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08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祛病健身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5-10 0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药祛病健身歌
   
  中药养生史悠长,君臣佐使有良方。 阿胶专治阴血虚,灵芝能将免疫增。
人参大补须善用,洋参平和少燥刚。 杜仲补肾能降压,泽泻利水血脂降。
大红枣儿补气血,健脾益气山药尝。 金毛狗脊益肝肾,麦冬润肺津液生。
山楂消食又化瘀,木瓜活络还舒筋。 首乌黑发延年寿,莲子能把心脾养。
五味补虚又保肝,女真可把腰膝强, 养血补气寻党参,若要长寿地黄帮。
白术利湿助脾胃,天麻熄风又去痉。 益气升阳靠黄芪,明目降压菊花香。
冬虫夏草滋肺肾,清心止咳百合良。 苡仁利湿抗病毒,鹿茸能把精血添。
黄精补脾又润肺,当归补血兼润肠。 食补药补多运动,定可百年获安康。

   
祛病健身 补益中药
养生·珍品·药性·用途
人参 西洋参 大枣 山药 山楂 木瓜 五味子 女贞子 白术 白果 冬虫夏草 百合 黄精 当归
阿胶 灵芝 杜仲 泽泻 狗脊 麦冬 何首乌 莲子 党参 地黄 黄芪 菊花 薏苡仁 鹿茸(28种)  

   长于荒山野岭,秉受自然精华、阳光雨露,补益类中药,能调补人体阴阳、虚实,供给人体营养物质,如能加以合理使用,可收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之实效。
    l.人参
    人参,根肥大略像人形而得名,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和根茎,是最重要的补益珍品之一。人工栽培的人参也称为“园参”,野生的人参称为“野山参”,二者以“野山参”品质为优。


点图放大
  中医历来将人参视为济世之上品,历代医药学家认为,人参具有补气养血,固液生津、益智安神、开心明目、大补元气等功能。《图经本草》记载一则故事:“使二人同走,一含人参,一空口,各走奔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足见其功效非凡。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参具有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强筋骨,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辐射,抗疲劳,增强耐力,提高体力与脑力劳动的效率,增强性功能,能使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协调起来,正常发挥其作用,对不正常的血糖水平具有调整作用,还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抗衰老等。对贫血、神经衰弱、妇女失血过多、男子性功能失调、心血管等多种疾病都有治疗作用。由于人参在诸多方面的神奇功效,所以被人们推崇为“中药之王”。
    人参补益方法
    ①泡饮 就是以人参代茶饮用。取人参饮片 ( 切好的干燥药片 ) 3—9克,早晨放入杯中,当茶饮用,晚上将浸泡数次的药片,嚼碎咽下。此法最为方便,且不浪费药品。
    ②蒸服 取人参饮片5-10克,放入适量冷水浸泡一夜,次日加大枣或桂圆3—5枚,上笼30分钟即可,然后取汁饮用。一料药物可以蒸用2—3次,最后一次,汁、药一同服食。
    ③煎服 取人参饮片5-10克,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浸泡半月,然后煎沸,改用小火,习称“文火”,继续煎1小时后,即可取用。一般煎2—3次,最后一次,汁、药一同服食。
    ④冲服 将人参干燥后,粉碎成细末,每次2克,以温水或黄酒冲服,日服2—3次。
    ⑤泡酒服 将人参 ( 整支 ) 或饮片放入白酒内,浸泡10天后即可饮用,每次5—10毫升,早晚各一次。
    ⑥人参汽锅鸡 鸡一只(约500—600克),洗净,切成块,放入汽锅内,加葱、姜、花椒少许,盐适量,然后加入人参饮片15克( 或参段),上火蒸至肉烂,食肉饮汤。如果再加一些枸杞子则更好。其作用可以温中、益气、添精、补髓。
    一定注意: 服用人参因其性偏温,凡①阴虚火旺、②感冒发烧、③高血压、④湿热壅滞的患者,都要禁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人参毒性很小,但服用仍不得过量或长期大量服用,否则,也会产生毒副作用,出现①眩晕、②头痛、③失眠、④皮疹、⑤水肿、⑥出血、⑦闭经、⑧高血压等症状。这种情况就是“人参滥用综合症”。身体有病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另外,在服用人参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在服用人参期间,要忌食萝卜,以免降低人参的功效。
    ②选用人参进补一定要去正规药店(药房) 购买或经药物鉴定专家鉴定过的,确是人参,方可放心使用,不要在小贩小摊上购买,以防买到假货。确保安全用药。


    2.西洋参  
点图放大

    西洋参也是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因原产北美洲,如美国、加拿大,称为“华旗参”。目前,我国也有大面积栽培。
    与人参一样,西洋参也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但二者还是有一定区别,中医名家张锡纯曾说:“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因此,历来医家为西洋参能“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并且药性比较平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洋参具有①降低血糖、②抗肿瘤、③抗病毒、④抗疲劳和⑤抗缺氧以及⑥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用法类同人参,可泡饮、蒸服、煎服或加入汽锅鸡中。一般每次用量:3—6克。

    3.大枣
    大枣,我国首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不可多得的上品。《神农本草经》记述大枣功能:“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老寿星,活到101岁(公元581年—682年)。在那个时代,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后人称他为“孙真人”、“孙神仙”。他能够长寿,除他对养生延寿有特殊的理论和方法外,据说与他经常服食大枣很有关系。孙思邈认为大枣“久服轻身,长年不饥,似神仙”。

