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2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尔茨海默病新型分子药物开发成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1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日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的新型分子工具,研究证实这些新分子工具可以清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内的淀粉样蛋白斑块。研究结果发表在12月3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
阿尔茨海默病又称作老年性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能力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目前该疾病在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科学家们认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其中一个公认的发病机制就是由于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积聚形成淀粉样蛋白斑块,从而导致神经元细胞死亡,使得患者表现出破坏性记忆丧失及其他精神异常等临床症状。

然而直到现在科学家们都还未能完全了解这些错误折叠蛋白形成的机理以及它们与疾病的联系,目前只知道铜离子和锌离子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整个过程。
新研究工作是由密歇根大学的副教授Mi Hee  Lim领导完成。在早期研究中,Lim领导的科研小组开发了一些既可捕获金属离子又能作用于β淀粉样蛋白的两用分子工具。研究人员进而证实在有或无活细胞的溶液中,这些分子都能够调控铜离子诱导的β淀粉样蛋白积聚。其不仅可以扰乱斑块的形成,还可以破坏已经形成的斑块。

接下来Lim和实验室成员Jung-Suk Choi和Joseph  Braymer在第一代化合物的基础上合成了第二代的化合物。相对于第一代,第二代的化合物在生物环境中更加稳定。研究人员检测了其中的一个化合物对于来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组织样本的效应。

“我们发现我们的化合物能够将错误折叠的淀粉状蛋白斑块分解形成较小的淀粉状蛋白碎片,这些蛋白碎片更易于从大脑中清除,表明我们化合物具有治疗应用潜力,”Lim  说道:“我们知道血脑屏障是人体阻止某些物质(通常是有害)由血液循环进入大脑的重要结构,但也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许多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无法进入脑组织发挥药效。我们的初步测试结果表明双功能的小分子有很大的潜力通过血脑屏障。跨越这一障碍是治疗获得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Lim打算对更多的新化合物开展诊断及治疗特性的检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01:4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