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70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怪病杂谈一(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3-19 0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较为古怪的病。这些病由于很难诊断出是那一类病,治疗和用药都不能准确,效果也不好.下面就在治病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病案谈一下看法.
病案一; 右下肢犹如火烧燙,冬天也不要盖被子.
在1991年的夏天,有一位江西的中年女患者诉说自得病多年看了好几家医院,中西药都吃病没治好.说右腿如火烧烫,特别是晚上睡觉腿难受的不知放那里好.即在寒冷的冬天也要把腿露在外面,放在冰冷的地上心方觉得舒服。白天症觉轻,行走无碍。口不渴,食量、大小便还正常,只是有时小便会黄,有时又不会。观其双脚之色和大小很难看出变化,其面色淡青微带黄,舌胎薄白少而不均,舌质淡白而显暗郁色,偏厚。脉初举微浮而不均,中下弦、涩小紧互见。多见寸、关位。
诊毕思维,余无治过此病,但从舌脉观之,病由水湿引起,寒气从之,湿久不去凝生流痰滞于经脉,气血周流受阻,郁久寒湿热化,阳气不得宣发。又久病入络,瘀血乃结,故舌质暗,脉象涩。舌质较厚此脏腑之气升降有碍。又何病入睡会加重,经云;人卧血归于肝。阳入阴则眠。此病经脉受阻,血归滞慢,阳气在外不能潜入阴内而发热,是故病入夜眠而加重。治法当,湿、痰、气、血、寒、热并调(病之经络主阳明、少阴、少阳、厥阴)。处方如下;(以下用药克为单位)
苏梗12 藿香10 槟榔10 厚朴10 木香10 木通10 连翘10 黄柏10 知母10 苡米仁30 半夏10 茯苓15 吴芋10 赤芍10 丹皮10 红花10 土别虫10 两剂;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药后病人诉说;腿之发热大减几乎不影响睡觉。说时很高兴。后依舌脉之变以此方为主,少有加减几味,药再服伍剂。一月后见其说病已不发了。
此气病至血,痰湿凝滞,寒热兼杂。治以气分药为主佐于他药合参用之。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一尘 +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5-3-19 10:20 | 只看该作者

怪病杂谈一(转)

胃脘及食道发热如开水滚烫难忍。
2000年秋一位六十岁的女患者求治。言其得病后在大医院诊治一年多病不见好转,医生在诊断后得不出什么说法,病例上写着胃及食道高度红肿溃疡,并对其家人说有可能是癌变。病者心理负担很重,不知如何是好。整日忧虑。食量减少,如胃不发热一切正常,发热一日数发,从胃脘至食道,时间多少不一定,若吃饭时发着,更是难受食物一点不敢咽下。对生活几乎失去信心。因病的难受倒置心理变异,心情时常烦躁,很多事情都看不顺眼。一家人为之担忧。观其色青微黄白,色下显暗。人体消瘦,舌几无胎,质红中裂,少津,口渴不多饮,小便黄热,大便少干涩难排。双浮数中下小弦见芤,脉较常小。
分析此病当从肝经着手治疗,方药以和肝理气治之;
柴胡3 菊花3 百合10 乌药10 木胡蝶5 甘草10 白芍10 竹叶10 麦冬10生地10 丹皮10 代赭石30 旋复花10 麦芽15 大枣10枚 吴芋3
水煎服日一剂,远食服。先服两剂。
药两剂后病人症状大减,原方再服至八剂。胃脘及食道烧热现象消失。病人全身轻松。嘱其中午服归脾丸,晚服地黄丸一段时间。(因一诊后病情说明都在电话中谈。)
当初见患者病,似厥阴病,又似百合病“论日;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治参合其法,为方药之指导。或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何不用乌梅丸方。答但取其义也。方`药清扬柔肝舒气,故取微辛之意,代赭石、旋复花性沉降引药入阴,合解郁药由里向外,缓而透发。竹叶、麦冬、生地、白芍等药甘淡清凉微酸养阴而柔筋。古人云;急病缓治。意思用药甘缓为好。何之义,病久正气必虚,行气太过,治病不及反而伤正,有时初两剂觉得有效,后则无效。甘缓之药治虚人肝气郁结方可效果长久。
病案三;口舌干热如火,渴水不能解喝。
3# 板凳
发表于 2005-3-19 10:22 | 只看该作者

