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苦难的中医历程(六)再入门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2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07年从北京进修回来后,我的处境有了明显的改善。首先:是再也不必为找工作发愁了,总是有药店或者门诊部通过各种渠道请我去坐诊;其次:由于疗效的提高,患者量也有了增加,收入当然也提高了。生活的改善已经是在我毕业的十五年以后了,苦难的中医路终于出现了曙光。读过我前面自述的朋友,当你选择中医这条路的时候,做好心理准备了吗?好了,还是很读者朋友分享我下面的经历吧。       中医坐堂除了有过硬的技术,选择药店也很重要;一旦在某家药店坐诊打开了局面,尽量不要见异思迁盲目跳槽,这不但是做人的人品问题,也有个人利益在里面。曾经有某位老医生在一家药店坐诊出了名,就禁不住诱惑跳槽到某个体门诊部,结果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患者上不来,老板先前的承诺有没有兑现,原来的药店又没有脸回去,老人一股急火突发脑出血差点送了命。底层中医生存不易,大家应该小心谨慎走好每一步。所以当很多橄榄枝向我伸来的时候,我并没有飘飘然,而是礼貌的回绝了。就在我每周坐诊两家药店,日子过得悠哉游哉的时候,一枝橄榄枝再次的向我伸了过来。
       一天早上,我坐公交车到药店坐诊,遇到了邻居徐大姐,闲谈中得知由于他们医院经营不善,,已经托管给某个体老板经营了,大姐在老板这里做门诊部主任,希望我能过来帮忙,盛情难却,于是答应每周二、周四下午13.30---16.30到这家门诊部坐诊,其余时间仍然在药店坐堂。当周二下午我赶到门诊部的时候,徐大姐已经为我准备好了一间单独的诊室,雪白的大衣,,还在门口制作了宣传板,于是我第二次走进了门诊部做起了医生。
       根据以往的经验,医生到了新的环境是不会马上有患者来的,所以我特意带来了一本中医书坐下来品读。就自我不抱希望的枯坐的时候,来了一位三十几岁,面色黧黑、身材不高的青年人,很有礼貌的请我诊脉,我细心地平脉后,简单的问了问病情,提笔开出了麻黄桂枝各半汤,,青年人拿着处方仔细的看看,说:“你是行家呀”我一听诧异不已,这不是明摆着是来考我的吗?于是和青年人谈起了中医。
       攀谈中得知,青年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得了一种怪病就是全身怕风,一见凉风全身发紧,有不可名状的痛苦。得病以来一直求医问药,可是久治无效,,乃自己寻求治法,摸索出了桂枝汤是缓解症状的有效处方,因此,经常看中医书,并且有目的寻访中医。我一听桂枝汤心理一动,连忙问:“你用桂枝汤吃热粥吗?”青年人回答道:“不用,我只是在服药后喝一碗开水,也可以出汗。”这又是一个患者的另样体会,作为医生我们真的应该时刻想着向患者学习呀!经过这次交流,我们成了很好的中医道友,青年人的修表摊也是我们经常论道的地方。有一次,青年人对我说:“中医是个好东西,如果我没有机缘做中医,就让我的儿子来做中医吧。”我笑着说:“那你要先为他准备好足够的银子。”这位痴迷于中医的青年,便是日后不遗余力的支持我的朱建平老弟。
2# 沙发
发表于 2012-11-17 07:39 | 只看该作者
{MOD}经历 建议合并发帖 太短的话无法加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8 16:3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