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湿]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进展和展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7 0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取得了进展。 吗替麦考酚酯(MMF)是一种特异性的次黄嘌呤(IMP)抑制剂,它与多作用位点的环磷酰胺相比,对SLE的疗效至少是相当的,同时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近。 在对狼疮肾的治疗中,环磷酰胺及糖皮质激素进入治疗方案改善了治疗结果,这种联合治疗从1980s起成为标准治疗方法。因为环磷酰胺有许多不良反应,因此仍在继续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在过去十年中,糖皮质激素和MMF联合应用,作为严重增殖型狼疮肾的诱导免疫抑制治疗的趋势逐渐增加。临床试验表明,与传统的基于环磷酰胺的治疗相比,这种治疗至少是疗效相当的。最近的数据也表明了种族对免疫抑制剂相对疗效的影响以及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的倾向。 此外,对先天免疫系统的研究扩展到了对含有RNA和DNA的狼疮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上;先天免疫反应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IFN-α和TNF-α)成为新的治疗试验的靶点;最初的研究工作所发现的在一些患者中干扰素诱导的基因上调,经研究显示为中性粒细胞的基因信号上调;近期有数据表明低密度粒细胞(其在SLE中水平升高)可能对内皮细胞具有毒性并且可能是造成内皮损伤的原因;对于可以诱导B细胞发育为成熟的浆细胞的细胞因子(如BLyS和IL-6)人们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对SLE患者T、B淋巴细胞中不同程度激活或者失活的通路中,一些通路可以作为一些小分子物质(包括各种激酶)的靶标。另外更有一些研究的目标锁定在发现新的、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以避免损伤的发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14:3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