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3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讨论] 引发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2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个人昨天还好好的,今天怎么得了脑出血就死了?还有的得了脑血栓,遗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这些脑血管病怎么来的这么突然呢?事先有没有原因可寻呢?有,就是得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只有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去除这些危险因素,才是减少其发病的根本措施。主要危险因素有:
一.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发病率岁年龄增加,55岁后每十年增加1倍);性别(男多于  女);家族史及季节气候变化。虽然不可改变现状,但是提醒你加以注意。
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改善高危因素可使全球卒中下降85%,缺血性心脏病下降75%。
1.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我国80%的脑血管病人与高血压有关,其中是86%的脑出血和71%的脑梗死都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是定时{MOD}!是罪魁祸首!血压升高是表面现象(此时应积极治疗)最主要的是侵害心、脑、肾、眼底等器官,一旦出现上述器官的疾病,如偏瘫,心脏病说明坏到了高血压病的最终点(此时在治疗就晚了)。几乎所有的研究证实,高血压易引起脑卒中。日本一项研究发现脑出血死亡率在高血压病人组比血压正常组高17倍,脑梗死死亡率约高出4倍。美国一项临床试验,共有37000多例高血压病人,随访18年的研究成果,发现血压>160/95mmHg者发生卒中是正常血压的7倍.舒张压下降5—6mmHg脑卒中患病率下降38—42%,收缩压从155mmHg下降到143mmHg脑卒中患病率下降37%。我国研究也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上海对5646例农民高血压与脑卒中发病关系调查,随访9年,发现收缩压>150mmHg的患者脑卒中患病率比<=150mmHg的患者高出28.8倍;舒张压>90mmHg的患者比<=90mmHg脑卒中患病率高出19倍,在比如,为了预防脑出血复发,如果血压升高了,特别是舒张压>90mmHg时再发脑出血发病率为10%,而<90mmHg时再发脑出血发病率为1.5%,而<70mmHg可有效控制脑出血复发,可见有人认为血压高点没什么,是错误的也是很危险的!应引起十分的重视,千万别大意!
2.心脏病:各种原因所至的心脏损害,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也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有房颤者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5倍,冠心病发生脑梗死的机会比无冠心病者高5—6倍。
3.糖尿病:研究证实是缺血性卒中的肯定危险因素。有人发现3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比无糖尿病者高12倍。有研究报道糖尿病可使脑卒中进展的危险增加19倍。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治愈率和显效率仅占15%,病死率为20%;无糖尿病脑梗死治愈率和显效率为80%,病死率只3%。
4.禁止大量饮酒:饮酒与出血性脑血管病成正相关,也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过量饮酒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使之失去弹性,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另外酒精还能**肝脏,促进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合成进而导致动脉硬化。〈2〉影响凝血物质和血小板:长期大量饮酒影响肝脏功能,使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明显减退,引起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生成减少使出血时间延长而发生出血性脑血管病。在欧、美一些国家,脑出血发生率约占所有卒中的10—15%,而我国部分地区居民脑出血的发病率却高达40%左右,这与我国居民饮白酒多不无关系。最近几十年,没有比酒对人危害再大的了!因此不喝或少喝白酒或红葡萄酒为好!少量饮酒,健康之友。
5.戒烟:吸烟至少引发25种疾病,一支烟约减寿8—11分钟,长期吸烟者有半数折寿中年。烟中的尼古丁〈1〉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管痉挛,阻力增加,长期吸入可损伤血管内皮,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血栓形成〈2〉尼古丁可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而诱发脑出血。曾有人做了长达16年的研究观察:长期吸烟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是不吸烟的6倍,戒烟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可减少50%。吸烟百害无一利,应戒掉!
6一过性脑缺血(小中风):小中风症状与脑中风相似,也出现语言表达不清、肢体运动无力、视力障碍、意识不清等。只不过持续时间短,大部分症状持续时间小于15分钟,一般不超过1小时,症状呈一过性不用治疗自然就会消失,和正常人一样,所以人们容易忽视。小中风一个月后发展为脑梗死者4—8%,一年内发展为脑梗死者12—13%,5年内发展为脑梗死死者24—29%。因此小中风是严重的,需紧急治疗的“卒中预警信号”!
7.高胆固醇血压和高血脂:是动脉硬化的理论基础,应服降脂药,如他汀类。其除降脂外,还具有〈1〉稳定粥样斑块〈2〉改善内皮功能〈3〉抑制平滑肌的增殖与移行,并诱导其凋亡〈4〉防止血栓形成〈5〉抗炎作用〈6〉有易于血压控制。以上作用很可能超过其本身的降脂作用。正如美国Robert教授所言:他汀类降脂药是一类神奇的药物。血脂高者,现不推荐任何输液药物降低血脂。目前,时兴“冲血管”来预防偏瘫或偏瘫复发,这种做法国内专家一致意见:弊多利少,不可取。只有积极地控制血压、血糖、阿司匹林(每晚100毫克,今天你吃了吗?)、他汀类降脂药、颈动脉狭窄>70%手术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合理膳食、适量饮酒)才是当今国际上最有效的方法。
其他因素:肥胖、食盐过多、情绪不稳定、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口服避孕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以上“暗堡”,如有赶快拔掉!健康安心地去享受美好的生活吧!
2# 沙发
发表于 2008-9-20 17: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好心提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0 17:4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