但我们也不要杞人忧天,只要我们有真技术、真本事,我们不会被淘汰,其实我现在也很郁闷,有人说“你一个手外科医生会干什么?不就会接个血管。我们去进修半年或一年,我们也会”,我感觉他说的很有道理,我现在都不敢想未来。。。难道手外科就这一点值得我们骄傲的吗?
6
发表于 2006-11-20 14:0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手外有些地方还要发展  还不能停止   但是总体空间不是很大了  现在是普及的时期了 现在手外科技术在病例少的地方还没能普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9 14:4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