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资讯] 产前补救ACS改善新生儿转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产前补救ACS改善新生儿转归
     


--------------------------------------------------------------------------------

    美国学者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妊娠33周前给予单次补救疗程的产前糖皮质激素(ACS)可改善新生儿转归,且未明显增加短期风险。该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妇产科学杂志》[Am J Obstet Gynecol 2009, 200(3): 248e1]。

     1994年,美国**卫生研究院发表共识指出,所有妊娠24~34周、有早产危险的妊娠妇女均应接受单疗程ACS治疗。该疗法日益普及后,有众多临床医师尝试给予患者重复ACS治疗,以求达到疗效最大化。然而,动物试验显示,重复ACS治疗可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减少、脑生长减缓等不良反应。

     该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共入选437例患者,分为补救ACS组及对照组,给予单次补救疗程的倍他米松(每次12 mg,每24小时1次,共2次)或安慰剂治疗。入选患者需同时满足:单胎或双胎妊娠<33周;在妊娠30周前完成单疗程ACS,且完成时间至少为入组前14天;在临近1周中有复发早产的风险。排除标准包括:胎膜早破、重度宫口扩张(>5 cm)、绒毛膜羊膜炎或使用其他激素。

    研究结果显示,共有55%的患者在妊娠34周前分娩。就妊娠周期<34周的新生儿复合发病率而言,补救ACS组新生儿显著低于对照组(43.9%对63.6%,P=0.002),且该组新生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病率、通气支持率及表面活性物质应用率亦显著降低。两组围产期死亡率及其他发病率相似。对所有新生儿(不考虑分娩时的妊娠周期)分析后显示,补救ACS组新生儿的复合发病率仍显著低于对照组(32.1% 对42.6%,P=0.0034),且前者呼吸道疾病发生率亦有所降低。

     述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克拉丽莎(Clarissa)医师:

     上述研究结果支持了在适当情况下重复使用ACS的合理性,但该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尚待验证。补救疗法必须克服的最大障碍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医师对孕妇临近早产的准确预测能力。上述研究中有11%的患者在补救疗法应用前就已分娩,而临床实际情况可能远甚于此。

     目前不建议对妊娠>34周的患者应用补救疗法,但对于早产新生儿,特别是将于临近1周内分娩的早产儿,多疗程ACS的疗效无疑优于单疗程治疗。 (高晓方)

    补充叶酸、VitB6及VitB12可预防女性AMD

     美国女性抗氧化剂及叶酸心血管研究表明,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女性在补充叶酸、维生素B6 (VitB6)及维生素B12(VitB12)后,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发生风险可下降。相关论文发表于《内科学文献》[Arch Intern Med 2009, 169(4): 335]杂志上。

    该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入选5205名年龄≥40岁的女性(既往有心血管疾病,或有3种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但不合并AMD),将其分为治疗组(叶酸2.5 mg/d、VitB6 50 mg/d及VitB12 mg/d)及安慰剂组。平均治疗及随访7.3年后,治疗组与安慰剂组分别有55例及82例AMD患者(相对危险度为0.66,P=0.02),且两组中分别有26例及44例被诊断为视觉上有意义的AMD(相对危险度为0.59,P=0.03)。(魏立强)

    晚间与晨间起始静滴催产素诱导分娩效果相似

     新西兰一项研究表明,晚间或晨间起始静脉应用催产素诱导分娩的效果相同。相关论文发表于《英国妇产科学杂志》[BJOG 2009, 116(4): 562]。

    该研究入选371例有静脉应用催产素诱导分娩指征的孕妇,将其随机分为晚间(21:00)及晨间(7:00)开始诱导组。主要终点为产程持续时间,次要终点为器械助产率、第二产程持续时间、新生儿住院与会诊次数及指征等。结果表明,两组孕妇的产程持续时间、器械助产率、感染次数及产妇满意度均无显著差异。然而,晚间开始诱导组的新生儿转归优于晨间开始诱导组。(纬峻)

    早期应用催产素有益于产程延长的初产妇

     瑞典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早期应用催产素能显著缩短宫颈扩张停止2小时的初产妇的产程。相关论文发表于《英国妇产科学杂志》[BJOC 2009, 116(4): 530]。

    该研究入选630名正常妊娠、自发分娩但产程延长(宫颈扩张至4~9 cm后未进一步扩张持续2小时)的健康初产妇,分为输注催产素促进分娩组(早期催产素组)与宫颈仍未扩张3小时后再给予催产素组(期待组)。

    结果表明,两组的剖宫产率、器械协助经**分娩率均无显著差异,但与期待组相比,早期应用催产素与期待组相比,能使产妇从随机化分组至分娩的平均时间缩短85分钟。(励群)

    GnRHa可保护化疗导致的卵巢功能损害

     埃及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年龄<40岁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及化疗中接受**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可保护化疗后的卵巢功能。相关论文发表于《生育与不孕》杂志[Fertil Steril 2009, 91(3): 694]。

    该研究入选80例无转移灶的单侧乳腺癌患者,患者均接受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联合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治疗,随机分为化疗联合GnRHa组(试验组)及单纯化疗组(对照组)。

    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89.6%及69.2%的患者在联合治疗结束后3~8个月内恢复了月经及自然排卵,显著高于对照组(33.3%及25.6%)。治疗后8个月,有11.4%的患者出现了高**闭经和卵巢衰竭。联合治疗后6个月时,试验组的中位卵泡**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联合治疗期间,试验组的FSH、LH和孕酮几乎降至青春期前水平,但在末次注射GnRHa的1~3个月内,FSH水平可上升,孕酮水平也在数周后恢复正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6 08:0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