点图放大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大枣具有镇静、催眠、升高白细胞及抗过敏的作用,还有保肝、强壮、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作用,因其含多种维生素,有“天然维生素”的美誉。
    大枣滋补养生方
    ①大枣5枚,桂圆肉9克,红糖30克,水煎后,连汁、药,共同服下,每天1次,长期服食,可治疗贫血及过敏性紫癜。
    ②大枣6枚,鸡蛋1个,生姜4片,红糖30克,水煎后连汁、蛋服下,每天1次,连服15—30天,可治产后身体虚弱。
    ③大枣、鲜山药、糯米各适量,共煮粥食,长期服食,健脾养身。
    ④大枣5枚,芹菜根3个,煎汤服用,可以治疗高胆固醇血症。
    ⑤大枣膏 用鲜枣1500克或干枣500克,去核,加水煮烂,熬成膏,再加红糖500克:搅拌均匀,每日早晚各服一次,对于病后身体虚弱,很有补益作用。
    大枣宜虚弱者服食,健康人常食,亦非常相宜,尤其,大枣经济实惠,随手可得,大家应多善加利用大枣,可当消闲食品。
    注意:①适量、②有规律地服食,③切不可贪食过多,起到相反的效果。

    4.山药
    山药,又名“怀山药”,因旧时河南怀庆盛产山药,质量最优而得名,传统地道药材山药,是医食皆可的补益养生佳品。我国食用山药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认为山药具有“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聪目明,轻身不饥延年”的功效。  
点图放大

    山药有野生、家种,2种,药用一般以山地野生者为佳,食用多以人工栽培品。山药功能:具有①补脾养胃、②生津益肺,③补肾涩精之功能。用于①脾虚食少、②久泻不止、③肺虚喘咳、④肾虚遣精、⑤带下、⑥尿频、⑦虚热消渴。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山药能①增强小肠的吸收功能、②有降血糖、③降血脂、④增强免疫功能和⑤抗衰老的作用。
    山药可谓居家必备的补益养生药物。炖鸡、炖肉放进适量山药,均有良好滋补养身作用,且可久用。如有条件在炖制时,还可以加入适量的党参、枸杞子,更有利于补元气、健脾胃,特别是对脾胃虚弱者,更为适宜。①炒山药、②拔丝山药和③山药粥,更是人所共知,美味佳肴,烹饪方便,经常服食,大有益处。

    5.山楂
    元代医学家吴瑞《日用本草》记载,山楂功效:“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更进一步明确,山楂具有“消肉积”作用。临床多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阏血经闭,产后阏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等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因其消食破气,所以,清代医家汪昂说,“凡服人参不宜者,服山楂即解”。  
点图放大

    现代医药研究证明:山楂具有①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②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③促进心肌收缩,④抗动脉粥样硬化,⑤降低血压,⑤降低转氨酶、⑦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的作用;除此以外,还有⑧抗衰老、⑨抗癌的作用。
    山楂通常用量:10—20克。
    山楂虽是良药佳果,但不可多食。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认为,山楂若“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因此,凡是脾胃虚弱的人,不宜食用山楂,一般的人食用山楂或山楂制品时,也都要适量,因为山楂含有较多的酸类成分,对牙齿有一定损伤,特别是儿童,忌多食。
    注意:食后及时漱口,以防对牙齿损害。

    6.木瓜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成熟果实,是安徽著名特产,特别是宣州市(旧称宣城县)一带种植的木瓜,历史悠久,质量颇佳,习惯称之为“宣木瓜”。木瓜可药用,其树姿优美,春花烂漫,入秋后,金果满树,芳香袭人,亦可植于庭院观赏。  
点图放大

    金元时期,医学家王好古认为,木瓜“去湿和胃,滋脾益肺”。临床多用于①湿痹拘挛、②腰膝关节酸重疼痛、③吐泻转筋、④脚气水肿等症。民间常用糖或蜜,⑤将煮熟的木瓜拌均食用,可开胃顺气活血,⑥强筋骨;用干瓜片(即饮片)泡水饮用,还有⑦软化血管,⑧降低血脂作用。
    木瓜(指中药木瓜)在服用时,一定要按剂量服用,一般用6—12克为宜。
    从目前对木瓜的研究发现,木瓜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并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7.五味子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的成熟干燥果实。前者习惯称为“北五味子”,后者称为“南五味子”。南五味子较北五味子小,果实干柘,而且果肉薄。李时珍认为,“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  
点图放大

    《神农本草经》收载了五味子,将其列为上品。其果“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五味俱全,故称五昧子。中医一般在治疗疾病选用中药时,必须几种药物配伍应用,各味组合,才能更好的发挥疗效。唯独五味子味虽偏酸,却又五味俱全,而且性温,有养五脏,补人体不足之功,又有滋肾敛肺,生津止渴,收汗,涩精止泻的功能。尤对年老体衰者常见的头晕、眼花、失眠、头痛、乏力、心悸等症状,有改善作用;亦用于传染性肝炎、中风、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等症的治疗。
    现代医药研究证明:五味子对神经系统各级中枢,都有兴奋作用,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动,增进学习记忆力,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视力和听力,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具有抗疲劳、抗氧化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并对肝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五味子,一般用量:3—6克,有时在治疗老年疾病时,可用6—10克。
    五味子养生抗衰老。宋代著名医家唐慎微著作“抱扑子云:淮南公羡门子服之十六年,面色如玉女”,正是对五味子能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有力证明。
    五味子,配合其他药物治疗疾病方
    ①用北五味子250克煮汁,待冷后,放入新鲜鸡蛋10个,浸泡1周。每日早晨服用,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服用时,可加少许食盐。
    ②用北五味子500克,洗净,冷水浸泡1夜后,用手按去核,留其果肉,加上好蜂蜜1000克,文火为(小火)熬成膏。每日清晨空腹服用1—2汤匙,可以治疗长期肾虚引起的遗精。
    ③取五昧子、西洋参、麦冬、菊花,各少许,作茶饮,对心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著名中成药“生脉饮”,就是山人参、麦冬和五味子组成。临床常用于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甚至病危脉绝等症。

    8.女贞子
   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女贞之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说,“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贞女状之”。  
点图放大

