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0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案讨论] 头痛10余天,发热4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7-15 0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懒洋羊 于 2013-7-15 21:33 编辑

我们这有个发热,两下肺炎并积液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起病约1周,现在也没查出原因,看了H7N9诊疗指南,高度符合**诊断,广西能做病毒检测吗?求指导!最好有全点的诊疗指南!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懒洋羊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3-7-15 07:49 | 只看该作者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例,2例死亡。3例均为散发病例,目前尚未发现3例病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阶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均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消瘦、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三、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

  2.诊断标准。

  (1)**: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2)**:符合**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重症病例: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

  (二)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五、治疗

  (一)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

  (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选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或扎那米韦(Zanamivir),临床应用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1N1感染等有效,推测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应有效。奥司他韦成人剂量75mg每日两次,重症者剂量可加倍 ,疗程5-7天。扎那米韦成人剂量10mg,每日两次吸入。

  2.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耐药,不建议单独使用。

  (四)中医药治疗。

  1.疫毒犯肺,肺失宣降

  症状:发热,咳嗽,少痰,头痛,肌肉关节疼痛。

  治法:清热宣肺

  参考处方:

  桑叶 金银花 连翘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芦根 青蒿 黄芩 生甘草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一次。

  加减:咳嗽甚者加枇杷叶、浙贝母。

  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注射液。

  2.疫毒壅肺,内闭外脱

  症状:高热,咳嗽,痰少难咯,憋气,喘促,咯血,四末不温,冷汗淋漓,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

  治法:清肺解毒,扶正固脱

  参考处方:

  炙麻黄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鱼腥草 黄芩

  炒栀子 虎杖 山萸肉 太子参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

  加减:高热、神志恍惚、甚至神昏谵语者,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肢冷、汗出淋漓者加人参、炮附子、煅龙骨、煅牡蛎;咯血者加赤芍、仙鹤草、侧柏叶;口唇紫绀者加三七、益母草、黄芪、当归尾。

  中成药:可选择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五)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六)重症患者的治疗。 重症患者应入院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它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1.呼吸功能支持:

  (1)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较快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在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例,可参照**S机械通气的原则进行。

  ①无创正压通气:出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可尝试使用无创通气。但重症病例无创通气疗效欠佳,需及早考虑实施有创通气。

  ②有创正压通气:鉴于部分患者较易发生气压伤,应当采用**S保护性通气策略。

  (2)体外膜氧合(ECMO):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和(或)通气时,有条件时,推荐使用ECMO。

  (3)其他: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时,可以考虑俯卧位通气或高频振荡通气(HFOV)。

  2.其他治疗:在呼吸功能支持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医院获得性感染。

  六、其它

  严格规范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防控措施。具体措施依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的相关规定。
3# 板凳
发表于 2013-7-15 07:50 | 只看该作者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例,2例死亡。3例均为散发病例,目前尚未发现3例病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阶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均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消瘦、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三、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

  2.诊断标准。

  (1)**: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2)**:符合**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重症病例: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

  (二)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五、治疗

  (一)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

  (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选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或扎那米韦(Zanamivir),临床应用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1N1感染等有效,推测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应有效。奥司他韦成人剂量75mg每日两次,重症者剂量可加倍 ,疗程5-7天。扎那米韦成人剂量10mg,每日两次吸入。

  2.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耐药,不建议单独使用。

  (四)中医药治疗。

  1.疫毒犯肺,肺失宣降

  症状:发热,咳嗽,少痰,头痛,肌肉关节疼痛。

  治法:清热宣肺

  参考处方:

  桑叶 金银花 连翘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芦根 青蒿 黄芩 生甘草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一次。

  加减:咳嗽甚者加枇杷叶、浙贝母。

  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注射液。

  2.疫毒壅肺,内闭外脱

  症状:高热,咳嗽,痰少难咯,憋气,喘促,咯血,四末不温,冷汗淋漓,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

