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96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拿] 阳气下达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思考拨筋原理的时候,也在研习《伤寒论》和《内经》。中医内治与外治相通,外治经络内调脏腑这句话相信只要学习中医的朋友都知道,而他们的联系到底是什么?经络与脏腑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看了不少资料,内治者大谈脏腑的生克制化,外治则只讲经络,且讲经脉者居多,而络脉讲的并不多,谈论脏腑则少之又少。归根还是当今分科之弊。古之医家内治者不丢外治之法,外治者不忘内治之根。张仲景在《伤寒论》序言中亦强调为医者,需内知脏腑,外懂经络,而且要求医生能够汇通内外,内可处以汤药,外可**以调经络。内外兼治才是治疗疾病的完善之法,为医不可取偏以盖全。
     在学习《伤寒论》之前,我临床均以外治为主,治疗无非推拿,针灸,外敷中药什么的,偶尔也开点方子,都是一些书上看见的所谓经验方。而有很多疾病治疗起来很棘手。近几年学习《伤寒论》伤科很多疾病配合内服中药效果明显提高。作为临床医生相信同仁们都有这个思想,如何才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的思想。当我在对症运用经方的时候,我也开始思考脏腑与经路的联系。《伤寒论》讲的到底是什么?内治与外治如何联系?其相关性到底是什么?这是我近几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学习《伤寒论》时,其序中提到其理论源于《内经》《难经》等书籍,我基本翻阅了《内经》的所有条文,其中的运气学说也研习了无数遍,而通过运气来理解伤寒论的一些条文,我个人是越搞越糊涂。遂放弃了对运气学说的研究。一日翻看郑钦安《医法圆通》一书,在其序中自述“思之日久,偶悟得天地一阴阳耳,分之为亿万阴阳,合之为一阴阳。于是以病参究,一病有一病之虚实,一病有一病之阴阳,知此始明仲景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之五气还是一气,三焦还是一焦,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 当时也看了黄元御的一些书籍,对一气周流也有一点了解。当我看了郑钦安这段话后,我突然有所感悟,人看病的层次不同,他们分析病情也就不一样,阴阳是站在二元化的层面看问题,三焦是在三元化的层面看问题,五行是在五元化的层面看问题。其看问题的层面不一样,理解则不一样,就好比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他们站的高度不一样,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层次自然不一样,我为什么要把这些不一样的层次问题强行扭在一起来看,来思考呢?万病不离阴阳,看问题就要简单化,不要复杂化。《伤寒论》就是在阴阳层面上讲问题,在《伤寒论。伤寒例第三》中提到“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而。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最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看条文里面掺杂了《素问。热论篇》的一些语言,感觉这伤寒论的第三不是张仲景本人所写,但其中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一句给了我一些启发,伤寒论讲的就是阳气虚衰的一个过程,虽然讲阳气,但阴气是伴随着阳气共同消长的,讲阳而隐阴阴在其中也,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离绝,精气乃绝”。故而感悟到脏腑与经路联系的就是一个精气,内调脏腑,调的是一个精气,外调经络调的也是一个精气,只是现在人们把经络中的精气改为经气二字,让不少人走入治疗的误区。精气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在表为营卫二气,在里则分为无数的阴阳二气,如肝阴肝阳、肾阴肾阳等等。而统之者为一精气,二阴阳而已。万病不离阴阳,看问题就应该站在阴阳的位置来思考,而阴阳中阳有温眴、推动、固涩阴气的作用且《内经》中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随阳气的消长而消长,也就是说阳是有主导作用的,故讲阳而隐阴。学《伤寒论》就要站在阴阳的层面看问题,特别应该站在阳的层面思考问题。万病亦是此理也。
   中医有一句老话叫做“寒从脚下起,风从枕后入”,看了一些关于内式问题的解释,多以寒湿易伤于下肢来解释,其理论来源于
《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他们的解释都是重视标而没有讲本。这个本是什么呢?阳气,是由于阳气的虚损,不能正常下达以温眴之故。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是元神之府,精明之府。也就是头部是人体阳气聚集之处。五脏六腑的精气均上注于头部的眼窍。而人体的眼睛是什么部位呢?“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而目也有命门之说,因为其也是人体阳气所发之处。 在《内经。卫气行》中已经明确描述“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于头”当人从睡眠中醒来的时候,卫气就通过头部的手足三阳经向下输布于人体各处,然后再进入脏腑,再由脏腑输布于头部的眼睛部位,这就是精气(五脏六腑之精气)运行的一个路线,简而言之就是人体阳气循行的一个路线。这个循行路线隐隐约约的将《伤寒论》六经的循行亦包含于其中了。