    《神农本草经》将女贞列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药物,可“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本草蒙筌》中指出其“黑发乌须,强筋强力”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肝肾虚证。如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遗精,须发早白,视力减退,目暗不明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女贞子可以①增加实验动物的冠状动脉血流量,有②降脂、③降血糖、④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有⑤抗血栓和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⑦放化疗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升高作用,根据衰老的脂质过氧化学说,女贞子具有—定的⑧抗衰老作用。
     女贞子一般用量:10-15克。
    4种简便易行,女贞子小配方
    ①用女贞子与菟丝子、枸杞子各50克,加低度(380)纯粮白酒,浸泡两周后,每日服1小杯(约10—15毫升)。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止泻缩尿,乌须发,延年益寿。
    ②女贞子、早莲草、熟地、枸杞各15克,水煎,早晚服,连服半月以上。可治肝肾阴血亏损引起的脱发。
    ③女贞子、炒草决明各15克,玄参、枸杞各18克,水煎,日服2次。对老年性便秘,久服效果好。
    ④女贞子、枸杞、大枣各15克,水煎,日服2次,连服30天,治疗因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以女贞子为主的补益中成药,“二至丸”,其功效为“补腰膝,壮筋骨,强肾阴,乌须发”。这种成药组方简单,价格经济,功效突出,久服可显其功。
    女贞子虽补而不腻,但性质寒凉,如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均忌服。

    9.白术
    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白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收载,将其列为上品,当时称为“术”。产于浙江於潜(即今临安县)的,称为“於术”,冬天采收的术,习惯上也称“冬术”,且质量较优。白术因主产于浙、赣、湘、鄂等地,被美其名为南方人参。  
点图放大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白术有保肝利胆、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抗肿瘤的作用,能有效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从而起到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中老年人多见脾胃虚弱,中气不足,饮食欠佳,有时四肢乏力,或自汗、腹胀,泄泻,出现这些症状时,就可以服用以白术为主的药物进行补益调养身体。
    白术一般用量:5—15克。
    白术补益调养方法
    ①炒白术15克,炒枳壳9克。取鲜荷叶一张,洗净铺在笼屉上,将上述药物平摊于荷叶上方,再铺上一层纱布,纱布上放适量煮过的粳米和薏米(30克),上火蒸熟。每日1剂,连服数日,可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
    ②白术130克,红参30克,加水约1000毫升,浸泡过夜,煮沸后用文火煎1小时左右,滤出,再将浓汁熬成稠膏,加人适量蜂蜜,存人赶紧器皿中备用。每次服2匙,日服2次。用于滋补脾胃,少食胀满,营养不良等。
白术中成药
    ①参苓白术丸 适用于脾虚挟湿引起的大便溏薄(稀),且四肢无力,面黄肌瘦,消化不良,胸脘痞满等。
    ②补中益气丸 适应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而引起的食少、乏力、自汗以及内脏下垂(包括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注意:应用白术时,口干舌燥,津液缺少的人,不宜服用!  

    10.白果
    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成熟种子。银杏又称“公孙树”,意为银杏树生长缓慢,其寿命却很长,“公公种树,孙子得果”。银杏是地球一亿七千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孓遗植物,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珍贵的“活化石”。我国各地都有千年以上的银杏,如北京大觉寺和潭柘寺的银杏,均有一千二百多年。  
点图放大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白果乙醇提取物,对动物支气管有扩张作用,并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对多种致病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对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能够明显抵抗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延缓衰老等。
    中医认为,白果除有医疗作用外,还有一定毒性,特别是生白果,多食就会有中毒危险。所以,白果熟食为宜!白果一般用量:6—10克。
    白果补益调养方法
    ①白果3粒,用酒煮后,一次服下,连服4至5天,可治男子夜晚梦遗。
    ②白果、莲子、江米各15克,研成末,将乌鸡1只掏空,洗净,放入白果、莲子和江米,煮烂,空心服食。可治妇女身体虚弱,赤白带下。
    ③白果薏仁粥 白果5—10粒,薏仁60克,冰糖适量,小火熬粥,健脾利湿,化痰止咳。
银杏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广泛重视,因为,银杏制剂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谓保健佳品。

    11.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的来源较为复杂,它是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幼虫体内的干燥复合体。
    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入药始于清代雍正年间。几百年来,被医家称为补虚圣药。  
点图放大

    清代[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洛《本草从新》中,最早记述了冬虫夏草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效。中医临床,用于虚劳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软,盗汗,病后久虚不复等。现代临床,常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肾炎及肿瘤的治疗。冬虫夏草以它奇特的疗效,与人参、鹿茸,并列为3大补品而驰名中外。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冬虫夏草有显著促进血及升高血小板的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抗心肌缺氧、抗心律失常、抗肾衰的作用,能明显扩张支气管,并有拟性激素样等作用。
    冬虫夏草一般用量:3—9克。(如煎汤药,应在药渣中将冬虫夏草挑出,嚼碎服下为宜。)
    5种冬虫夏草补益调养方法
    ①冬虫夏草6—10克,水煎,食虫饮汁。适用于心悸失眠,增强体质。
    ②冬虫夏草25克,鲜胎盘1个,炖熟,可适当加一点调味品,分4次服,2日内服完。适用于多种虚损的补益。
    ③虫草鸭 老鸭1只,除去内脏,洗净,往膛内填人虫草10个,加调料,蒸烂食用。适用于糖尿病,病后体虚,贫血,盗汗,结核患者的滋补调养(无鸭用鸡,也可)。
    ④取冬虫夏草5—10枚,白糖或冰糖,桂圆肉、核桃仁、枸杞子、红枣、黑芝麻适量,加水蒸熟后,隔日服1次,连服1周,隔1周再服,若在冬前服用,则不畏风寒,不易生病。
    ⑤用冬虫夏草泡酒,每日小饮1杯,开嚼服虫草2枚,对下肢冷痛或肌肉萎缩有效。
    冬虫夏草有一股特殊的腥臭味。 用一般的炖汤、煎煮、研粉冲服等方法,有的病人难以下咽,对于这样的病人,不妨将冬虫夏草做成胶囊一试。