  治法:清肺解毒,扶正固脱

  参考处方:

  炙麻黄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鱼腥草 黄芩

  炒栀子 虎杖 山萸肉 太子参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

  加减:高热、神志恍惚、甚至神昏谵语者,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肢冷、汗出淋漓者加人参、炮附子、煅龙骨、煅牡蛎;咯血者加赤芍、仙鹤草、侧柏叶;口唇紫绀者加三七、益母草、黄芪、当归尾。

  中成药:可选择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五)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六)重症患者的治疗。 重症患者应入院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它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1.呼吸功能支持:

  (1)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较快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在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例,可参照**S机械通气的原则进行。

  ①无创正压通气:出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可尝试使用无创通气。但重症病例无创通气疗效欠佳,需及早考虑实施有创通气。

  ②有创正压通气:鉴于部分患者较易发生气压伤,应当采用**S保护性通气策略。

  (2)体外膜氧合(ECMO):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和(或)通气时,有条件时,推荐使用ECMO。

  (3)其他: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时,可以考虑俯卧位通气或高频振荡通气(HFOV)。

  2.其他治疗:在呼吸功能支持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医院获得性感染。

  六、其它

  严格规范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防控措施。具体措施依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的相关规定。
4
发表于 2013-7-15 08:23 | 只看该作者
患者,女,59岁,因" 头痛10余天,发热4天。"于2013年07月08日13时47分由急诊平车入院。
入院时情况: 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手术及外伤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查体:T:38.6℃,BP90/60mmHg,HR124次/分,神清、精神欠佳,胸前皮肤可见少许瘀斑,无紫癜,颈软,颈静脉怒张,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啰音,未闻及哮鸣,心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肺部CT检查提示:1、两侧胸腔少量积液2、两肺感染,颅内CT检查提示:轻度脑萎缩,全血细胞计数+五分类+超敏C反应(血液):CRP 83.00 ↑、WBC 10.71 10^9/L↑、hsCRP >5.0 ↑、MONO% 2.74 %↓、HCT 31.70 %↓、MCH 31.90 pg↑、EO% 0.00 %↓、EO# 0.00 10^9/L↓、PLT 41.20 10^9/L↓、PCT 0.05 %↓、NEUT# 8.09 10^9/L↑。电解质(离子)+肾功能+心肌六项(血清):CO2 21.70 umol/L↓、K 3.04 mmol/L↓、NA 127.10 mmol/L↓、LDH 1274.00 U/L↑、HBDH 995.00 U/L↑、CK 520.00 U/L↑、UA 126.00 umol/L↓、AST 103.80 U/L↑。血气分析(九项)(动脉血):PHT 7.51 ↑、PH 7.54 ↑、HCO3-std 27.00 mmol/L↑、PCO2 29.00 mmHg↓、PCO2T 32.00 mmHg↓、Lac 2.40 mmol/L↑、SO2c 94.00 %↓、PO2 61.00 mmHg↓、PO2T 71.00 mmHg↓。考虑患者为重症肺炎感染,予以头孢呋辛钠1.5 Q8h,左氧氟沙星0.2 Q12h,抗感染治疗,并予以补充电解质、补液等治疗,经治疗后患者体温逐渐下降,9/7日复查全血细胞计数+五分类+超敏C反应(血液):CRP 97.50 ↑、hsCRP >5.00 ↑、P-LCR 48.14 %↑、LYMPH% 14.14 %↓、MCH 31.70 pg↑、MPV 13.44 fL↑、EO% 0.10 %↓、EO# 0.01 10^9/L↓、PLT 28.40 10^9/L↓、PCT 0.04 %↓、NEUT% 81.04 %↑。血脂全套(血清):LDH 889.50 U/L↑、GGT 54.90 U/L↑、ALB 21.60 g/L↓、ALT 40.90 U/L↑、TG 2.56 mmol/L↑、HDL 0.53 mmol/L↓、AST 135.50 U/L↑、APA1 0.41 g/L↓、DBIL 16.50 umol/L↑、TBIL 22.90 umol/L↑、TP 51.40 g/L↓。电解质(离子)+肾功能+心肌六项(血清):CA 1.92 mmol/L↓、K 3.01 mmol/L↓、CL 90.70 mmol/L↓、NA 129.00 mmol/L↓、LDH 889.00 U/L↑、HBDH 688.30 U/L↑、CKMB 39.60 U/L↑、CK 371.60 U/L↑、UA 140.00 umol/L↓、AST 135.00 U/L↑。血气分析(九项)(动脉血):PHT 7.51 ↑、PH 7.50 ↑、HCO3-std 25.30 mmol/L↑、PCO2 30.00 mmHg↓、PCO2T 29.00 mmHg↓、Lac 2.70 mmol/L↑、SO2c 91.00 %↓、PO2 56.00 mmHg↓、PO2T 53.00 mmHg↓。患者9/7日血压波动在90/60mmHg-83/50mmHg,体温维持在35.5℃,血小板进一步下降,血气未见明显好转
5
发表于 2013-7-15 08: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ouglas0331 于 2013-7-15 08:37 编辑

