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进展] “虚拟现实”治疗脑外伤后迟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1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如飞机驾驶舱、分子结构世界等),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虚拟现实系统具有“3I”的特征,即immersion(沉浸)、interaction(交互)和imagination(想象)。
在美国,至少有73%的康复机构使用计算机进行认知障碍的康复。特别是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的出现,更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和认知科学更高层次的结合,在认知障碍的康复评定及训练方面表现出了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虚拟现实可以使人沉浸在计算机实时产生的三维环境中,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这对提高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对让患者尽快重返社会,对今后进一步实现远程认知康复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将21世纪的前沿学科—认知科学和21世纪的十大热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充分的学科交叉与融合,针对脑外伤后的认知功能障碍,采用混合知识表示方法及扩展Petri网的功能等技术方法,对如何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康复评估与训练知识的表达、如何建立康复过程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将为我国研究开发认知康复训练系统提供最基本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也为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特别是康复医学上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诱发脑外伤的危险因素明显增多,导致其发病率逐渐增高。据研究统计,脑外伤的年发病率为55.4/10万人口,患病率783.3/10万人口,根据认知功能评估分析显示,几乎每一名脑外伤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功能的全面康复,更是直接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因此,脑外伤后的认知功能康复已开始成为医学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临床上对颅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干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疗法、针灸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康复训练等。
药物疗法:常用于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有胆碱酯酶抑制剂、脑血循环及脑代谢改善剂等类型的药物石杉碱甲、盐酸多奈哌齐可改善轻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记忆功能,奥拉西坦对改善颅脑外伤后所致的认知障碍有帮助,尼莫地平、都可喜可改善患者记忆功能提高记忆力。
针灸治疗:**伏兔穴和足三里穴可以引起下丘脑、海马回、额回的神经生理兴奋,说明**可以引起大脑相应区域的神经生理兴奋,可能是**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机理之一。
物理因子疗法:有关物理因子干预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报道较多,如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大鼠颅脑外伤引起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对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康复认知功能训练: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康复认知功能训练可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认知功能心理学、行为学的研究证实了精细运动技能促进认知发展的论点;作业活动能够提高认知功能,改善视空间统合功能;通过代偿手段可以使患者重新获得阅读能力;通过环境调整提高活动质量;丰富环境干预可以促进脑外伤后脑功能的恢复,丰富环境**还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将丰富环境结合被动活动和主动学习与训练运用于临床康复中,将会显著促进脑外伤后认知能力功能的恢复。研究表明颅脑外伤患者在接受训练后在认知功能方面有明显改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功能代偿和功能重组,拓宽脑外伤患者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促进正常功能模式形成,达到认知功能最大限度恢复。在认知功能障碍的规范化方面,纽约大学认知康复模式用于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康复训练,在了解患者整体情况的基础上,注意每个环节的连接和步骤的顺序安排,注重患者的参与性,较一般的认知康复训练效果更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6 08:3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