    12.百合
    百合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的鳞竿,鳞片白色呈球形,重重叠叠,紧紧相抱,似百片合成,而得百合之名,有野生和栽培两种。其花色鲜艳,有红有白,朵大喜人,既可观赏,又可食可药、百合全国各地都产,以江苏宜兴的较好。近年来,兰州鲜百合上市量较大,易购得。  
点图放大

    中医认为,百合能养阴清热,润肺止渴,宁心安神,治肺结核久咳、阴虚咳血、潮热肺痈、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失眠多梦、脚气浮肿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百合具有止咳平喘、镇静的作用,有明显的抗缺氧及抗疲劳作用,能改善老年人雌激素功能低能的作用。另外百合还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临床多用于白血病、皮肤癌、鼻咽癌、乳腺癌、宫颈癌等的治疗。
    百合除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外,又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滋补品,新鲜百合蒸、煮、炒皆可。
    百合补益调养方法
    ①百合100克,瘦肉(猪、羊、鸡、鸭,均可)500克,共炖佐膳食。适用于滋补身体虚弱,慢性支气管炎,以及浮肿病人。
    ②西芹炒百合 鲜百合50克(约2头),芹菜200克,清炒,入盐,味精、糖适量、本菜肴有利水消肿,降血压、清热除烦的功效:
    ③百合梨 百合50克,鸭梨1个,去核,冰糖适量,水煎,食百合与梨,并饮其汁;适用于热病后期的患者,或失眠心悸等。
    ④百合粥 鲜百合30—50克,粳米50克,冰糖少许,煮粥食。适用于肺阴不足,脾气虚弱引起的咳嗽、气喘、少痰,乏力及食欲不佳,时有虚热烦躁者。
    ⑤百合汤 百合30克,乌药9克,煎水服,可医久治不愈之胃痛。

    13.黄精
    黄精别名太阳草、黄芝,是百合科植物黄精、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的干燥根茎。最早收载《名医别录》,被列为上品,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具有“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肌”的功效。中医临床,常用于肺虚燥咳,肾虚精亏,脾胃虚弱等。  
点图放大

    黄精在灾荒年代,常被穷人用来代粮,叫做“米脯”。相传河南、陕西一带,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东汉名医华佗有一天,在深山遇一几年前,从财主家里逃出来的十七、八岁的姑娘,出于同情,华佗收留并收作干女儿。一个小姑娘独自在深山老林中生活了好几年,不但没有饿死,反而面色华润,身体结实,健步如飞。一日,华佗问姑娘:“这几年,你在山里是怎么过的?都吃些什么?”姑娘想了想,说她经常吃一种叫“黄鸡”的草根。华佗说能否带他看看,姑娘就带着华佗上了山,找到了这种黄色肥大的根,还真有点像只小黄鸡。后来,华佗也试着给一些病人吃“小黄鸡”,发现“小黄鸡”的确是一个好药,具有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的作用,并将其改名为“黄精”。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精有①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二酯的作用,②有一定降糖作用,能明显③提高动物耐缺氧能力,④有抗疲劳和⑤抗衰老作用。还有实验表明,黄精能明显⑥推迟“雄性大鼠生殖状态”老年性变化过程。
    黄精—般用量:9—20克;鲜者可用30—60克。
    3种黄精补益调养方法
    ①取黄精、枸杞子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50丸,饭前,温水送下,有补益精气的功效。
    ②取黄精饮片50克,煎煮30分钟后,取汁备用。粳米50克,与黄精汁一并煮粥,可适当加水,食用时,可放糖少许。长期服用,补脾益气、润肺,强身,尤适用于久病体弱,气短乏力,干咳等。
    ③黄精、党参、准山药各50克,鸡1只,掏空,洗净,填入以上3种药物,蒸熟后服食。可治脾胃虚弱,体乏无力等。

    14.当归
    当归是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主产于我国西北、西南。甘肃产者最佳,为道地药材,其中岷县产者质最优,数量大,居全国之冠,为当归之乡,素称岷归。  
点图放大

    当归入药,由来已久,《神农本草经》就将它列为可补可攻的中品药,既可扶正补养,又可攻邪治病。当归首功,是补血。血虚引起的头昏、眼花、心慌、疲倦、面少血色,脉细无力,最宜使用当归。当归还能补养全身,有调经、补血、润燥滑肠,温中止痛、破瘀生肌的功效,特别是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经常应用,如妇女胎前、产后诸病功效更佳,被历代医家誉为妇科要药。中医认为,归头和归尾偏于活血、破血;归身偏于补血、养血;全当归既可补血,又可活血。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当归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机体造血的功能,有抗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当归水溶性物质,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当归粉口服,有降血脂作用。
    当归—般用量:5—15克。
    当归补益调养方法
    ①当归24克,黄芪120克,母鸡1只(掏空、洗净),加调料,盐少许,共炖,饮汤食肉。适用于产妇、病后及年老体弱的滋补。
    ②当归、熟地各10克,大枣10枚,水煎,取汁饮,食枣。适用于身体虚弱,面色萎黄,月经不调。
    ③当归30克,生姜15克,羊肉250克,共炖,熟后可加适当调料,饮汤食肉;用于血虚头晕,产后腰痛,身体虚寒,支气管炎,贫血、闭经等症。
    ④当归丸 用于男女血虚、女子月经不调,经来腹痛等。
    注意:大肠滑泻、阴嘘火旺和舌苔厚腻者,不宜服用当归!活血需炒用当归。

