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4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进展] 肺癌靶向药,中国信心和表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1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随着“中国元素”越来越被跨国制药公司重视,分子靶向药物也进入中国开展国际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为进入或者扩大中国市场做准备。如在上海开展的厄洛替尼与贝伐单抗的联合抗肿瘤Ⅲ期临床研究、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物索拉菲尼抗肝癌Ⅲ期临床研究等等。而国内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亦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其中先声药业并购的新生血管抑制剂“恩度”已在全球首家上市,且拥有中国和美国专利。
  檀爱民指出,与跨国公司相比,国内企业进行分子靶向新药开发具有不少优势,如:动物试验费与临床试验费用相对较低;由于病人较多,临床试验者招募比较快,因而推进临床试验较快。
  吴一龙等临床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现出了对国产分子靶向药物研发的信心,吴一龙是中国肺癌靶向治疗的领军人物,领衔撰写我国的肺癌诊疗指南,创立了中国肺部肿瘤临床试验合作组织,推进分子靶向治疗的应用,坚定贯彻肺癌的单病种多学科管理和个体化治疗措施。吴一龙最早提出了中国肺癌患者的基因变异特点,最早和国际同行联合开展临床研究,使中国肺癌靶向治疗一跃而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研究力量之一。2013年CSCO受邀担任安卓健中国首场卫星会主席,吴一龙教授表示,很期待关于KRAS突变的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有新进展。但是,在新靶标基础研究与生物活性评价上,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差距甚远。
  对此有专家建议,要抢占分子靶向药物研发的制高点,一是基础研究要***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或过程,为靶向治疗提供基础。二是发展评价药物的细胞和动物模型是必须深入的领域。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也要加强临床研究。而如何克服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上的短板就成为摆在国内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9 04:2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