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27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例讨论] 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肿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肿瘤




治疗

主要采用手术摘除囊肿。一般在口内作切口,翻起粘膜骨膜瓣,去除部位骨壁,暴露囊肿,将囊肿摘除(图3-30)。根据病源牙情况,拔除或作牙髓治疗。

(二)粘液囊肿(mucocee)

粘液囊肿通常是由于粘液腺管阻塞、粘液潴留所致,可发生于唇、颊、舌粘膜,而以下唇 较多见。



①切口②切口剖面观③翻起粘膜骨膜瓣

④凿去骨壁,暴露囊肿 ⑤摘除囊肿 ⑥缝合伤口,患牙作根管治疗并修复



临床表现

粘液肿肿位于粘膜下,约黄豆大小,呈半透明的无痛小疱。破裂后可流出粘液,肿胀消退,但不久又可复发。多次复发后,囊肿表面常因疤痕而呈灰白色。

治疗

常以外科手术切除法和碘酊注入疗法。

1.手术摘除囊肿。局麻下切开粘膜,完整剥出囊肿,如曾反复发作、囊壁粘连,则可作梭形切口将囊肿连同表面粘膜一并切除(图3-31)。






2.磺酊注入疗法。注射前先抽出囊液,然后注入1%碘酊0.1~0.2ml于囊腔内即可。

(三)舌下囊肿(ranula)

舌下囊肿是由于舌下腺导管阻塞,唾液潴留所引起。

临床表现

通常先起于一侧口底舌下区(附图22),增大时可扩展于对侧,有时也可扩展至颏下或同侧颌下部。囊肿位于口底粘膜的深面,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柔软包块。触诊有波动感,无压痛。增长缓慢。囊肿很大时,可影响说话、吞咽甚至呼吸。如并发感染可有疼痛等炎症表现。囊肿破裂时,溢出蛋清样粘稠液体,包块消失,但可复发。


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因袋形缝合术术后复发率高,现已废弃不用。目前采用的手术方法为切除舌下腺和邻近腺体的囊壁,清除囊肿,可达根治目的。

手术方法:在局麻下,于舌下皱壁的外侧,沿导管走行的方向,前至下颌尖牙相对部位。后至第一磨牙远中相对部位,作一弧形切口(图3-32),分离显露舌下腺,完整的切除舌下腺及腺体周围的囊壁。术中要防止损伤颌下腺导管、舌神经、舌动脉和舌静脉(图3-33)。缝合伤口后应放置橡皮片引流。
2# 沙发
发表于 2009-4-6 20:47 | 只看该作者
处于哪本书?
3# 板凳
发表于 2009-4-29 22:07 | 只看该作者
普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04:3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