    15.阿胶
    阿胶是哺乳科动物驴的皮,经煎熬、浓缩成的胶块:因产于山东东阿县(今阳谷县)而得名,因其炮制方法不同,又可分为阿胶丁和阿胶珠。  
点图放大

    阿胶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功效。
    阿胶适用于虚弱贫血、产后贫血,面色萎黄、吐血、咳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鼻衄,紫癜,肺燥咳嗽、咽干津少,月经不凋、产后便秘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阿胶对人体造血系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抗疲劳、抗辐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秋冬进补,阿胶不失为滋阴补血佳品,对慢性病恢复期的调理、各种贫血及慢性出血等,均有良好作用。
    阿胶一般用量:5—10克。
    3种阿胶补益调养方法
    ①阿胶500克,放大碗内,加水半杯,黄酒半杯,放入锅内隔水炖,待溶化后,再加冰糖200克,搅匀,再继续炖30分钟以上,倒入大些的搪瓷盘里,冷却后即成软糖状,用刀切成大小均等的20块。每日早晚空腹各吃1块。可治疗各种贫血。
    ②依上法炖制的阿胶,连同炒熟的核桃仁,每日早晚空腹,各吃1次,每次吃阿胶1块,核桃仁2个。可以治疗①便秘,②咳喘。
    ③阿胶15克,黄芩,黄连、白芍各6克,水煎取汁,放温后,加鸡蛋黄2个,搅匀。每日3次温服。可治①血虚眩晕、②心烦、③失眠等症。
    以阿胶制成的各种口服液,①阿胶枣,②阿胶糖等,可购回适当进补。
    注意:阿胶是一种胶质,有粘腻之性,①有瘀滞,②脾胃虚弱,③消化不良,以及④感冒发烧者,不宜服用!

    16.灵芝
    灵芝为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古以芝为仙草,有使人驻颜不老,及起死回生之功。
    灵芝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可“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慧智,不忘,久食轻身延年,不老神仙”。中医临床,用于治疗头晕失眠,消化不良、虚劳咳喘等症。


点图放大

    灵芝自古是吉祥、美好象征,民间流传动人而美丽的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冒着危险,从南仙翁盗得一种能够起死回生的仙草,救活许仙。这仙草,是灵芝,也叫“还魂草”。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都极其崇敬和信奉灵芝。现在,灵芝在我国许多地方,已培植成功,其药用资源比较充裕。同时,还可以见到以灵芝为主的多种产品,如口服液,茶和胶囊等。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灵芝①对中枢神经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②有明显的祛痰作用,③有调节血糖的作用和④提高血清胰岛素的作用,⑤有增加冠脉流量和⑥降低心肌耗氧的作用,⑦有显著增强免疫力,⑧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⑨有保肝解毒以及⑩抗衰老作用。
    灵芝一般用量:10—15克。
    灵芝补益调养方法
    ①灵芝酒 灵芝50克,酸枣仁20克,大枣10枚(撕开用),浸泡于白酒中,38度—42度为宜,1周后即可,每日晚服1小杯(10—15毫升),可治头晕失眠等。
    ②鸡1只,洗净,与15克灵芝共炖,食肉饮汤,长期服用,可滋补强壮,扶正培本,提精神。
    ③灵芝麦片粥 灵芝10克,粉碎,燕麦片50克,加水适量,煮粥.服时加白糖1匙,治神经衰弱、失眠等症。
    ④灵芝银耳粥 灵芝9克,银耳10 — 20克,冰糖15克,用小火炖2-3小时,使银耳成粥汁,取出灵芝残渣,分3次服用,可润肺止咳,安神。
    ⑤灵芝红枣茶 灵芝4 — 6克,红枣3 — 5枚,撕开,泡饮。可提高免疫力,安神养心,助颜美容。


    17.杜仲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千燥树皮,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之一。主要产于四川、贵州、陕西和云南,其中,四川和贵州所产的药材质量最佳。杜仲的树皮折断时,可见银白色的硬橡胶丝相连,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丝棉树”。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单纲目》,对杜仲药名做“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的动人诠释。  
点图放大

    杜仲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记述杜仲具有“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心,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等作用。
    中医临床,用于因肝肾虚弱而引起的腰痛、膝腿疲软无力,阳痿遗精、小便多、头晕眼花,胎动不安以及高血压等。
现代医药研究证明:杜仲有明显的①降压作用,并能显著②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质的浓度,有③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有④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等。
    杜仲一般用量:10—15克。
    杜仲补益调养方法
    ①杜仲30克、续断30克,猪尾巴2条(去毛洗净),放入砂锅内炖,放盐少许调味,食肉饮汤,适用于腰膝酸痛,阳痿遗精。
    ②杜仲30—40克,切碎,浸入1斤白酒内,泡3日后,滤出酒汁、日服3次,每次约5毫升,适用于高血压、头晕等。
    ③杜仲、白术、当归、阿胶珠、党参各10克,水煎,每剂日服3次,治胎动不安。
    注意: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杜仲!

