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91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不断更新中)广州中医药大学课件资料....: 漏肩风(肩周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漏肩风(肩周炎)





漏肩风(肩周炎)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辨证
鉴别诊断
辨证治疗
其他疗法
病例分析
临床进展
漏肩风
 一、基本概念
(一)漏肩风是指肩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的病证。
其名称较多,如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患者而称五十肩;
因患肩局部常畏寒怕冷,且功能活动明显受限,故称“冻结肩”。
还有肩凝风、肩凝症等称谓。

肩关节生理解剖
肩关节生理解剖
四个关节
肩肱关节---主要
肩锁关节---参与垂直上下、前后活动
胸锁关节---参与肩部各项活动
肩胛胸壁关节

肩肱关节
肩肱关节囊
肩关节滑液囊----肩峰下滑液囊
肩肱关节韧带----啄肩韧带、啄肱韧带---约束肱骨外旋
肩部肌肉
肌腱袖---稳定肱骨头,协助三角肌外展肩关节
三角肌
胸大肌----内收、内旋、屈曲肩关节
背阔肌----内收、内旋、后伸肩关节
肱二头肌腱长头
肩关节活动
屈曲
内收、外展
内外旋
上举
后伸
旋转
漏肩风常见西医类属疾病
肩关节周围炎,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肩峰下囊炎
肱二头肌腱短头损伤
冈下肌腱炎


病因病机
感受风寒     营卫虚弱
劳累受挫     肩部筋脉  
慢性劳损     筋骨衰弱      气血阻滞
             肩痹    疼痛
                         活动不利    日久    肩凝

病因病理
病因:风寒、外伤、劳损
病理:
早期:炎症、水肿
后期:粘连、肥厚

诊断要点
1.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多为慢性发病。
2.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3.肩前、外、后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后期出现肩部肌肉萎缩,
4. 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辨证
风寒湿型:肩部束痛,遇风寒通增,得温通缓,畏风恶寒,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风湿热型
气滞血瘀型:肩部肿痛,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质暗或有淤斑,苔白,脉弦或细涩。
气血虚型: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质淡,脉细弱或沉。
经络辨证
太阴经证
阳明经证
少阳经证
太阳经证
鉴别诊断
1.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2.肱二头肌短头损伤
3.冈上肌肌腱炎
4.肩峰下滑囊炎
5.颈椎病
6.风湿性关节炎
7.肩关节结核、感染、肿瘤、骨折、脱臼等
针灸治疗
治法:
祛风散寒,化湿通络,活血止痛。
取手三阳经穴为主,局部配合循经取穴。早期针用泻法或针灸并用。



处方、方义:
肩髃与 肩贞、肩内陵-——局部取穴,
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舒筋止痛。
  曲池、合谷、外关、阳陵泉——远部取穴,疏导阳明、少阳经气,通络止痛
随证取穴:
肩内廉痛:加尺泽
肩外廉痛:加后溪、小海
肩前廉痛:加合谷、列缺
其它穴位:阿是穴、肩内陵、肩外陵、大椎、风池、肩了、天宗、手三里等
辨证配穴
      风寒湿型:温针
     风湿热型:大椎、曲池
     气滞血瘀型:刺络拔罐
     气血虚型   :足三里
    阳陵泉
   条口透承山
其他疗法
1.电针
2.拔火罐(刺络拔罐)
3.耳针  取穴:肩、肩关节、肾上腺、神门、皮质下等,刺法:每次针2-3穴,强**,捻转,嘱患者适当活动患肢,留针10-20分钟,或耳压。
4.穴注:用药:丹参针、当归针、野木瓜针,每次选用2-3穴,每次注射2毫升,隔日一次,或用封闭。
5.理疗:红外线、磁疗、超短波。
6.推拿、**
7.功能锻炼     肩关节操

肩关节生理解剖



病例分析
          男、60岁、右肩部疼痛伴活动不利一月余。肩部疼痛拒按,活动后加重,夜间痛甚,穿衣服、上举困难,伴有神疲乏力,纳呆,四肢乏力。舌淡黯,有瘀点,苔白,脉细涩。
中医诊断、证型
   针灸治疗

1、如何完善问诊?
2、应做哪些体查?
3、可能诊断是什么?
4、应做哪些辅查?
5、中医诊断、证型
6、西医诊断、鉴别诊断
7、 如何治疗?(针灸治疗)
8、如何预防?

