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骨质疏松症的新观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骨质疏松症的新观念
发表时间:2009-07-26发表者:叶哲伟 (访问人次:426)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目前,全世界患骨质疏松症的总人数超过2亿人,就美国而言,45岁以上的妇女每年患骨质疏松症者就高达1500-2000万人,造成骨折者有130-150万例。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有8400万,占总人口的6.6%。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已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跃居第七位。                                                                 
自八十年{MOD}始,国外医学界掀起了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的热潮,并且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将防止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和治疗高血压预防中风、治疗高血脂、预防心肌梗塞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骨质疏松症研究领域的变化,首先出现在对定义的修订。在2002年美国医学权威机构NIH(**卫生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正式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系统性骨强度降低的疾病,骨强度取决于骨量和骨质量。这一观点正在被国际各国的学术界认同。                                                                  
从诊断上看,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不仅限于对骨量的诊断,更多的关注在骨质量的变化和对骨质量评价的方法的开发和研究。骨质疏松症不仅有骨量的改变,而且有骨的形态学改变,最终导致骨的力学性能下降。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骨质疏松症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此类又分为两型,即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第三类为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常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根据骨质疏松发生的范围又可分为以下两类:(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原因
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医学界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激素调控: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激素有8种之多,如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甲状腺素、雄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生长激素等,以前4种激素尤为重要。例如卵巢摘除或过早的女性,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或不分泌,易发生骨质疏松。这是因为雌激素具有抑制骨吸收、增强成骨细胞活动、抑制骨钙融出、促进骨重建的作用。
  (2)营养状态:营养因素钙、磷、蛋白质、微量元素(如氟、镁、锌)等的缺乏与骨质疏松有关。其中尤以钙、磷两种元素缺乏为主要原因。                           
  (3)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是否经常运动,日光照射情况,重力负荷因素。这些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4)疾病:罹患肾病、肝病、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或某些癌症。                                                         
  (5)药物:長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抗凝血剂、胃药或止痛药者。
  (6)免疫机能:免疫机能对骨重建有调节作用,因此免疫机能改变与骨质疏松症发生也有关系。                                                               
  (7)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询问其是否有家族史是必要的。                                   
预防则应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美国科学家最近通过研究发现,像骨质疏松症这样的老年疾病可以预防。而预防则应从青少年时期开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性骨密度变得越来越疏松的疾病。但是,他们的研究表明,如果从少年开始,特别是在进入骨骼发育并逐渐定型的成人阶段,每天保证足够的身体锻炼,并至少坚持饮用1200克的牛奶或食用富含钙质的乳制品,那么当他们步入老年后,这种疾病大多是能够预防的。                                               
研究人员表示,现在的问题是,青少年钙的摄取量不足。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所吸收的钙一般都不够,加之身体锻炼的减少,会使青少年骨骼发育时期的基础打得不好,给进入老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症留下隐患。当步入老年后,特别是在老年的后期,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的病状。在如今讲究生活质量的社会里,不但要考虑到青少年目前的饮食喜好,也要考虑如何为他们建立起科学的饮食结构,保证足够的身体锻炼,为他们在今后的生活里,特别是当他们老了以后,有一副健康的骨骼打下坚实的基础。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原则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有些因素是无法改变的,例如:遗传因素、民族、地理环境等。但也有一些是可以自我控制的,故强调以下几点预防原则:①预防骨质疏松症要从儿童时期作起,提高峰值骨量,增加抗骨质疏松的储备能力,进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②重视营养卫生,重视蛋白质、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D)和钙磷的补充,,改善膳食结构,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③重视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自幼养成每日适度运动的良好习惯,贯穿一生;④多接受日光浴;⑤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吸烟,至少不要过度吸烟,不大量饮酒;⑥某些药物对骨代谢有不良影响,用药时要权衡利弊,不随意用药,不滥用药物。                                                                     
骨质疏松症治疗
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已经从推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恶化的治疗进展到积极地恢复骨骼健康的治疗。使“从骨寿命而言可以使人的预期寿命延长10—20年”的预想成为可能。针对骨质疏松症病人骨吸收与骨形成隅联失调,药物治疗分为三大类:      
①骨吸收抑制剂,以减少骨量的进一步丢失:雌激素、降钙素、二磷酸盐、异丙氧黄酮都属于这一类;                                                               
②骨形成促进剂,以增加骨量,包括氟化物、维生素K、甲状旁腺素、雄激素、生长激素等;                                                                        
③骨矿化促进剂,促进骨钙沉着,增加骨量,这类药物有维生素D与钙剂。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既往HRT(激素替代疗法)曾作为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首选,但新的研究表明,在HRT(激素替代疗法)作为骨质疏松的一线用药方面,风险-受益比值不理想。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止方面,在欧洲范围内HRT不再作为骨质疏松症的一线疗法。2003国际骨质疏松大会学术委员会推荐:                                             
1. 不建议使用HRT预防慢性疾病;
2. HRT应该用于绝经症状明显的患者,以减轻症状;
3. 如果使用HRT应该使使用剂量最低;
4. 如果使用HRT应该将使用时间控制在最短;
5. 对使用HRT的患者应该定期检查;
6. 对有泌尿生殖器症状的患者,应考虑局部用药;
7. 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止,仅作为抗吸收治疗的被选用药。
祖国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的功能健全,消化吸收能力就强,成为生化气血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其主要功能是藏精,主骨、生髓,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主要依赖肾的功能健全。若脾病日久,运化失职,饮食得不到消化吸收,无力滋养先天之肾,则肾精虚衰,最终使脾肾两亏,可表现为腰膝无力,腰背酸痛等。因此,健脾补肾乃是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则。                                                              
防止骨质疏松的五大误区
一是认为年纪大了才需要补钙。实际上,年轻人也同样需要注意骨骼健康。只有年轻时补充足量的钙,提高身体骨量的峰值,进入中老年时,才能延缓骨质疏松病的发生。与其年纪大了出现骨质疏松时再补钙,不如年轻时就注意通过平衡饮食等防患于未然。        
二是仅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一些中老年人骨头不疼不痒,感觉良好,就以为不会发生骨质疏松。实际上,大多数的骨质疏松,在初期甚至中期都不会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当发现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已为时过晚。如早期适当进行一些检查,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发生。                                                         
三是迷信保健品商店。现在不少***钙制品的商店为了促销,都专门配备了检测骨密度仪器,对顾客进行免费检测。一些中老年人往往仅靠这一项检测,就轻信自己患有骨质疏松,并大量购买补钙品服用。实际上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判断骨质是否疏松,还需要进一步作定量CT检查等才能确认。同时,补钙也不是越多越好,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并适量服用,才能取得应有效果,盲目补钙,反而对身体有害。                             
四是认为骨质疏松只能在家里静养,或躺或坐。实际上,即使已经诊断为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也应该多参加运动,因为运动不仅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还可以增强骨密度,更助于骨骼健康。只是在运动中需要格外小心,以免运动不当发生意外。                     
五是认为防止骨质疏松只需补钙。这也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实际上,补充钙片对防止骨质疏松有一定效果,但合理膳食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补充钙片还重要。因为合理膳食,不仅能够促进钙质吸收和利用,而且补钙通过食补,比如多吃一些含钙较多的奶类、鱼、虾、豆制品等,效果反而更好。
2# 沙发
发表于 2010-1-20 00:09 | 只看该作者
[img][/im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6 09:0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