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5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中医药在病房的运用——痰饮犯肺咳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日我科收入一病人, 患者XX,男性,64岁,已婚,藏族,[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班嘎县人,退休职工。因“反复咳嗽咳痰13年,下肢水肿1年,加重半月”收入我科。患者自2000年开始常在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每次发作1周左右,自服“急支糖浆”或输液治疗,症状即可好转。每年发作2-3次,多在冬季发作,工作及生活不受影响。自去年开始出现双下肢水肿,午后为明显,次日晨起即可好转,活动后并感心慌胸闷气短,不影响生活及工作,经休息即可缓解。咳嗽咳痰以晨起为主,量较多,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后症状稍有好转。病人曾多次在我院门诊治疗,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经输液治疗后症状即可得到控制。半月前因“感冒”后出现畏寒发热,鼻塞流涕,前额疼痛,咳大量黄色脓痰,易于咳出,伴有左侧胸背部疼痛,喘息,无寒战高热,无咯血,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腹胀等不适症状,病人在家自服“感康、严迪、阿莫西林胶囊”2天,以及在外诊所输“头孢、双黄连注射液”治疗3天,症状仍无好转,故于今日来我院就诊,在门诊做胸片示:氟骨症、胸椎骨质增生。血常规示:白细胞9.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7%,中性粒细胞数目7.2×109/L,遂门诊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氟骨症”收住院。此次病来,神志清,精神可,夜休欠佳,食欲尚可,小便量减少,大便正常,体重无变化。
既往有吸烟史30余年,平均每天30支,有少量饮酒史20年。
入院后查体:T:36.3℃ P:80次/分 R:20次/分 BP:160/90mmHg  步入病房,体形肥胖,言语清晰,查体合作,颜面无水肿,颈静脉无怒张,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肺呼吸音略低,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未闻及哮鸣音。心界向右扩大,心律8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无压痛,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5次/分。双下肢膝关节以下轻度凹陷性水肿,甲床发绀。
    初步诊断:
    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3.慢性肺源心脏病
          心功能Ⅱ级
    4.腰椎骨质增生
    5.高血压
    考虑病人此次发作时间较长,在院外已经输液、口服药物治疗欠佳,故入院后给予泰能1.0g加强抗炎治疗,并用**注射液5mg,氨茶碱注射液,以及口服甘草片、氨溴索口服液、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5天,咳黄色脓痰已经好转,血压控制较好,但病人仍有咳嗽,且以咳大量白色泡沫样为主,晨起为明显,无血丝混杂,病人睡眠较好。后查房时BP:140/90mmHg,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略低,仍可闻及散在细湿啰音。病人目前用泰能和激素治疗已经5天,咳嗽效果欠佳,故停用并改为头孢呋辛3.0g,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联合运用, 经治疗4天后仍以咳白色泡沫样痰为主,量多,质稀,每晚吐痰超过一次性纸杯,夜间为主,以至于影响睡眠,且仍有左侧胸背部疼痛,咳嗽时为甚,患者颇为其苦,遂劝病人服用中药治疗。经中医辨证,察病人舌苔黄厚而腻,脉弦滑,诊断为咳嗽,属于痰饮犯肺,有郁而化热之象,治疗给予参苏饮加味治疗,处方为:党参10克 苏子15克 半夏15克 茯苓20克 陈皮15克 枳壳10克 桔梗15克 葛根15克 杏仁10克 桑白皮15克 前胡15克 木香6克 炙甘草6克,嘱病人服药4剂,以观疗效。服药两天后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好转,并停用抗生素,改为一组活血化瘀之丹红注射液治疗,4剂药服完,咳嗽症状明显好转,夜间睡眠较好,黄腻苔已退,现薄黄苔,左侧胁肋部仍有疼痛,再处上方合黛蛤散加味治疗,处方为党参15克 苏子15克 半夏15克 茯苓20克 陈皮15克 枳壳10克 桔梗15克 瓜壳15克 郁金15克 青黛15克 海蛤壳15克 桑白皮15克 前胡15克 木香6克 炙甘草6克,5剂,每日一剂,服完诸症殆尽,遂出院。嘱出院后防寒保暖,积极预防感冒,减少此病复发。
    笔者在记录此医案时查阅《实用中医内科学》,本病按发病的时间、症状分析,应该诊断为“肺胀”,但病人此次以咳嗽为主要表现,且以内伤咳嗽为其特点,故我仍以咳嗽为其诊断,即辨病为咳嗽,辩证为痰饮犯肺,郁而化热。在选方用药之前,沉思片刻,病人素有痰饮之疾,今感外邪而发病,欲用小青龙汤治之,但考虑病人年龄较大,体质较差,素有心脏病史,又想到郝万山老师在讲《伤寒论》时,谈到小青龙汤的注意事项时说:“本方麻、桂、姜、辛并用,虽有芍药、五味子养血护阴,但毕竟偏于辛温燥烈,久服则易伤阴动阳,所以仅适宜于在水寒犯肺的咳喘急性发作的时候救急应用,服用三至五剂……”故选参苏饮益气解表,理气化痰。患者舌苔黄厚腻,此重用了二陈汤之意,以除湿化痰,并加桑白皮之甘寒,以泄肺经之郁热。后期胁肋部疼痛较显,故选前方与黛蛤散加味,扶正驱邪并举,故收效甚捷,好转出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28 02:2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