2013年07月12日       胸膜腔穿刺抽吸积液,裸眼观察胸腔积液呈黄色,总抽液量约490ml,取适量送检,胸水生化:TP19.50g/L,LDH213.70u/L,GLu 6.02mmol/L,胸水常规:黄色、无自凝,李凡他实验阴性,有核细胞410.X10^6/L,中性细胞 29%,淋巴细胞71%。抗酸杆菌阴性。
6
发表于 2013-7-15 08:39 | 只看该作者
2013年07月14日07时32分   患者神清,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中多巴胺微泵维持下,呼吸浅促,无咳嗽、咳痰,无畏寒、发热。心电监护:心律84-112次/分,血氧饱和度93-97%,血压波动于93-116/57-77mmHg,呼吸23-40次/分。查体:36.7℃,P89次/分,R32次/分,BP96/65mmHg,血氧饱和度97%。呼吸浅促,可见轻度三凹征,胸壁散在瘀斑,右腋窝见一焦痂。颈软,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少量湿啰音,HR89次/分,律齐,未闻杂音。腹部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肌张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查血常规:白细胞11.86x10^9/L,中性粒细胞74.24%,红细胞2.89x10^12/L,血红蛋白91g/L,血小板75x10^9/L。提示感染血象、轻度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查血钾4.40mmol/L,钠136.7mmol/L,氯101.2mmol/L,钙1.7mmol/L.尿素氮5.5mmol/L,肌酐50umol/L,尿酸238umol/L.电解质及肾功能正常。心肌酶:AST128.3U/L,LDH569U/L,HBDH411U/L,CK35U/L,CKMB22.3U/L.提示各项指标较前改善。血气分析:PH7.51,氧分压78mmHg,二氧化碳分压31mmHg,细胞外液剩余碱1.7mmol/L,全血剩余碱1.8mmol/L,实际碳酸氢根24.7mmol/L,乳酸3.2mmol/L。存在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24小时入量3624ml出量3400ml。
7
发表于 2013-7-15 09: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ouglas0331 于 2013-7-15 09:22 编辑

2013-7-8 CT


2013-7-11 CT
8
发表于 2013-7-16 21: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有没有大大指导下这个病人的诊断及治疗?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爱爱医
9
发表于 2013-7-16 21:59 | 只看该作者
心肌酶谱明显异常,心电图如何呢?心超及胸腔B超做了吗?要做凝血分析以排除肺栓塞;做肿瘤标志物排除肿瘤。这是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10
发表于 2013-10-10 20:16 | 只看该作者
最后请专家会诊,考虑为“恙虫病”,今予以治疗后好转,已予以出院!
11
发表于 2013-10-10 21:40 | 只看该作者
进展蛮快啊,学习了,没见过恙虫病。{MO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9 02:3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