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16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例讨论] 孕16周肝功能指标3项偏高,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1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孕15周做肝功能八项检查,检查结果显示
总胆汁酸     13.5
丙氨酸氨基转换酶    47
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      53
三项都偏高了~~医生让做了复查,也就是16周的时候.检验结果偏得更高了:
总胆汁酸     24.1
丙氨酸氨基转换酶   117
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      123
医生把我转到到高危门诊部,但高危门诊看了我的检验报告,说自己不是专科医院,把我介绍到了专门的肝病专科医院.
去了专科医院,做了B超,显示肝和脾都无异常,也无黄疸,检查的乙肝2对半也正常,无感染.
2# 沙发
发表于 2007-11-7 22:18 | 只看该作者
请问孕妇有皮肤搔痒吗?
请提供更详细病史.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胆?
ICP?
3# 板凳
发表于 2007-11-7 22:32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ICP吧,胆汁酸水平增高是诊断最敏感的方法,其升高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几周发生,应该尽量用药物来降低胆汁酸水平,延长孕周,严密监测病情发展:肝功能、胆汁酸水平等。
4
发表于 2007-11-7 22:44 | 只看该作者
介绍一点育儿知识:
乙肝六种情况不宜怀孕:
1、现症的急性乙肝,伴有明显的肝功能异常,在没有使病情稳定以前,最好暂缓怀孕;
2、乙肝病毒感染时间较长且肝脏损害严重, 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硬化,伴有明显的血小板减少,脾脏功能亢进,凝血功能障碍的;
3、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较为明显,且肝功能波动较大,常伴有蛋白比例倒置或低蛋白血症;
4、慢性乙肝患者伴有严重的肝外系统表现,如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5、曾有过怀孕史,但因肝脏不能承受而终止妊娠者;
6、乙肝病毒感染者伴有妇产科疾患不宜怀孕者,如有重复剖宫产史者。

乙型肝炎孕妇怀孕的相关问题:
1、肝功能异常不宜怀孕。在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下,怀孕后胎儿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所以担心肝功的大幅度上升而不利于母子。在怀孕前就有肝功异常的情况,那孕后更有可能进一步上升,更不利于孕期的安全。但是,有一种情况,不在用药时期,但肝功一直稍微异常,这时又不得不怀孕的话,也可考虑怀孕,但要更加注意肝功能的情况,及早发现及早降酶保胎。 
2、孕妇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针对肝炎的治疗原则:针对肝炎的治疗在孕妇与非孕妇的原则相同。妊娠末期发生急性乙型肝炎,应密切观察病情。如病情较重,须警惕加重为暴发性乙型肝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一般可以支持妊娠,须特别注意休息和营养。妊娠期间不考虑抗病毒治疗,因为抗病毒治疗将严重影响胎儿的安全。
3、针对妊娠的治疗原则:不主张终止妊娠,即使对暴发性乙型肝炎也不可取,因衰竭的肝脏常难负荷手术。临产时应用止血药物,分娩后立即给官缩剂,防止出血过多。较重的慢性乙型肝炎和代偿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无明显曲张,病人要求,也可在密切观察下继续妊娠。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或失代偿的肝硬化,最好早期终止妊娠;如已达妊娠末期,则以自然分娩为好,但分娩时令产妇尽量不要用力,可用产钳以缩短产程,要防止产后出血。肝硬化的孕妇较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静脉滴注血管加压素可引起分娩,应尽可能避免;内镜下硬化是首选的治疗;**分娩使门脉压增高,可考虑剖宫产。
4、怀孕后发现肝功异常。因为早孕反应和胎儿对肝脏的负担,就算健康人怀孕后也有可能肝功轻度异常。所以不用紧张,保持镇定放松心情,但肝功能严重异常时,需要认真治疗,并注意复查。当然,使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找大夫治疗,不可自行滥用药物。
5
发表于 2007-11-7 23:16 | 只看该作者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少数发生在妊娠中期,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主要危及胎儿.

       ICP诊断参照Reyes[2]和《中华妇产科学》[3]诊断标准:(1)妊娠中晚期出现的以皮肤瘙痒为主的症状;(2)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轻~中度升高或合并胆汁酸水平升高;(3)可伴有轻度黄疸,血清TBil水平波动于20~85μmol/L(1.2~5mg/L),若超过170μmol/L(10mg/L),则考虑排除ICP;(4)妊娠是皮肤瘙痒及生化异常的惟一原因,ICP症状及其生化异常在产后迅速消失或恢复正常。通过B超等排除不能解释上述异常的其他肝胆系统急慢性疾病。

       治疗目的是缓解瘙痒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血胆酸水平,注意胎儿宫内状况的监 护,及时发现胎儿缺氧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妊娠结局。
    1.一般处理  适当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给予吸氧、高渗葡萄糖、维生素类及能量既保肝又可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定期复检肝功能、血胆酸了解病情。
    2.药物治疗  能使孕妇临床症状减轻,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和围生儿预后改善,常用药物有:
    (1)考来烯胺(colestyramine):能与肠道胆酸结合后形成不被吸收的复合物而经粪便排出,阻断胆酸的肝肠循环,降低血胆酸浓度,减轻瘙痒症状,但不能改善生化参数异常及胎儿预后。用量4g,每日2—3次口服。由于考来烯胺(消胆胺)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D、K及脂肪吸收,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发生脂肪痢。用药同时应补充维生素A、D、K。
    (2)苯**:此药可诱导酶活性和产生细胞素P450,,从而增加胆汁流量,改善瘙痒症状,但生化参数变化不明显,用量每次O.03g,每日3次,连用2—3周。
    (3)**:可诱导酶活性,能通过胎盘减少胎儿‘肾止腺脱氢表雄酮的分泌,降低雌激素的产生减轻胆汁淤积;能促进胎肺成熟,避免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使瘙痒症状缓解甚至消失。一般用量为每日12mg,连用7日。
    (4)熊去氧胆酸(UDCA):服用后抑制肠道对疏水性胆酸的重吸收,降低胆酸,改善胎儿环境从而延长胎龄,用量15mg/(Kg.d)分3次口服,共20日.瘙痒症状和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3.产科处理
    (1)产前监护:从孕34周开始每周行:NST试验,必要时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以便及早发现隐陸胎儿缺氧。NST基线胎心律变异消失可作为预测ICP胎儿宫内缺氧的指标。   
    (2)适时终止妊娠:孕妇出现黄疸,胎龄已达36周;无黄疸、妊娠已足月或胎肺已成熟者;有胎盘功能明显减退或胎儿窘迫者应及时终止妊娠。应以剖宫产为宜,经**分娩会加重胎儿缺氧,甚至死亡。
6
发表于 2007-11-8 20:10 | 只看该作者
加测甘胆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17:3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