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4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例讨论] 急性小脑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9-1 0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白医大 于 2012-9-1 10:51 编辑


       【病历报告】


        患者男性,16岁,本次以5天前腹泻后出现头痛、发热,伴视物旋转,走路不稳为表现。既往否认肝炎、结核病及鸽子接触史。入院查体:体温38.5℃,血压110/70 mmHg,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神清语明,双眼向左凝视时水平眼震,余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可正常对称引出,病理反射(-),深、浅感觉查体正常,快速轮替实验笨拙,指鼻及跟膝胫实验欠稳准。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头部MRI示小脑长T1、长T2异常信号。脑电图示弥散性慢波增多。腰穿:见无色透明脑脊液流出,测压力150 mmH2O,蛋白含量增高,糖略低。确诊为急性小脑炎(病毒可能性大),经过8天的系统治疗,现已康复出院。

   

       【讨      论】


    急性小脑炎的病因尚不清楚,约50%患者可有前驱病毒感染,包括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曾有文献报道从急性小脑炎患者脑脊液、咽腔分泌物及粪便中分离出B病毒3、4型,流感病毒A、B型和腮腺炎病毒等。本例发病前有上消化道前驱感染病史,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还有报道水痘疫苗接种后发病的病例,但并不多见。急性小脑炎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有以下可能:1、自身免疫反应,免疫过程只限于小脑系统;2、病毒或其他病原菌直接侵犯小脑或小脑传导束。在疾病鉴别上,还需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及立克次体感染区别。

   

   

     本病临床以步态不稳、震颤和眼球异常运动为三大主要表现,其中步态不稳必不可缺。亦有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亢进及构音障碍、言语不清,头痛、呕吐。多1~2 d达高峰,进展缓慢者少见。有部分严重病例,患者可有意识障碍。故对临床上不愿或不能保持正常**的患者,应仔细检查肢体的肌力、肌张力,观察眼球运动、随意运动时有无肢体震颤等情况,必要时行腰穿及头颅MRI检查,以明确诊断。本病虽为自限性疾病,预后大多良好,但个别严重病例症状持续更长时间,或成为后遗症。



    因本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对症治疗是需要的。这里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积极治疗原发病:感染中毒性脑病多紧随原发病起病后发生,在诊断本病之后必须抓紧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如选择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感染,病毒唑、干扰素治疗病毒性感染等。二、退热降温:在体温超过39℃时应采用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放置冰枕、冷毛巾、酒精擦浴等。如持续高热,在充分抗感染措施的前提下,可临时应用类固酸激素药物(**静脉滴注),还可应用小剂量消炎痛。三、预防及治疗惊厥:在体温升高至39℃以上时,为减轻患者烦躁不安和预防惊厥,可予小剂量苯**口服或苯**钠肌注。在出现惊厥时应予安定静脉缓注,还可用苯**钠肌注。四、减轻脑水肿:一般多用甘露醇静脉推注或甘油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此外,还应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吸入性肺炎,纠正心功能不全等。 急性期后,如遗留重要的神经功能缺损,应积极予以治疗。也有国外报道IVIG在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疗效。IVIG不仅通过抑制细胞、体液免疫及中和补体而有免疫封闭的作用,还因本身含较多抗体而有抗病毒、细菌的作用。且可通过对脑内神经元、胶质细胞或血管内皮等的抗氧化机制,发挥减轻脑细胞水肿的作用。

2# 沙发
发表于 2012-9-2 21:37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学习了,很实用,你当我们的版主吧!我看可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01:3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