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血压] 血管迷走性晕厥和**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和**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诊断与治疗POST和VVS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反复发作性眩晕和晕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增加发病率。虽然两者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阐明,但都有交感神经功能的衰减。VVS主要是交感张力的降低和自主神经反射减弱,而POST主要是下肢去交感,高肾上腺素能状态和异常的NE转运体(NET)。目前靶向交感神经功能不全的治疗较为困难,POST用β-受体阻断剂是有效的,但VVS主要用α-受体激动剂治疗,以期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静脉池效应。行为习惯调整、物理**、调整血容量和运动为辅助疗法。
    1    临床表现
    晕厥是血压急剧下降到40mmHg,出现一过性脑供血中断达8s以上的意识丧失,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晕厥在住院病人占1%,急诊病人战3%.晕厥常见的原因有心脏、血管、神经、精神、代谢和不明原因等。神经源性晕厥是最常见的晕厥原因,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发病率占22%.VVS发作前有恐惧、疼痛、情绪抑郁和长时间站立等原因,多于13岁左右起病,30–62人群发病率在3.3%,老年人发病率为6%,其中30%人反复发作。VVS患者于直立位时,常表现为意识和肌张力短暂的丧失,之后并能快速的恢复。VVS病人在临床表现SBP>100mmHg和SBP70-100mmHg两种类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患者于直立位10分钟心律增加大于30bpm,并伴有头晕、疲乏、心悸和恶心等症状。POST患者常有眩晕症状,但仅有1/3患者会发生晕厥。
    2    机制研究
    直立位时,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参与血流动力学的调控,维持器官和组织的生理需求性灌注压。其中有压力牵拉机械感受器如: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及位于心房和心室的心肺压力感受器和部分布化学感受器。当直立位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时,将产生理性反射如: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和副交感活性的降低、心律和心肌收缩力的增加、外周缩血管活动增和、液体回吸收增加、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增加和清除率下降、血浆醛固酮分泌增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活性增加,从而维持正常的血压和脑灌注。因此,在维持直立位动脉灌注压的生理性反射中,交感神经的活性是重要的环节,交感神经功能减退将产生直立位不耐受性晕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和**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是直立位不耐受晕厥常见的两种临床症状。
    由于没有公认的迷走反射性晕厥的动物模型,VVS的机制尚未能阐明。TH(单胺氧化酶)和NET(NE转运体)均减少,NE的清除加速或降低、MSNA和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及心输出量(CO)的下降等,被认为是VVS患者发生晕厥的机制。新近的研究表明,VVS病人有大脑右侧岛叶区的萎缩,推论VVS可能是脑源性自主神经功能不全所致低血压和晕厥。目前认为,POST病人有下肢去交感改变(交感神经分布减少和NE递质摄取能力降低)致下肢缩血管功能障碍,于直立位时下肢出现静脉池效应即,静脉压升高和静脉充血的高灌注状态,但在交感神经密布的心脏,出现过度反应即产生心动过速。有研究发现,POST病人的心脏交感活动增加,从而加速心脏起搏细胞放电。
    3    实验室检查
    动脉血压(BP)、心律(HR)、心律变异(HRV)、肌肉交感神经活动(MSNA)、同位素去甲肾上腺素(NE)测定、直立位倾斜平板实验(TTT)、躯体低位负压实验(LBNP)、和发汗试验等,是直立位不耐受晕厥,评估交感神经功能的主要检测手段。有研究报道,TTT实验晕厥先兆时,MSNA同步于BP下降,副交感神经活性低于基础值,MSNA和NE的最大增加,以及血管外周阻力降低。但也有研究报道,VVS+低血压病人的MSNA的活动显著高于VVS+血压正常者,两者血浆NE水平降低,但VVS+低血压患者降低更显著水平显著低于病人。
    4    小结
    POST和VVS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反复发作性眩晕和晕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增加发病率。虽然两者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阐明,但都有交感神经功能的衰减。VVS主要是交感张力的降低和自主神经反射减弱,而POST主要是下肢去交感,高肾上腺素能状态和异常的NE转运体(NET)。目前靶向交感神经功能不全的治疗较为困难,POST用β-受体阻断剂是有效的,但VVS主要用α-受体激动剂治疗,以期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静脉池效应。行为习惯调整、物理**、调整血容量和运动为辅助疗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 08:3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