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9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治疗方法(附50例临床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2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银屑病的辨证施治法
    2.1  血热型  主证:皮疹不断增多,颜色焮红,露滴现象明显,鳞屑干燥而厚,痛痒较甚,大便干燥,小便赤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宜凉血清热解毒。方药:小牛黄25g(先煎),白花蛇舌草20g,虎杖15g,生地黄25g,玄参12g,蒲公英30g,丹皮12g,紫草15g,白鲜皮15g。大便秘结加大黄10g(后下);病程日久加赤芍、丹参、三棱各12g;咽痛加山豆根、板蓝根各12g。
    病案举例:患者,男,38岁,头皮、躯干、四肢、皮疹色不鲜红,鳞屑干燥反复发作3年,冬季加重伴口干舌燥,舌淡红、苔少、脉细。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治宜养血祛风润燥,药用: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制首乌30g,当归12g,玄参15g,红花6g,白蒺藜12g,僵蚕10g,鸡血藤30g,乌梢蛇15g,天冬12g,白鲜皮30g。并予10%硫磺霜外涂,嘱患者少食辛辣**性食物。服用25剂皮疹减少,原方加减继服15剂,皮疹消退,巩固疗效守方继服10剂。
    2.2  血瘀型  主证: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皮损肥厚,疹色紫暗,鳞屑较厚难以刮除。舌质暗红或青紫,或见瘀点、瘀斑,脉细涩。治宜活血祛瘀润燥。药用:丹参30g,白花蛇舌草30g,三棱6g,莪术6g,红花6g,牡蛎30g,珍珠母30g,玄参9g,玉竹9g。皮疹与月经妊娠有关者,加当归12g,益母草30g,仙灵脾30g,女贞子30g。
    病案举例:患者,男,42岁,头皮、躯干皮损肥厚,疹色紫暗,鳞屑较厚难以刮除,检查:头皮、躯干皮损肥厚,舌质暗红有瘀斑,脉细涩。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治宜活血祛瘀润燥。药用:丹参30g,白花蛇舌草30g,三棱6g,莪术6g,红花6g,牡蛎30g,珍珠母30g,玄参9g,玉竹9g。并予10%硫磺霜外涂,嘱患者禁食辛辣香燥食物,服用20剂后,皮损处变薄,四肢关节自如,明显好转,效不方继服20剂,皮疹基本消退。为巩固疗效加减再服30剂痊愈。
    2.3  湿热型  主证:皮疹多发于腋窝、腹股沟等。见红斑、渗液或继发感染,奇痒。多在阴雨季节加重,伴体倦乏力,胸闷纳呆,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药:黄柏12g,生薏苡仁30g,滑石30g,甘草10g,土茯苓30g,苍术10g,白鲜皮30g,萆薢30g,金银花30g,茵陈蒿30g,车前草15g。热偏盛者加龙胆草12g,蒲公英30g,栀子12g;湿偏盛者加苦参12g,泽泻12g,猪苓12g。
    病案举例:患者,女,53岁,双侧腋窝、腹股沟见红斑、渗液,奇痒,伴体倦乏力、胸闷纳呆、尿黄。检查:双侧腋窝、腹股沟见皮肤红斑、渗液,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治宜:清热利湿解毒。药用:黄柏12g、生薏苡仁30g、苍术10g、滑石30g、甘草10g、土茯苓30g、白鲜皮30g、萆薢30g、金银花30g、茵陈蒿30g、车前草15g、蒲公英30g、泽泻12g,并予以地榆30g、黄柏30g、黄芩30g煎水冷湿敷。服用7剂后胸闷纳呆、渗液明显减轻,加减服用30剂痊愈。
    3  治疗效果
    本组5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7例,女23例。痊愈:皮损全部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12例,占24%;显效:皮损消失、随访3月未复发30例,占60%;有效:皮损消退2/3以上,6例,占12%;无效:皮损无变化,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09:5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