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大车祸伤病人临终关怀护理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1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者:吴艳萍,王小芳    作者单位: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摘要】  探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大车祸伤后病人及其家属临终关怀护理的意义。对46例车祸病人及家属实施临终关怀护理,与病人和家属多沟通,了解其心理和精神状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让病人能安静、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病人和家属能平静地接受病人即将死亡的事实,减轻了痛苦。
【关键词】  临终关怀;护理;车祸伤
 人类现在生活在一个科技的时代,一方面,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产达到了空前的地步,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自从19世纪人类发明了汽车以后,作为给人类带来便利的附加物——车祸,便如同梦魇一般围绕在我们周围,久久不能散去。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汽车持有量逐年上升,车祸发生的频率和死亡人数自然也随之上升。车祸突如其来,重伤致死猝不及防,往往给病人及其家属造成巨大的身心创伤,因此如何做好车祸伤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成了ICU护理的重要内容。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车祸致死病例46例为护理对象,对病人及其家属实施临终关怀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6例病人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3岁~65岁;均为车祸外伤,诊断有创伤性湿肺、多发性肋骨骨折、开放性气胸、颅骨骨折、腰椎骨折、失血性休克等,全部实施临终关怀护理。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
  按ICU护理常规做好基础护理。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保持各导管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消毒隔离。将病人视为社会的生命个体,给予临终病人同等的关注。
  2.2 心理护理
  车祸一般都是突然发生,没有任何征兆,病人无法接受病情危重的现实。随着病情的日益恶化,症状的逐渐加重,加上亲人含泪的目光和百般的体贴照顾,此时病人已经意识到自己将不可避免地离开人世,表现为忧郁、孤独、委屈、消沉、绝望、恐惧等心理反应,十分痛苦,有时为避免亲人们的悲伤而暗自流泪,但都希望亲人能日夜守候在身边。从一个健康完整的人到突然面临死亡,对车祸病人来说是一个既不能接受又极其恐惧的过程,死亡的可怕主要是因为死亡涉及丧失。护士应多与病人沟通,注意不要在病人面前谈论病情,即使病人已经昏迷,因为听觉是临终病人最后丧失的感觉。应对病人进行特别护理,消除病人对死亡的恐惧,使病人有一种安全感,以达到心理上的稳定。本组有19例最后都能平静地接受死亡的现实。
  2.3 尊重病人的权利
  虽然生命已经无法挽回,但是仍应尊重病人的权利,因为临终病人生命结束以前仍享有如其他病人的同等权利。车祸意外让他们离开了以前工作和生活的舞台,也许他们还有很多没有完成的心愿,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来得及做,病人心理会有很多的遗憾,这些遗憾会一直折磨着病人的心灵,护理人员应适当给予心理疏导。正因为他们即将告别人生,许多要求对他来说仅仅是最后十次。所以除了满足病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外,还应给予病人友爱、同情、关心和温暖,尊重病人的权利和利益。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深厚的同情心服务于病人,以亲切关怀的态度去安慰病人,使病人感觉到自己仍然在被人们所关注,帮助病人建立新的心理平衡而安然离开人间。
  2.4 重视对家属的安抚
  临终病人的家属往往比病人更难以接受死亡的现实。调查表明,为失去非常亲近的人而悲伤,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疾患,甚至死亡,失去亲人的持续强烈压抑会产生许多副反应,包括大幅度削弱工作能力和降低效益[1]。家属是病人的亲人,虽然在治疗过程中,家属所起的作用无法代替药物的治疗作用,但在治疗过程中病人能否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家属的作用不可忽视。当病人家属了解到病人的病情已经无法挽回时,精神上是个沉重的打击,表现十分悲伤。护理人员要注意做好其思想工作,主动关心引导他们,以减轻心灵上的痛苦,并讲清家属情绪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而不利于治疗。因为严重的心理创伤对疾病的缓解极为不利,如果家属能较好的控制感情,病人也就稳定了情绪。为了病人能安然走完人生最后一站,医务人员、家属应努力共同为临终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人间的温暖和社会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减轻病人临终前的心理压力,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在充满温情的气氛中离开人间。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重视对临终和死亡的研究。临终关怀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缺乏全面有效的支持照顾系统[2]。在我国,临终关怀的推广需要人们在死亡观念上进行一场***,认识到临终关怀不是以延长生命为唯一目的,而是以减轻身心痛苦为宗旨。要改变死亡的传统观念。其最首要的是要改变护理人员的死亡观念。做好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要因人而异,同时还需要医生、护士、家属等多方面的默契配合,才能对临终病人实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能在生命的最后一站安静、舒适而又有尊严地度过,最终实现优死。

6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晓雪+6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6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 05:2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