    18.泽泻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生长于沼泽地,其功善泻,故名。习惯将产于福建、江西的称为“建泽泻”,其药材个大,粉性较足,—般也认为“建泽泻”品质较佳,是传统地道药材。产于四川,称为“川泽泻”,其药材个较小,纤维性较强。
泽泻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有“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久服耳目聪明,延年轻身,面生光”的功效。中医临床,多用于①小便不利,②水肿胀满,③呕吐泄泻,④痰饮眩晕,⑤热淋涩痛及⑥高血脂等症。  
点图放大

    现代医药研究证明:泽泻有显著的①利尿作用,②可抑制肝内甘油三酯的合成而达到降血脂作用,③对急性肝损害有保护作用,④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⑤有一定的降血糖和降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泽泻⑥还有—定的减肥作用。
    泽泻一般用量:10—15克。
    泽泻补益调养方法
    ①治疗高血脂症由泽泻、何首乌、决明子各30克,炒白术15克,生大黄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1个半月为1疗程。
    ②治疗脂肪肝:泽泻20克,生首乌、草决明、丹参、黄精各15克,生山楂30克,虎杖9克,荷叶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4个月。
    目前,应用泽泻进行保健的成方制剂市场上种类也比较多,主要用于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与治疗。

    19.狗脊
    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因其根茎表面附有光亮的金黄色长柔毛,根似狗的脊背,故又称为“金毛狗脊”。
狗脊列为《神农本草经》中品,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健腰膝,祛风湿,利关节的功能:特别是补肝肾,强筋骨和祛风湿的功能颇佳。因此,中老年男女,凡有肝肾不足,筋骨不利,腰膝酸痛,下肢无力,尿频,遗精,崩漏以及白带过多等症可以常服狗脊。


点图放大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狗脊有①增加心肌血流的作用,②有抗炎和③降血脂的作用。
    狗脊—般用量:10—15克。
    狗脊补益凋养方法
    ①狗脊、杜仲、续断各15克,香樟根、马鞭草12克,威灵仙9克,红牛膝6克。泡酒服,可治风湿骨痛,腰膝无力。
    ②狗脊、远志、茯神、当归,各等分,为末,炼蜜做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温黄酒送服,可以固精强骨。
    ③鹿茸100克,狗脊、白蔹,各50丸,将以上3种药粉碎,过筛,然后用艾叶煎醋汁,打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早晨空心(饭前),温黄酒送服。治女性少腹虚寒,带下纯白等。
    ④狗脊、木瓜、五加皮、杜仲,等分煎服,可治①腰痛及②小便过多。
    注意:凡阴虚有热,小便不利者,慎服狗脊!


    20.麦冬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栽培,其中,以浙江杭州一带所产的麦冬品质最佳,为传统地道药材,称为“杭麦冬”。  
点图放大

    麦冬最初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可“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中医临床,常用于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伤津,咽干口燥,便秘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①麦冬能改善心肌收缩力,对心肌细胞缺氧性质损害有保护作用,②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③还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麦冬一般用量:10—15克。
    麦冬补益调养的方法
    ①麦冬10克,加水煎20分钟,去麦冬,取汁,入鸭梨1只(去皮,切成厚片),加冰糖少许,煎沸即可。食梨饮汁,有润肺滋阴,清心除烦的功能,是秋季上好保健方法。
    ②麦冬、芦根,各15克,鲜荷叶1张。先将麦冬和芦根加水(量可大一些),煎煮15—20分钟,然后将鲜荷叶(切碎)放入,继续煎煮5 — 10分钟后,滤出,加白糖适量,存入一洗净的容器里,放入冰箱,随时饮用,具有防暑降温作用。
    ③麦冬5克,胖大海1—2枚,金银花、菊花各3克,甘草2克,当茶饮,可治疗慢性咽炎
    ④麦冬、生地黄,各30克,水煎服。可治衄血不止。

    21.何首乌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最初收载于宋代《开宝本草》。明代《本草纲目》指出何首乌,有“止心痛,益气血,黑髭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的作用。《开宝本草》还有何首乌“久服令人有子”的记载。  
点图放大

    何首乌因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鲜首乌、生首乌、制首乌。①鲜首乌是未经加工过的,其润肠、消肿的功效较好;②生首乌是经过晒干的,功效长于清热降火、养阴通便和消痛肿;③制首乌有补血、补肾、益精、乌须发的功效,是一种滋补强壮药,适用于未老先衰、头发早白、贫血体弱、肾亏遗精、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何首乌有①抗衰老作用,可显著②增强机体清除自由机和抗氧化能力,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显著促进机体造血功能,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并可改善肝功能。
    何首乌一般用量:10-30克。
    何首乌补益调养方法
    ①制首乌16克,生地黄30克,放入瓷茶壶内,开水泡取汁,代茶饮用,每隔3天换药1次,连续饮用3个月。适用于未老先衰,身体虚弱、须发早白。服药期间,忌食①动物血类食物及②葱、③蒜和④萝卜。
    ②制首乌15克,大枣5枚,陈皮6克,甘草3克,加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饮汁食枣。每日分3次服完。适用于老年体虚,病后虚弱,食欲不振。
    ③制首乌,枸杞子,各12克,杜仲、熟地各10克,水煎服,日服1—2次,适用于肝肾精血不足,头晕眼花,腰膝酸软等症。
    ④首乌蛋 鲜首乌100克,(如无鲜品,干首乌也可,用量30克),鸡蛋2个,将鲜首乌洗净,切片,与鸡蛋一并放入砂锅,加水点,并加入适量葱、姜、盐,煮至蛋熟,将蛋捞出,去皮,再入内煮10分钟即可,饮汁食蛋,每日1次。适用于血虚体弱,头晕眼花,须发早白,未老先衰,遗精等症,特别适用于虚不受补的患者。
    中成药“七宝美髯丹”,功效为乌须发,壮筋骨,固精气等。以何首乌为主制成的中成药还有“首乌片”、“首乌延毒丹”等,其功效基本类同。