怪病杂谈一(转)

口舌干热如火,渴水不能解喝。
2002年产10月25日有一位42岁的女患者来治病。诉说自2月份以来就病了这种怪毛病,起初以为火气吃了一草药不见好,后来又吃了很多清凉的药病还是不见好,到医院去看病还是不会好。口干如火怎样吃水都不能缓解。小便黄热。观其色青而微白,舌胎切其脉薄白少干,微黄舌质有红点。嘴唇肿的很厚。切其脉两关弦滑有力。其言语面带笑容,但色脉参后与其轻松之微笑完全不一样。此七情至病,肝郁急变化火也。切完脉后第一句话对病人说,你心胸要宽点,此病是你生气太急引起。病人一听顿收笑容,说出了与人生起的经过。此病人来治疗,只说口舌干热之难受,未言心情之病,若依其说,用苦寒之药病必不除,反而化燥。中医治病,察色切脉,病者虽然未言其心,医者也得察出其意,方不误其治。明白病因开方如下;
柴胡5 甘草10 麦芽12 菊花5 白芍15 青皮10 石斛10 生地10 丹参10麦冬10 石决明20 薄荷10 槟榔10 大枣10枚 两剂水煎服下午至晚9点钟前服完一剂药,明天再一剂
次日下午病人复诊,说口干热大减,口中有津液,小便已无热黄。观其心情很高兴。嘴唇之肿已消退,舌胎白,舌质已淡,双脉比昨柔和,宽度减半,但还有点弦。于原方加“秦艽”再服三剂。因病人要回乡下后来情况怎样不得而知。
综上几例病情,共同之处都是局部有点古怪的发热,西医诊断说不出什么病。但说法还是很多。或说缺少维生素,或说是什么综合症。这几例都吃过西药没有用处。因中医辨证不准吃中药效果也不好。然中医若能潜心多思考一下,就可解除病人的痛苦。中医治疗必明阴阳,阳化气、阴成形。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上几例病在气分,非有形之病,为阳之病,为阳气不得从其经之所病。为清阳逆于腠理,,不得宣发之为病。明白病因治病才有方略,用药则有指导。用药取之薄,薄为阳之阴。薄则通,气薄则发泄。是故腠理宣发,经络畅通。郁热之病消除。然阳病及阴,治时佐于阴药。也在阴阳之理中。此阴阳兼顾是中医治病的灵活之处。
4
发表于 2005-3-20 00:30 | 只看该作者

怪病杂谈一(转)

不太明白作者在第三个病例中用槟榔的用意,还有第一例里的吴茱萸用量好象偏大了,此药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而病人属于湿郁阳遏,只要祛除湿邪宣通阳气就好.我想可能作者是作为引经药使用.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希望大家能一起讨论作者主方的用意.
5
发表于 2005-3-20 00:48 | 只看该作者

怪病杂谈一(转)

中医之于用量方面是很大灵活度的,基于作者的经验下对中药的用量是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意思,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正如二楼说的,一例中吴茱萸的用量在我们眼里是偏大了。正常的剂量成如二例

同时作者的柴胡,菊花等用量又是偏小,在此我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希望后来者能解释
6
发表于 2005-3-20 01:13 | 只看该作者

怪病杂谈一(转)

楼主。你能不能把你的贴子校对一下呀,也不知是我的水平太低还是你的字和标点打错了。我好多地方都读不懂呀,。

初见患者病,似厥阴病,又似百合病“论日;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治参合其法,为方药之指导。或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何不用乌梅丸方。答但取其义也。方`药清扬柔肝舒气,故取微辛之意,代赭石、旋复花性沉降引药入阴,


哪位高人能帮我把这段话从标一下标点,或解释一下。我读不懂呀??

