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心衰合并房颤:我们该怎么办?(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1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踏青放牛 于 2016-7-5 14:19 编辑

                                                                          
                                                                                心衰合并房颤:我们该怎么办?(下)                                                                                                        
6.晚期心衰的装置治疗(CRT)

心脏再同步治疗可降低症状性心衰、LVEF≤35%及QRS间期≥120 ms患者的死亡及住院风险。尽管CRT随机试验没有纳入充足的房颤患者,但临床上25%-50%符合CRT标准的患者存在房颤。目前,指南对CRT治疗心衰合并房颤的推荐等级为IIa。房颤患者房室同步性不良和快速心室率会影响CRT获益,有小型研究提示获益效果取决于房室结消融效果。对23项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n=7495)提示,房颤患者对CRT的无响应率更高(35% vs 28%, P=0.001)。近期来自美国NCDR注册研究(8951例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数据表明,CRT-D治疗比起单纯ICD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全因及心衰再住院率。因此尽管房颤患者应答率较低,CRT仍可用于合适的患者,以进行积极的心律控制。尽可能进行(近100%)进行双心室起搏并避免不恰当电击。药物难治性心动过速患者可考虑接受房室结消融治疗。

当HFrEF合并房颤患者需要植入泵支持设备时,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问题。例如有观察性研究显示,植入HeartMate II左室辅助装置的患者的住院率与死亡率均升高(持续房颤校正后HR 3.54;95% CI 1.52-8.25;P<0.01),且即便这类患者的INR更高,他们也更容易发生血栓事件。

四、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长期以来,心动过速引发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都是公认的房颤并发症,该病在房性心动过速患者中发病率为3%~25%。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有多种潜在发病机制,包括L型钙通道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降低、细胞内钙离子和舒张期痉挛增多、左室舒张压升高导致的心肌血流受损、氧化应激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有害多态性。

在处理快速心室传导合并房颤的患者时,无心血管病史的新发心衰患者应考虑此诊断。当评估房颤合并左室功能障碍的患者时,首先要排除引起心室功能障碍的其他潜在原因,包括缺血。一旦排除了缺血,即可开始评估非缺血性心肌病的其他指标(如左心室肥大、酒精/药物使用、浸润性疾病等)。需要强调的是,目前还没有确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因此对已患有心血管病患者的诊断可能较为困难。

一旦患者开始抗凝治疗并解决了血栓风险,即应采用心脏电复律来恢复窦性节律。当前有数种方法可用于维持窦性节律;导管消融前的短期治疗使用胺碘酮(3个月)。在导管消融术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与无结构性心脏病者的结局相似。

五、HFpEF合并房颤

HFpEF十分常见,可占心衰发病人群的半数以上,尚无有效降低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治疗方法,且房颤和HFpEF密切相关。目前对此类患者的治疗策略与窦性节律管理方法无差别;应用利尿剂来减少液体潴留,缓解症状,并对高血压及其他合并症进行优化治疗。MRA能否通过减少纤维化来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和心脏舒张功能,目前仍在研究之中。房颤患者合并 HFpEF或HFrEF时的卒中风险相似,因此所有适合的患者都需要抗凝治疗。

由于目前心衰并房颤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式有限,因此这一患者群体中存在较大的治疗需求,未来研究需要特别关注患者的心律控制、节律控制最佳方法及预防止疗。同样也需要将各种治疗分类来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许多研究正在探索遗传图谱是否有助个体化治疗。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jjmjZy+2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2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6-7-5 16:26 | 只看该作者
{MOD},学习心衰合并房颤的相关知识。
3# 板凳
发表于 2016-7-14 10:20 | 只看该作者
{MOD}学习心衰合并房颤的专业知识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6 06:1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