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45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区保健] 钟南山院士首次公开绝密“养生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0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钟南山院士首次公开绝密“养生经”
● 不熬夜(晚上11点30分前睡觉,早晨7点起床)、
午睡(休息半小时),每顿必吃蔬果
●  ●    不挑食,少吃油炸油腻食物和动物脂肪
●  ●    不抽烟、不喝酒
●  ●    跑步机摆在床边,再忙也要运动。
运动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    ●          他今年已经70多岁了,然而穿起西装的身板仍然笔挺得    像个年轻小伙子。
●    ●          他 很忙,但运动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甚至把跑步机摆到了床边,再忙,也要 在上面跑上10分钟。
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轻伤就要下火线
        2005年,他遭遇了人生最沉重的打击:长年的劳累使他出现了小面积的心肌梗塞,然而他却从这次挫折中领悟了另一种人生的道理: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轻伤就要下火线…… 他,就是著名的呼吸道疾病专家、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最关键因素
●  ●     “影响健康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
●  ●      遗传是内因,它所起的作用约占15%;
●  ●      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医疗条件和生活方式都属于外
●  ●    其中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占的比例最大,约占65%左右。
他对“工作在第一线、忙事业而忽视健康的朋友们”语重心长地说:“在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中,遗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都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唯有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因此,我们应记住: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健康长寿靠自己”。
●  ●    “生理年龄”是指我们实际的年龄 。
●  ●“自然年龄”是指身体功能和形态所表现的年龄。
        在中国,高收入人群老得特别快,30~50岁人,其自然年龄往往比生理年龄早10~13年。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和无规律的生活就是催人衰老的“***。
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  ● 按世界卫生组织总结的标准,健康有四大基石:
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  ● 钟南山院士认为,应该再加一个“早防早治”。
●  ●在所有“健康基石”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也是很多成功人士最难做到的。
●  ● 要达到心理平衡,必须善于对待挫折。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挫折,有句名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 我们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的挫折,因祸得福,乐极生悲!
过度劳累,患上心肌梗塞,因祸得福,深知健康养生重要。
      7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深有感触地说:“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的身体很棒,2003年抗击非典战役中,我们几乎是不分昼夜的工作,仗着自己身体“底子好”,我并没有太在意。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工作,于2005年8月 24日凌晨,在睡梦中突然觉得心脏不舒服,胸闷,有点呼吸困难,家人连忙把我送进了医院。一检查,原来心脏发生了小面积的心肌梗塞,幸亏发现得早,我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很快就康复了。因祸得福,这次意外给我敲响了警钟,使我深刻体会到健康养生的重要”。
●    ●在所有“健康基石”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也是很多中老年朋友最难做到的。最使人短命的是:不良情绪和恶劣的心境。这些不良情绪包括了忧虑、惧怕、贪求、怯懦、愤怒……”,
●  ● 忧郁、焦虑的不良心情,大大降低了对癌症的抵御能力。
      我们人体每天都会产生3000多个癌细胞,但为什么不是人人都会得癌症呢?这是因为,在我们身体里面有一种“自然杀伤细胞”,它们的职责就是专门攻击、消灭癌细胞。
● 有研究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一个人整天情绪低落,“自然杀伤癌细胞”的威力就会下降20%以上。
● 多吃粗粮和蔬菜,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控制肉类和蔬菜的比例,以预防直肠癌结肠癌在中国的高发。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运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度运动容易造成身体的损伤,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  ●英国曾对1645名中老年人做过4年以上的前瞻性研究,
      结果发现:每周步行4小时的人比那些每周步行少于1小时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低60%,病死率低70%。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4-8-11 09:02 | 只看该作者
{MOD},学习了!
3# 板凳
发表于 2014-8-11 10:5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4
发表于 2014-8-11 18:36 | 只看该作者
钟南山先生是一位有良知的学者,不仅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敢于为广大医护人员鼓与呼,勇气可嘉。
5
发表于 2014-8-11 18:55 | 只看该作者
凤凰雄鹰 发表于 2014-8-11 18:36
钟南山先生是一位有良知的学者,不仅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敢于为广大医护人员鼓与呼,勇气可嘉。

颇有同感!
6
发表于 2014-8-16 18:30 | 只看该作者
过关转载,谢谢楼主,谢谢院士
7
发表于 2014-8-21 15:14 | 只看该作者
是呀,院士都能像老钟呀,中国就有希望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0 12: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