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讨论] 混合痔术后复发的原因及疗效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0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外剥内扎是治疗混合痔的经典术式,但常常因并发症多、复发率高而使医者颇感棘手,患者也因此不敢言医,甚至放弃治疗。笔者自2000年9月以来,在外剥内扎硬化注射术的基础上改进治疗方法,强化术后护理,治疗混合痔365例,疗效显著。
   ●一、临床资料:
   本组混合痔365例,南176例,女189例,年龄21-88岁,平均46.8岁。病程2-37年,平均8.7年。其中静脉曲脉张性混合痔213例,赘皮性混合痔152例。伴肛管松弛滑脱323例,内痔脱出嵌顿水肿56例,**潮湿不洁311例,**坠胀、排便困难、大便每日3次以上者252例,合并肛**肥大52例、肛裂33例。
   ●二、治疗方法:
   腰俞麻醉,膀胱截石位。充分暴露痔核,查清痔核的部位、数量及大小形态,清毒直肠下段及肛管,用1:1的消痔灵液由小到大依次行内痔部分粘膜下层及痔上动脉区注射。若伴有内痔粘膜松弛脱垂者,在注射3、7、11点内痔的同时,沿粘膜下层继续向上进针注药,使粘膜呈柱状隆起。然后,根据外痔分布情况设计切口,一般选择痔核的自然分界(环状混合痔选择3、5、7、11点)为切口剥离区,用止血钳提起痔核顶端,于痔体上作一V字形放射状切口,切口不宜过深,宽度不超过痔体2/3、长度达痔体外缘1cm。提起切口内的痔组织向上剥离(剥离时注意保留Parks韧带),剥离至肛缘处时缩小切口,最后剥离至齿线上约0.5cm,连同内痔部分一并钳夹,用7#丝线于钳下行8字贯穿,暂缓结扎,继用此线分别于外痔切口两侧缘各贯穿一针,紧线结扎,剪去余线,去除痔核残端。同法处理其它痔核,切口相邻痔核于切口潜行剥离赶紧即可,不再另作切口。修整切口,如所留皮肤松弛冗长,可行皮桥短缩术以矫形,使之平整;如切口张力过大,应予减压处理;伴括约肌紧张痉挛者,可行括约肌切断术;合并有肛裂、息肉及肛**肥大者应一并处理。肛内放入消炎痛栓一枚,塔纱加压包扎。
   术后予清淡饮食,应用抗生素,常规口服麻仁丸6G,bia,保留压迫敷料12h以上。手术当天禁止大便,以后每日大便一次,保持大便软化易解,出现便秘或腹泻及时治疗,切忌蹲厕过久、强行努挣及频繁临厕。4日后予散淤消肿汤(自拟方)便后坐浴15-20分钟。九华膏换药。
   ●三、治疗结果:
   根据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痊愈361例,4例因术后护理不当及大便干燥,出现切口缝线脱落、肛缘水肿、赘皮增生(其中2例为患者自行过早拆除压迫敷料所致),后经手术处理好转。治疗率98.9%,好转率100%。治疗时间最短8天,最长15天,平均9.8天。术后**平整如常,收缩闭合良好,无并发症及后遗症。随访半年至两年,无一例复发。
   ●四、疗效分析:
   混合痔术后复发的成因极其复杂,据临床观察,主要为:(1)术后肛缘水肿或血肿,后遗皮赘/血栓;(2)术中组织损伤过多,造成术后组织代偿性再生;(3)痔组织剥离/切除不彻底;(4)术后过早坐浴,排便蹲厕过久、用力努挣或频繁临厕;(5)饮食习惯不良,过食辛辣、温燥之品;(6)术后不注重调养,过早负重劳累或久坐、久站等;(7)见"痔"治"痔",常常误将肛管滑脱当作病理性痔组织予以部分/全部切除,术后肛管表层为直肠粘膜所取代,从而导致**生理功能的损害,后遗不同程度的**畸形/狭窄、粘膜哆嗦、肛管缺如、溢粪溢液或排便困难等症。且肛管皮肤切除后易发生代偿性再生,以致屡治屡发,这也是术后复发率高的根本原因。
   研究证明: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混合而成的肛管粘膜下肌(treitz)肌⑴ 呈网状缠绕内痔血管,构成痔静脉的支架,支持和固定肛垫;⑵ 附着于齿线以下的栉膜区皮肤,组成parks韧带,固定肛管。该肌的作用是使便后粘膜回缩,防止粘膜脱垂和肛垫滑脱。因此,任何因素破坏了肛管粘膜下结缔组织treitz肌,使treitz肌松弛、断裂及parks韧带伸长、肥厚,肛垫失去支持而下移滑脱即成痔。内痔发展到后期,因便秘。努责、久泻久痢、排便习惯不育及括约肌动力失常等因素的**,导致局部血液瘀滞,肛管及肛缘皮下静脉曲张,结缔组织松弛堆积,形成混合痔。混合痔的形成,加剧了treitz韧带的退行变性,使之崩裂、伸长、肥厚,从而产生粘膜松弛脱垂,肛管滑脱外翻等病理改变。因此,有效地保存和固定treitz肌,避免肛垫下移,恢复和重建肛管支持结构是成功治疗混合痔的关键。
   本术式内痔部分采用硬化注射,使之硬化萎缩,产生纤维化粘连固定,并通过结扎的物理作用,使病理性痔组织坏死脱落,形成瘢痕增生,从而将已松弛的粘膜及treitz肌重新固定,消除脱出症状;使痔的复发减少成为可能;外痔部分剥离时注意保留treitz韧带的完整,避免再度损伤已松弛伸长的parks韧带,并于切口两侧缘各贯穿一针连同内痔一并结扎,以提升固定肛管,重建括约缺间沟,恢复treitz韧带的正常解剖结构,防止肛管粘膜下移滑税;缩小肛管内切口,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肛管皮肤和齿线,减少了腺体的损伤,保护了**的生理功能,对防止肛管狭窄、粘膜外翻、肠液外溢、术后直肠干涩,减轻疼痛,促进愈合有重要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07: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