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79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求治疗梨状肌综合症的最佳有效治疗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5-1 1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有个病人,典型的梨状肌综合症表现及体征,已经排除腰突症及类似疾病!经过治疗效果不理想,特向专家高手寻求治疗梨状肌综合症的最佳有效治疗方法!
2# 沙发
发表于 2005-5-1 14:3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肌肉损伤,可以局封(炎症明显.).久病可以考虑针刀松解瘢痕,粘连.梨状肌发育异常(很长见),给予药物镇痛,局封配合,效果差强人意.此时要锻炼身体,避免诱发.

真正的原发梨状肌损伤不多见.还是查看腰骶部的结构.细心点可以找到原发灶.
3# 板凳
发表于 2005-5-1 21:24 | 只看该作者
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关系非常密切。梨状肌本身变异或局部瘢痕粘连形成可造成坐骨神经受压症状。可先行推拿、理疗、局部封闭等治疗治疗,一般效果可以。上述方法欠佳,若诊断明确,可行手术探查,解除变异或瘢痕组织。可明显缓解。
4
发表于 2005-5-3 01:07 | 只看该作者
推拿手法  
①按揉松筋法:患者俯卧,自然放松。术者迭掌按揉臀部肌肉,反复按揉使局部肌肉由僵硬变为松软,且有发热感为度。
②弹拨筋络法:术者以双手拇指用力触及梨状肌,然后沿与肌纤维走行方向相垂直的方法来回弹拨10次左右。
③肘尖点按法:术者屈肘以肘尖在痛点明显处静点3 min,力量务必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缓缓抬起,有较好的解痉止痛之效。
④运摇牵拉法:患者仰卧,健侧下肢屈髋屈膝,术者一手握其踝部,一手置于膝部,作环状运摇,同时配合以牵拉蹬空,操作5~10次。再以同法行患侧下肢操作。
⑤理筋收**:患者俯卧,术者以掌根或以前臂尺侧按揉臀肌,而后用双掌交叉按压局部10次左右,整理收功即可。1次/d,10 d为一疗程。

中药疗法  
①药物组成:白芍30 g、鸡血藤30 g、川牛膝30~50 g、老鹳草30 g、威灵仙10 g、地鳖虫10 g、红花10 g、制乳香6 g、制没药6 g、蜈蚣2条、全蝎3 g。
②随症加减:偏寒者加独活、细辛、桂枝适量;偏湿者加苍术、薏苡仁、防已、木瓜适量;偏热者加忍冬藤、地龙、黄柏适量;偏瘀者加桃仁、归尾、苏木适量。1剂/d,水煎服,10 d为一疗程。
5
发表于 2005-5-27 23:53 | 只看该作者
梨状肌综合症是引起干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之一,故应属坐骨神经卡压综合症的范畴。梨状肌为臀部深层一块较小的肌肉,其主要作用是外旋髋关节。在下肢突然过度外展、外旋或由蹲位猛然站立时可使该肌发生急性损伤,也可因髋关节的突然内收、内旋使梨状肌受到过度牵拉而造成损伤。或因某种劳动姿势使梨状肌经常处于过度紧张、牵拉状态而形成增生肥厚等改变,从而引起梨状肌下孔狭窄,导致通过该孔之坐骨神经受到卡压而发生本病。
    梨状肌综合症属中国传统医学之“痹症”范畴,猝然外伤、可致局部气血瘀滞,或因素日肝肾不足,复感风寒湿邪,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而引发本病。笔者采用理筋手法,疏通经络,解除痉挛,剥离粘连,舒筋定痛。配合内服中药以白芍、鸡血藤养血柔筋,解痉止痛为主药;辅以威灵仙、老鹳草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佐以红花、地鳖虫、制乳香、制没药、牛膝活血化瘀,疗伤定痛;蜈蚣、全蝎搜剔攻窜,通达经络,并结合临床随证加减。内外同治,相互协调,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同时应嘱咐患者在急性期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利局部水肿吸收,注意保暖,避免重复损伤,以利早日康复。
6
发表于 2005-7-21 21:06 | 只看该作者
保守不可以时可以手术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08:4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