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化免疫] 如何能够区分自体免疫血清中之ENA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5-6 2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细胞内含有各种不同的核糖核酸(RNA)分子,包括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信使(mRNA)、信使RNA 的前体——不均一的细胞核RNA(huRNA)以及其它各种小分子RNA。小分子RNA通常指由100至215个核苷组成的RNA。所有这些RNA在细胞内都与各自专一的蛋白质组成核糖[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其中部分核糖[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特别那些由小分子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小分子核糖[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易成为自身免疫反应攻击的主要靶子。小分子核糖[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根据其细胞核内外的分布又可进一步分为小分子细胞核核糖[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和小分子细胞浆核糖[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二类。那些与小分子细胞核核糖[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的自身抗体严格地讲应属胞浆抗体,但为了便于研究和讨论,目前文献中通常将这部分自身抗体归在抗核抗体中。但RNA与蛋白质的结合可增强有些核糖[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的抗原性,且部分RNA也可成为自身抗体攻击的靶子。因此过去将这部分自身抗体归类在抗非组蛋白抗体中,显然不够确切,非组蛋白应指那些与DNA结合的蛋白质,核糖[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自身抗体主要有:
1.Sm抗体,由Tan等(1966年)首先发现。Sm是首例被发现存在该抗体的患者的姓名的前2字母,在自身抗体的命名中,这类采用患者姓名的命名法较为常用,Sm抗体所作用的抗原是U族小分子细胞核核糖[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U-RNP),由富含尿嘧啶核苷的U族RNA(包括U1、U2、U4、U5和U6RNA)与一组[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所组成,有关这组[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的分子量测定有13.5KD、28KD、29KD。因此Sm抗体能与U族小分子细胞核核糖[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U-RNP)包括U1RNP、U2RNP、U4-6RNP都反应。现已清楚,U-RNP在细胞内通过形成剪接体,参与信使RNA(mRNA)的成熟过程。MRNA是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带有DNA上的遗传信息,但在转录DNA上的遗传信息过程中,最初生成的并不是mRNA,而是mRNA的前体,在mRNA前体中,含有DNA上遗传信息的片断(称外显子)往往被不含遗传信息的片断(称内含子)所分隔,只有把这些不含遗传信息的内含子剪去,再把含有遗传信息的外显子连接起来,才可成为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最终完成内含子的剪除及外显子的连结,从而使mRNA前体转变为成熟的mRNA。目前尚无确切的证据证实Sm抗体能直接参与疾病的病理损害,但Sm抗体是目前公认的SLE的血清标记抗体,在SLE中阳性率为30%左右。
2.U1RNP抗体,由Sharp等(1971年)首先发现。 根据理化性质上的判别,把ENA中不耐热,对核糖核酸酶和胰蛋白酶敏感的成分称为核糖[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抗原(简称RNP),其相应的抗体即命名为RNP抗体。RNP抗体所作用的抗原是U1小分子细胞核核糖[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U1RNP抗体),因此抗RNP抗体也可称为U1RNP抗体。在U1RNP抗体主要见于MCTD,阳性率可高达95%以上,且抗体滴度高,是诊断MCTD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实验室依据。MCTD患者兼有SLE、PSS或PM的临床表现,但又不符合SLE、PSS或PM的诊断标准。患者若被诊断患有上述三种疾病中的任二种以上的疾病,患者患的则不是MCTD,而是重叠综合症。U1RNP抗体也可见于SLE、PSS、RF和SS等多种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但一般抗体滴度较低。
3.抗SSA抗体。ss是干燥综合症的英文缩写,SSA抗体所作用的肌原是小分子细胞浆核糖[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ScRNP)。其抗原表位与分子量分别为60KD和52KD的蛋白质所构成。SSA抗体主要见于干燥综合症,阳性率可高达60-70%,但也可见于其它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SLE、PSS、PM和RA等疾病,SSA抗体能直接参与组织的病理损害,特别是皮肤的损害,可引起亚急性皮肤狼疮的皮损,与SLE的广泛光过敏性皮炎症状也相关,IgG类SSA抗体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后,可引起新生儿狼疮综合症,患儿出现典型的SLE皮损。还可造成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4.SSB抗体。SSB抗体所作用的抗原属小分子细胞核核糖[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白(SnRNP),其抗原表位主要在分子组成中的45KD、47KD和48KD等有关。SSB抗体是目前公认的SS的血清标记性抗体,阳性率可达到40%左右。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如出现SSB抗体,患者常伴有继发性SS,唾液腺、唇腺活检可见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5.抗核糖体或抗Rib抗体。该抗体所攻击的靶子是核糖体大亚基上的三条分子量分别为38KD、16.5KD和15KD的磷蛋白,抗核糖体主要见于SLE,阳性率在10%左右,是诊断SLE的又一个血清标记性抗体。
6.JO-1抗体。抗体所攻击的靶子是组氨酰-tRNA合成酶,酶蛋白分子量为55KD,该酶是氨基酰tRNA合成酶家族中的一员,位于胞浆。JO-1抗体是目前公认的PM/DM的血清标记抗体,阳性率可达25%左右。由于JO-1抗体阳性的患者都会出现肌炎,肺部间质性病变及关节症状,因此近年来倾向于把这些与JO-1抗体相关的临床症候群称为JO-1综合症。
7.抗U3RNP抗体,所作用的抗原是位于核仁的U3RNA与分子量34KD蛋白质的复合物,抗体主要见于硬皮病患者,阳性率为8%。
8.其它如PL-7抗体、PL-12抗体、OJ抗体、EJ抗体、Th/To抗体、SRP抗体和U2RNP等。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开门是吉+2感谢提供,如果不是原创帖,请注明出处!
收到2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5 04:2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