    22.莲 子
    莲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果实或种子;最初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有“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的功效。
    中医认为,莲子有养心,肾、补脾,涩肠的功能,临床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妇女崩漏,脾虚泻痢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莲子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及抗衰老的作用,有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有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作用等。
    莲子一般用量:6—15克:
    莲子补虚调养方法
    ①莲子15克,桂圆10个(去外皮、核)鲜百合1头,精米50克,熬粥食,可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或久病后的调养。
    ②莲子15克,银耳2个,人枣或山东小枣适量,煮汤,出锅时,加冰糖适量。(注意汤一定要煮到有浓稠感)。有补脾益肺及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失眠多梦,咳嗽,体虚无力等症。
    ③炒莲子、炒粳米各50克,茯苓20克,—同磨成粉,加入白糖适量,开水冲服,可治病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莲又称为荷,可谓全身部是宝,均可药用,因所用部位不同,其功效也不同:
    荷叶—一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的功用,如用叶炮制成荷叶炭,还有止血功用。
    荷花——可活血、止血、坠跌内伤,呕血不止,常以干荷花为末,酒送服。
    莲须——即莲花的雄蕊,可治疗梦遗及早泄等。
    莲子心——即莲子中央绿色的坯芽,做茶饮,可以治疗高血压。
    莲房——也叫莲蓬,即剥除莲子后所剩的海绵状增大的花托。能消瘀,散血,去湿。
    藕——可清热,凉血,散瘀。其藕粉有调中养胃的作用。
    藕节——捣烂以酒或蜜煎服,专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咳血及血痢等。

    23.党 参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党参可谓人参之“同党”,因其功效与人参近似,只是补益的力量较人参弱些而已。但党参产量较大,且价格低廉,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应用于临床,只是在用量上,要较人参大。  
点图放大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党参有①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有明显②增加血中红细胞的作用,有③保护胃黏膜和明显的抗溃疡作用,并有较明显的④促进免疫功能作用。除此以外,还有⑤抗缺氧、⑥抗辐射、⑦抗疲劳等作用。
    党参一般用量:10—30克。
    党参补益调养方法
    ①党参、黄芪,各50克,母鸡1只,大枣5枚,生姜5片,共炖,熟后加盐,味精少许调味,吃肉饮汤,—般3—5日按上法服食1次,连用3—5次。对老年体弱、贫血、慢性内脏下垂(如子宫、肾、胃下垂和脱肛),效果显著。
    ②党参30克,炒大米30克,加水4杯,煎至2茶杯,代茶饮(也呵食米),—般服用2—4次。适用于中气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及胃、肠十二指溃疡等症。
    ③党参、枸杞子,各15克,浸于500毫升白酒或米酒中,1周后服,每次约10毫升,早晚各1次。适用于神经衰弱和气血两虚等。
    ④党参15克,五味子9克,麦冬12克,每日早晚2次煎服。可治冠心病,种经衰弱,心悸,气短等症。
    含有党参的中成药,如健脾丸、补中益气九等。
    党参和人参—样,服用时,忌食萝卜!

    24.地 黄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药用地黄有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之分,生地黄(简称生地或干生地)是由鲜品干制而成;熟地黄(简称熟地)是将干地黄加一定量的黄酒,再经过多次蒸晒,至内外皆成黑色,滋润光泽,柔软,味甜不苦时即成。  
点图放大

    熟地与生地的功效有所不同。熟地多用于滋补,有补血养阴、生精益髓、滋肾养肝。适用于各种贫血、月经不凋,腰膝酸软,遗精盗汗、头晕心悸、失眠,耳聋耳鸣等症:而干、鲜生地其性寒,故偏于清热凉血,润燥生津。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地黄有强心利尿的作用,有降压作用,地黄有**骨髓,增加纤细胞、血红蛋白和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有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显著的镇静催眠和保肝作用。
    地黄一般用量:10—30克。
    地黄补益调养方法
    ①榨取鲜生地汁约50毫升,无鲜汁时也可用干生地30克加水煎汁备用,取粳米100克,加地黄汁和适量水煮粥服食。适用于热病后期津液耗伤,低热不退,心烦口渴及口鼻出血等症。
    ②干地黄60克,白酒500毫升,将干地黄浸入白酒内,密封,待1周后,摇动1次,再放置3天,即可饮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约10毫升。适用于阴血不足而引起的肢体麻木,筋骨疼痛等症。
    ③六味地黄丸 适用于肾阴亏损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梦遗滑精,消渴多饮,骨蒸潮热和于足心热等。
    ④杭菊地黄丸 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视力减退等症。
    注意:熟地黄性质粘腻,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用!

    25.黄芪
    黄芪是豆科植物膜荚黄芪的干燥根。《神农本草经》对黄芪进行收载,将其列为上品,认为黄芪具有补虚作用。黄芪根据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分为黄芪(即不经炙过的),炙黄苠(即用蜜拌炒的)。  
点图放大

    黄芪是中医补气要药。中医认为,黄芪可补全身之气,还可生血、固表、升阳、生肌、止汗。中医临床多用于气虚体弱,行走气急,四肢无力,体虚多汁,脾胃虚弱,气虚脱肛,精神萎靡不振以及心悸等症。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由于脾胃虚弱,经常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呼吸不畅,四肢发凉,服用黄芪最为适宜。若在冬令时节,体弱易患感冒的人,可用黄芪煎汤代作茶饮,有防止感冒的作用。黄芪还被誉为“疮家圣药”这是因为中医临床遇到气血不足的疮痈内陷,脓成不溃,或溃后脓水清稀,疮口久溃不敛时。可用黄芪配伍其它中药来治疗,并具较好的疗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芪(黄芪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有抗衰老及抗缺氧的作用;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并能扩张血管,对抗心肌缺血,其多糖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等。
    黄芪—般用量为10—15克,大剂量时可用30—60克。饮片黄芪分为炙与不炙2种,补气升阳多用炙黄芪,其他方面多为生用。
    黄芪补益调养方法
    ①黄芪50克,老母鸡1只(洗净)共炖,熟后加适量调味品,食肉饮汤。适用于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
    ②黄芪30克,大枣10枚,瘦肉(猪、牛、羊肉,均可)1斤,加调味品,共炖,食肉饮汤。适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和贫血等。
    ③黄芪30克,鲫鱼1条(约150克-200克),掏膛、洗净,放入大碗内,下黄芪,加水适量,放入调味品,蒸2小时左右,食鱼饮汤。适用于营养不良,肾炎浮肿,产后体弱等。
    注意:因为黄芪是—种温补性药物,凡有①发热、②胸闷、③腹胀和④肺结核咯血、⑤口干唇燥时,均不宜服用!