谢谢了!!!
7
发表于 2005-3-20 08:01 | 只看该作者

怪病杂谈一(转)

初见患者病,似厥阴病,又似百合病。“(伤寒)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治参合其法,为方药之指导。或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何不用乌梅丸方。答但取其义也。方药清扬柔肝舒气,故取微辛之意,代赭石、旋复花性沉降引药入阴。

可以了吗?

其大概意思是指作者在治疗该病时参考了百合病的方法,指导用药,然后又参考治疗厥阴病的乌梅丸的组方之义,以微辛之柴胡、菊花等入肝之药以散之。

明白吗?
8
发表于 2005-3-23 20:10 | 只看该作者

怪病杂谈一(转)

2003年冬,一老年女性患者,自觉右下肢烧灼不适2月,曾多次诊治无效,我给予凉血活血滋肾清热治之方如下;槐花10,紫草 10,赤勺10,生地10,白茅根10,丹参10,鸡血藤10,知母10,黄柏10,山药10,山芋10,泽泻10,茯苓10,丹皮10  服药2剂效甚佳,原方继2剂,反不如前,上方
生地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爱医战士 + 1

查看全部评分

9
发表于 2005-3-24 11:14 | 只看该作者

怪病杂谈一(转)

Originally posted by 亚历山大 at 2005-3-23 08:10 PM:
2003年冬,一老年女性患者,自觉右下肢烧灼不适2月,曾多次诊治无效,我给予凉血活血滋肾清热治之方如下;槐花10,紫草 10,赤勺10,生地10,白茅根10,丹参10,鸡血藤10,知母10,黄柏10,山药10,山芋10,泽泻 ...

有没有知道最后的疗效或病情的发展??望提供
10
发表于 2005-3-26 19:01 | 只看该作者

怪病杂谈一(转)

对不起,上次由于有急事所以没打完。上方去生地继服2剂,患者诉效佳。后又服3剂,从此未来复诊。
11
发表于 2005-3-27 13:14 | 只看该作者

怪病杂谈一(转)

去生地继服2剂?
怎么想到去生地?
是想到怕养阴过重影响清疏凉血吗?我不明白!
12
发表于 2005-3-27 17:24 | 只看该作者

怪病杂谈一(转)

因患者诉胃脘不适故去生地。该患者平素就神经兮兮,与子女邻里均不和睦,并且有失眠,心烦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所以从西医方面思考,该患者应属癔病或感觉异常。非常类似于病一,但我不明白其分析中湿从何来,再者中医讲究热者
寒之,为何却用大辛大热的吴芋?
13
发表于 2005-3-27 18:09 | 只看该作者

怪病杂谈一(转)

为何却用大辛大热的吴芋?
不是吴芋啊 是山芋 也就是枣皮
你没见是知柏地黄汤吗>只是没云苓和丹皮
14
发表于 2005-3-27 18:15 | 只看该作者

怪病杂谈一(转)

上方去生地继服2剂,患者诉效佳
其实生地是可用的 这个医生采取了心理手段
楼主不也怀疑她有臆病吗 去一味药或加一味药 病人的感受就大不同 我也用过这种心理治疗 效果有时出奇的好
15
发表于 2005-3-29 17:39 | 只看该作者

怪病杂谈一(转)

Originally posted by 圣济医疗 at 2005-3-27 06:09 PM:
为何却用大辛大热的吴芋?
不是吴芋啊 是山芋 也就是枣皮
你没见是知柏地黄汤吗>只是没云苓和丹皮

我说的是病案1里为何用吴芋
16
发表于 2006-4-15 15:38 | 只看该作者

怪病杂谈一(转)

切!读了王清任的书后,你就会知道,楼上所举的那些病例,统统可以淤血论治。其实楼上几个人根本都没有搞清病因病机,只是所用之方偶然有活血化淤之药,恰好中的,如此而已。唉, 恰如古人所说:贪天之功,以为己用。嘿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6 21:4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