肩周炎自我防止七法
1、两手抱头法:  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紧抱绕后脑;两肘拉开,与身体平行;两肘收拢,似挟头部,周而复始。 2、单手压肩法: 以右肩为例。两足似弓步,右脚在前,离桌尺余;左脚在后伸直。右手收于桌上,左手掌按右肩,利用身体向下向后摆动。 3、扩胸分肩法:   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放于胸前,两肘与肩平直,手背在上,掌心朝下。扩开胸怀,分开双肩、吸气;回复时呼气。

4、头压手掌法:   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前,仰睡在床,伸直双腿,手掌放在头下面,掌心向上,手背朝下,用头紧紧压住手掌中心(哪边痛就压哪边的手掌),每次20分钟。开始几天,手臂不能弯度过大,手掌也很难伸到位,可先采用侧睡头压手掌的办法。 5、捏拿手臂法:   取坐位,以左手捏拿右手手臂,从肩到手腕,再由手腕到肩,反复捏拿5一10遍,换手。 6、旋摩肩周法:   取坐位,以左手手掌贴于右肩,旋摩肩周50~100次,使之产生温热感,换手。 7、按揉穴位法:   按揉肩井,取坐位,以左手中指按揉右肩肩井穴1一2分钟,换手。按揉曲池,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按揉右臂上的曲池穴1-2分钟,换手。按糅合谷,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按揉右手合谷穴1-2分钟再换手。
治疗进展
用磁圆梅针叩刺治疗肩周炎52例,
凌楠 陈丽仪 等针灸临床杂志2003
 方法:用磁圆梅针针端两头以中等手法交替循经叩刺肩部穴位肩Yu,肩Liao,肩井,阿是穴以及其所经过的经络,结果:经2个疗程24次治疗,痊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0%,本法同时具有磁疗,**,点穴和梅花针四重治疗作用,具有行气活血,消炎止痛功效,具有简便,无痛,无感染,无副作用,操作易于掌握,病人易接受特点,故为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络穴为主治疗肩周炎50例疗效观察  
杨运宽 田伟 等针灸临床杂志2002
 取穴:主穴为偏历、外关、支正、列缺;配穴为肩骨禺、肩贞、臂月需。均取患侧,操作:选用30号1.5寸不锈钢毫针,主穴偏历、支正、列缺针尖向上斜刺1寸,外关直刺1寸,**得气后留针30Min,其间每10加Min行针1次。配穴肩骨禺、肩贞直刺1.5寸,臂月需  针尖向上斜刺1.5寸,**得气后即出针,然后拔火罐15加Min,有效率92%

注意事项
1、明确诊断
2、分期辨证论治
3、掌握治疗时机、综合治疗、整体康复
4、功能锻炼,防止结合


本节重点、难点
(一)漏肩风临床诊断、辨证分型。
(二)西医类属漏肩风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三)漏肩风的针灸治疗方法。
 


思考题
(一)何谓漏肩风?漏肩风相当于西医哪些疾病?
(二)漏肩风的病因病机有哪些?
(三)漏肩风针灸如何辨证治疗?
2# 沙发
发表于 2008-11-19 22: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3# 板凳
发表于 2008-11-20 00: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4
发表于 2008-11-24 00:41 | 只看该作者
好料要顶起来.
5
发表于 2008-11-24 00:55 | 只看该作者
:handshake 谢谢:handshake
6
发表于 2008-12-20 18:0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 03:0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