   在骨伤临床中经常会遇到手足麻木或者冷痛的患者,这类患者麻木冷痛多对称性,在上多双手整个手掌十指麻木,在下的亦是双足掌十趾麻木,在上麻木过手腕的不多,而在下麻木过足踝至膝关节的临床多见,此类患者中医多以风湿论之,此亦是讲标不讲本,我的理念亦是阳气不能下达之故。前十多天有一个患者,姓曾,今年74岁,男性。其今年五月低感觉双小腿至足踝麻木,曾经在青白江区医院住院输液治疗十五天,麻木消失,继而代替的是双膝关节至整个足踝冷痛,夜间严重,必须用取暖器烤着才能入睡。患者深感其苦。该院医生说只能解决其麻木问题,要求他找中医治疗下肢发冷的问题(此冷实际是病情加重而不是减轻)。先后又找了我们区名医馆的 两个中医吃了十多天的中药,病情没有丝毫改善。于7月15日来我处诊治。我断其为阳气不能下达温眴之故,治疗当引阳下达,通阳而开阴。温针双膝眼每日一次,双小腿外敷温经散寒的中药。内服取白通汤之意,重用附子干姜,加了白术、白芍、细辛、砂仁,强调熬药加入葱白约五钱。患者当晚即感下肢冷痛明显缓解,无需取暖器烤足。第三日小腿已无冷痛的感觉,第五日双踝关节已无冷的感觉,遗留双足轻微发凉的感觉至昨日来复诊时才完全消失。临床我治疗的类似案例很多,今日讲这个案例,亦是通过此案例的恢复情况来证实我的推断,阳气是由上下达的。临床我治疗双手麻木的是在腕关节温针后在腕关节外敷温经散寒的中药,我的治疗思路是寒湿痹堵与腕关节导致阳气不能下达腕手部所致,效果亦是非常显著。
  我在临床中发现很多腰骶部疼痛的患者,其在胸腰部或者背部可以触摸到明显的压痛点,通过点按这些压痛点,腰部症状可立马缓解,此亦是上部痹堵,导致阳气不能下达,下部不通则痛之故。腿部的疼痛麻木在臀部多有压痛,其机理亦是如此。案不多举,明不明之份也。

4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lzctnsf+3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 zhouhaibin+1谢谢指点!宛如拨开云雾。受益匪浅。
收到4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4-8-7 14:1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总结,谢谢老师。
3# 板凳
发表于 2014-8-7 21: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楼主辛苦了,看了大有所吾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4
发表于 2014-8-8 10:20 | 只看该作者
说白了就是“经络不通”,精气不能濡润经络,所以你既可以在经络上找阻塞点,也可用药加强精气流通而打通经络,楼主是不是这个意思啊
5
发表于 2014-8-8 12:28 | 只看该作者
酸辣老菜头 发表于 2014-8-8 10:20
说白了就是“经络不通”,精气不能濡润经络,所以你既可以在经络上找阻塞点,也可用药加强精气流通而打通经 ...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头像被屏蔽
6
发表于 2014-9-14 20:4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发表于 2014-9-14 21:44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很透,烦请楼主说说腰椎问题引起下肢麻木,是否存阳气不足之因。。
8
发表于 2014-9-14 21:58 | 只看该作者
贴主的临床很受启发,现在的中医不再是过去的中医了,到处都是被西医牵着鼻子走,忘记自己的东西,因此,学习中医最好的办法是向咱的老祖宗求取,研读经典,方可大放中医
9
发表于 2014-9-18 22:26 | 只看该作者
艾美 发表于 2014-9-14 21:44
说得很透,烦请楼主说说腰椎问题引起下肢麻木,是否存阳气不足之因。。

一样的。从气入手。
10
发表于 2014-9-18 22:27 | 只看该作者
海天里的风 发表于 2014-9-14 21:58
贴主的临床很受启发,现在的中医不再是过去的中医了,到处都是被西医牵着鼻子走,忘记自己的东西,因此,学 ...

学中医就要站在中医的角度看问题。
11
发表于 2015-4-20 00: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经典,万分感激。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12
发表于 2020-2-1 13: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对经典的讲述还有病例。学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8 07:3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