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6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如何避免在X线暴光下的骨伤操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2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当骨科已多年,自从本院引进了在X光透视行骨伤复位内固定术后,几乎每天都要在X光下暴露,虽然已穿了防护衣,可头面、四肢部有部分难免要吃射线,长期下去我看没到退休,我已经受害不浅了,各位同道,看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这一方法。治疗方法一定是闭合操作。
2# 沙发
发表于 2007-12-15 20:29 | 只看该作者
难道此法已被淘汰?
3# 板凳
发表于 2007-12-15 22:17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做主什么都好办
自己不做主就希望有个好领导,其他全是假的
4
发表于 2007-12-16 12:33 | 只看该作者
1.重要的一步:熟悉解剖;
2.明确骨折脱位的受伤机制,了解外力的方向、大小、性质、着力点及局部软组织损伤程度,因为手法复位的一般原则是逆创伤机制进行;
3.对骨折脱位的治疗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注意有无神经血管等损伤,知道哪些可手法复位保守治疗,哪些应该手术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各自的利弊,由患者及家属选择治疗方案;
4.复位前一定要清楚读懂X光片,明确骨折脱位移位方向、成角方向、骨折块位置等,读片时在脑中有一个初步的复位步骤;
5.如患者全身情况允许,应尽早进行整复,因时间越久越肿胀,也越难整复。如肿胀厉害或其他情况不允许早期复位者,应予抬高患肢、牵引、夹板或石膏托临时固定制动等,再择期复位;注意部分骨折肿胀要整复后才能消退;
6.要手感好,通过轻巧触摸骨折部位,结合X光片,在脑中构成一个骨折移位的立体形象;组合一个较清晰的复位步骤,很多人不仔细读片和用心考虑,仓促复位,以致不成功,增加了透视或照片次数;
7.然后就是整复,中医正骨八法,手随心转,法从心出,熟悉手法,这些是临床经验问题,平时多练习、感觉和想象揣摩;拔伸牵引很重要,很多人没有牵引开就复位,所以失败,以致反复整复,加重损伤,并反复透视或照片;
8.尽量避免在X线暴光下的直接骨伤整复操作,很多前辈在X线下操作而得皮肤癌等,复位后可用小夹板临时固定,然后在医生退出,通过显示屏透视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如位置好可就固定好;必要时予稍调整,或加软垫等,再次离场透视;如反复整复骨折位置差,应建议患者手术治疗,避免反复整复加重损伤;
9.整复好后应交待患者注意复查及定期复查X光片等,注意观察末梢血运及感觉情况,加强可运动关节的运动锻炼。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5
发表于 2007-12-16 16: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建议.我们的情况是这样的,在X光线下操作的都是哪此我们没法做的手术,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骨折都是我们没条件开展手术的,所以必须在X光线下操作,还有跟骨骨折闭合钢针撬拔复位比切开效果要好,简单有效,病人满意,还有一些长斜形骨折都同钳夹法来固定,效果也委不错.
所以在X光下操作的治疗是难以避免的.
6
发表于 2007-12-16 16:09 | 只看该作者
少做:lol:
7
发表于 2007-12-17 20:48 | 只看该作者
有好消息,我院领导决定花大成本,引进机器人接骨操作.终于解决那提心吊胆的事.:victory:
8
发表于 2007-12-19 06:0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最近买来台新机器,可以遥控操作,十米外应该是安全的。
9
发表于 2007-12-19 08:14 | 只看该作者
和家属及患者谈话讲清楚有必要再复或开放
先手法复位+外固定
石膏干了立即摄片复查
如果不满意可以立即再次复啊.
10
发表于 2007-12-19 12:0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做法是:对于单纯复位采用C臂机,复位以前看一下(或者有X光片就不看了),因为可以保留图像,曝光时间很短,减少了射线的照射,复位后再看一下,既可以保证效果,又减少了自身损害。对于手术中的照射,我们一般都是走出手术室,在C臂机的图像中就可以看到了。一点经验,欢迎指正。
11
发表于 2007-12-19 22:37 | 只看该作者
股骨转子间骨折必须维持牵引才能操作,你们的怎样做的,请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12:4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