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4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通过ASCO 2009看癌痛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1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通过ASCO 2009看癌痛研究进展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李睿 王杰军

    200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已在美国奥兰多落下帷幕。在大会设置的“患者护理”这一环节,有数十项涉及癌痛的研究公布结果。大会收录的研究摘要中,涉及疼痛的研究论文多达200余篇。
    肿瘤治疗疗效评价仍应强调疼痛指标
    在大会涉及疼痛的研究中,大部分把疼痛作为评价抗肿瘤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的一项重要指标。除了有效率、生存期等传统指标外,疼痛是否减轻、生活质量是否提高已经成为评价抗肿瘤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但是,临床医师和研究者是否真正认同肿瘤患者疼痛的减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抗肿瘤治疗的临床获益(Clinical Benefit)呢?
    众所周知,“临床获益”在1997年提出之时的初始定义是用于综合评价疼痛、功能状态和体重这三项指标。加拿大学者欧荷洛德尼(Ohorodnyk)等采用“以临床获益为研究终点”作为入选标准,检索了《临床肿瘤学杂志》(J Clin Oncol)在1997-2008年发表的所有Ⅰ~Ⅲ期临床试验,共检索出71项研究。其中,只有21项(30%)研究的“临床获益”概念以患者为中心,其定义为疼痛、功能状态、体重及其他疾病相关症状临床参数的改善;其余50项(70%)的这一概念则以肿瘤为中心,定义为客观的肿瘤变化获益,如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等。
    该结果提示,“临床获益”这一概念仍然经常被用于描述客观的肿瘤变化,这一初始用于反应抗肿瘤治疗所带来的疼痛减轻、生活质量提高的概念,仍然在很多情况下被曲解。
    癌痛患者自评+医师评价有利于准确判断预后
    随着癌痛治疗指南的推广,临床医师已经接受了采信患者主诉并将患者自评结果作为指导止痛治疗依据的理念。然而,在某些晚期转移性肿瘤患者中,其对疼痛的自评和医师的评价往往不一致。此外,疼痛评价与预后是否存在相关性也不是非常明确。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的博顿利(Bottomley)等通过荟萃分析,探讨了患者症状自评与医师评价相比能否加强生存预测作用。
    该荟萃分析纳入了30项EORTC随机对照试验中疼痛(1214例)、疲劳(1237)、呕吐(824例)、恶心(1393例)、腹泻(815例)和便秘(751例)等6种症状的评价数据。结果表明,与单独采纳医师评价相比,患者自评的疲劳和便秘对生存的预测更加准确。在疼痛、疲劳、恶心、呕吐和便秘这5种症状中,综合采纳患者自评和医师评价,预测生存比单独医师评价更为准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6 08:4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