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喹诺酮类药物应用警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7-15 2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来源:医学之声 公众号

喹诺酮类药品是我们临床使用广泛的抗感染药,因其抗菌谱广、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等原因,临床的大量应用,其不良反应及不合理使用带来的危害也日益突出,据国家ADR监测中心第三十五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在2004-2009这5年[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收到上述13个喹诺酮类药品的病例报告8万余份,其中严重病例报告3500余份。所以我们广大医务人员一定要熟知这些不良反应。

1、消化道的不良反应

这个是最常见的一个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疼痛和腹泻等。喹诺酮类药物的所有品种都可发生胃肠道反应,只是这些症状的轻重及频繁程度可能有所差别,药物剂量及与其他抗菌药联用也是影响因素。这种情况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2、神经精神系统的不良反应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这类反应发生几率仅次于消化道的不良反应,排名第二。临床上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失眠、眩晕及情绪不安,多轻微、短暂;严重的也可有幻觉、惊厥、抽搐、癫痫等,但严重的相对罕见。所以有癫痫和精神病史的患者尽量避免应用。

3、心脏毒性

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全身乏力、心音强弱不等等。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潜在的心脏毒性,主要表现剂量依赖性的QT间期延长。在注射给药时尤为明显。喹诺酮类药物的心脏不良反应罕见,但心脏毒性一旦发生,后果严重,甚至可威胁生命。

4、光敏反应

光敏反应是用药后皮肤对光线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光毒反应和变态反应两类。临床症状主要为光暴露部分皮肤出现痒性红斑、水肿、水泡,严重者可引起皮肤脱落、糜烂。光毒性是指药物吸收的紫外线能量在皮肤中导致皮肤损伤;光变态反应是药物吸收光能后NH2激活状,并以半抗原形或与皮肤蛋白结合成为全抗原,经表皮细胞传递给免疫细胞,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5、对软骨和牙齿的影响

对多种幼年动物给予较高剂量喹诺酮类药物,连续7天至数月均可诱发不同程度的关节软骨病变。所以喹诺酮类药物不推荐用于儿童及骨骼生长期的患儿。研究也发现服用环丙沙星孕妇的人工流产胎儿出现与动物实验相似的关节受损改变,胎儿关节中药物浓度高,软骨中药物浓度也高,因而,本药禁用于孕妇和哺乳妇女。

6、过敏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没有要求做皮试,不需做皮试可直接使用,虽然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但时有喹诺酮类药物导致过敏性休克和喉头水肿的报道。

7、肾毒性

一般患者对喹诺酮类药物耐受性良好。从文献资料来看喹诺酮诱发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很低。泌尿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损害,包括尿频、少尿、结晶尿、尿液混浊、蛋白尿、面部水肿、肾炎,严重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其中,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罗氟沙星的血尿报告较多,帕珠沙星的肾功能衰竭病例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喹诺酮类药物在尿液中溶解度降低可结晶析出,引起结晶尿、血尿,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故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多饮水,稀释尿液,每日进水量应在1200 ml以上,避免与有尿碱化作用的药物(如碳酸氢钠、碳酸钙、制酸药、枸橼酸盐)同时使用。

8、肝毒性

肝毒性也很罕见,并且大多数通常为一过性的肝功能生化指标升高。一般停药后可以自行缓解。

喹诺酮常见不合理应用

喹诺酮类药品的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依然存在,主要包括: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禁忌症用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输液时滴速过快等。部分药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还较为严重,如莫西沙星超适应症用于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疾病、胆道疾病等,比例达到30%以上。
按照《卫计委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并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合理使用喹诺酮药物的建议

医生应按照药品说明书的指导处方喹诺酮类药品,严重掌握适应症,详细了解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等信息,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品。对过敏体质或者有药物过敏史、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患者慎用该类药物,对肾功能障碍患者、老年患者应注意调整用药剂量,未成年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避免使用本类药物。应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将药品风险及使用该类药品应注意的问题(如多饮水、避免日晒)清楚地传递给患者,确保用药安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6 15:4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