    26.菊花
    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的干燥头状花序。菊花作为药用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称“鞠华”,列为上品,除有治疗“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的作用外,“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点图放大

    菊花除有药用作用外,还因其品种繁多,色彩绝丽,姿态多变,在百卉凋零的深秋冒霜开放,所以,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早在春秋时代,《礼记》—书就记述了菊花;战国著名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也有歌颂菊花的诗句。泰国的咸阳曾出现过较大规模的菊花*市场,将其作为蔬菜食用。在盛唐时菊花的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可观赏传的品种越来越多,并通过中日文化的交流,菊花的栽培技术传到日本,很快受到日本人民的喜爱。在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可以说,菊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通,结下不解之缘。因菊花一般在阴历九月时盛开,所以,人们也把九月称为“菊月”,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这天登高,饮菊花酒,观赏菊花的雅性,已成为我国一种传统习俗。
    药用菊花因花色、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白菊花和**花2种,其中,白菊花中又可分为①亳菊花,产于安徽毫县,为阴干品;②滁菊花,产于安徽滁县,为生晒品;③杭白菊,产于浙江杭州,为蒸晒品。
    历代医家认为,白菊花除具有疏风清热的功效外,还具有较强的平肝明目的功效;**花的疏散风热,泻火解毒的功效较白菊花强。中医临床,多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发热头昏痛,目赤肿痛,眩晕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菊花有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能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和加快胆固醇的分解代谢,有抗炎解热的作用,常服可延年益寿。
    菊花一般用量:10—15克。
    菊花补益调养方法
    ①菊花末10—15克,大米100克,加水适量煮粥,食用前加白糖更佳。适用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
    ②菊花10—15克,龙井茶5克,用开水冲泡15分钟即可饮用。适用于高血压、头目眩晕患者。
    ③菊花50克,洗净阴干,加纯粮白酒1—2斤,密封,3日后,即可饮用。适用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每次不可多饮,10—15毫升为宜),长饮有抗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27.薏苡仁
    薏苡仁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成熟种仁。薏苡仁也称薏仁、苡米。《神农本草经》中将薏苡仁列为上品,认为薏苡仁可“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根据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薏苡仁分为生薏苡仁和炒薏苡仁。中医认为,薏苡仁生用时偏于渗湿利水。清热排脓;炒苡仁可以增强补脾止泻,利湿的作用。  
点图放大

    薏苡仁临床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以及脾虚泻泄,还可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挛急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薏苡仁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有抗肿瘤作用;对肌肉收缩有抑制作用等。
    薏苡仁一般用量:10—30克;本品因药力缓和,用量须大,且宜久服。
    薏苡仁补益调养方法
    ①取薏苡仁15克,陈皮丝10克,粳米15克洗净,煮沸后,用小火继续煮25分钟,再加入荷叶10克(新鲜的最佳,干品亦可,洗净剪成丝),再煮5分钟,有荷叶之清香气即离火。每日1次,服食时可加糖少许。适用于胸闷憋气,体重倦怠,头晕目眩的患者。
    ②取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洗净,加水煮粥。每次1小碗,每日2次,可加白糖少许,15天为一疗程。该粥可健脾利湿,治水肿,泄泻,白带过多,小便淋浊及风湿患者。
    ③取炒薏苡仁30克,大红枣10—20枚,粳米50克,洗净,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碗,加糖则味更佳。有健脾胃,养血安神的作用。治贫血,慢性胃炎,营养不良,腹胀等。

    28.鹿茸
    鹿茸是哺乳纲鹿科动物雄性鹿头上,锯下来的尚未骨化幼角。从梅花鹿头上锯下来的鹿茸称为“黄毛茸”,马鹿头上锯下来的鹿茸称为“青毛茸”。鹿茸是一种名贵中药,在我国药用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点图放大

    中医认为,鹿茸具有滋肾壮阳、生精血,补髓健骨的作用。临床多用于阳痿滑精,血虚眩晕,肾虚腰软,精血不足,,面色萎黄,耳鸣耳聋,畏寒乏力,慢性脓疮,盗汗等症。
    鹿茸老化变为骨质角后,称为”鹿角”。鹿角经煎熬成为胶块,即是鹿角胶。鹿角胶有温补肝肾,滋养精血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四肢疼痛及神经衰弱。
    现代医药研究证明:鹿茸对人体有强壮作用,促进病后恢复及年老体弱者的健康;有强心和改善体内微循环的作用;有促进入体造血机能;有明显的抗机体脂质过氧化作用;可促进溃疡和伤口愈合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鹿茸一般用量:1—3克,研成细末。特别注意:①患有高血压,②肾炎,③肝炎以及中医所说的,阴虚火旺,⑤肝阳上亢的人,均不宜服用鹿茸或含鹿茸的其他制剂。
    鹿茸补益调养方法
    ①取鹿茸3克,放于婉内加水适量,隔水炖服,或与肉共炖食之。适用于精衰血少,头晕眼花等症。
    ②乌鸡1只(300克左右),掏膛,洗净后加鹿茸6—9克,加调料,盐适量,炖烂。每日服1次,分3次服完。适用于肾虚精亏,久婚不育,妇女小腹发凉,月经不调及精血淡少,腰酸乏力等症。
    可购到以鹿茸为主的各种保健品,如①鹿茸精、②龟龄集膏(酒)、③椰岛鹿龟酒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ymg2000 +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8-8-24 19:51 | 只看该作者
好啊哈哈哈啊
3# 板凳
发表于 2013-4-3 11:03 | 只看该作者
总结得不错,{MO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19:4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