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孤独是一种要命的病!(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2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金庸笔下的古墓一派长期隐居在墓穴之中,**甚少与外界交流,美国学者最新的研究表明,他们的**其实比别人更容易早死。
  长期孤独、社会隔离会导致抑郁等心理问题,但新研究表明,孤独和肥胖的危害不相上下,同样危害身体,甚至加速死亡。这项来自美国杨百瀚大学的研究对1980年至2014年间的70份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长期孤独者死亡风险增加26%.研究发表在3月刊的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上。
  研究共纳入调查对象逾300万例,平均年龄为66岁,用精神分析量表评估调查对象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程度,同时收集分析他们的社交状态,如是否独居等信息,并随访7年。
  分析结果发现,控制了诸如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态、既往疾病史后,有孤独感体验者和“独行侠”们更倾向于早死。结果显示,长期孤独者早死风险增加26%,社会隔离者早死风险增加29%,独居者比那些与其他人合住者早死风险增加32%--这些数据比起肥胖对身体的危害不遑多让,研究者甚至表示:“因缺乏社交而引发的死亡风险比肥胖更大”!
  尽管听上去很像,但孤独感、社会隔离并不是一回事,有些人不管身处何地、无论群居还是单身都会被难以排解的孤独感困扰,而社会隔离则指鲜少有社交活动者,这些人因个人喜好或客观原因才独来独往。
  社会隔离、独居和孤独感引发早死的机制也稍有不同。研究人员分析,与独居时相比,人们在群居时人体内的免疫应答和应激反应水平更高,提示人类合该是天生的群居动物。而孤独感则更容易伴随不规律饮食、酗酒、药物滥用、飙车等一些高危情况,导致机体的病变或意外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和应用,当代人彼此间的联系似乎更多了,然而,研究显示有孤单感体验的人却越来越多了。研究组成员蒂姆·史密斯甚至称:“随着与日俱增的孤独感体验,我们预测在未来,‘孤独’将成为一种流行病”。
  看来在关注腰围和体重的同时,我们也该给自己的“孤独感”减减负了。新研究提示,即使是爱享受孤独的人,偶尔和亲友小聚几回,更有益健康。长寿的秘诀,不在于冬虫夏草和百年老参,而是走近他人,共享人生。
2# 沙发
发表于 2015-10-17 13:08 | 只看该作者
孤独和抑郁。发病率超高。
缺少阳光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9 01:3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